上星期三,我刚从新加坡回来就又去拜访了U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
Serody Jonathan教授 。这是在几个星期前就预约好的访问,刚巧几个PI都在,在小小的会议室里,就那么三五个人,吃着订餐送来的火鸡三明治,在短短一个小时内敲定几个合作项目,包括两个R10K项目和一个技术开发合作项目。
而认识S教授是因为两年前参加
免疫学年会 ,在会议上认识了他的博士后。他们年初开始使用
iRepertoire 试剂, 效果很满意,所以决定拜访他们面谈其它合作项目。
这,就是一般在美国得到合作机会的常规途径:在国际会议上通过交流认识,e-mail联络,登门拜访。
可是在中国,机会的捕获途径和方法就不同了。
大部分的机会都是在餐桌上碰到的,通过朋友的朋友认识的。这让我很不适应。十多年了,来回中国也跑了无数趟了,可是还是把握不好这种餐桌上的机会。
因为我不会喝酒,所以反而对“酒后真言”感到不可信;更何况在酒桌上不能放幻灯片,不能把技术讲透,在对方还不了解(也可能不想了解)技术的情况下谈合作,我怎么能知道他真的是因为欣赏我们的技术才合我合作?还是认定了我这个人?
我宁可他是认定了我的技术特点才跟我合作的,因为那些技术才是我的拿手戏,是我的绝活,是我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不然,我这样的海归还不是遍地都是?
在西方,合作双方的利害关系靠“互通有无”的互补关系锁定:我的技术特长需要他的临床和其它专业经验来补充。在相互衡量了“离不开对方”的程度以后,合作就很容易谈成。
而在中国,这种互补的关系就很难琢磨,原因就是我并不觉得对方真的听懂了我们的技术特点。不懂,就可能不珍惜这个合作机会。如果我不能判断出对方是否真的珍惜这个机会,我就很可能放弃这个合作,而去寻找更识货的人。
连海归都很难把握,老外如何把握得了?我碰到过几个老外,到中国去了一两次,在餐桌上下被招待的非常周密,他们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热情的场合,所以很容易高估对方的诚意。认为真的有了一个中国朋友,能办大事情了。可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海归们,尤其是很少回国的海归们,千万不要把“餐桌上谈合作”这门必修课放过了。这里面从座位的安排,敬酒的次序和内容,什么时候谈话才进入正题,酒到什么时候说出来的才是真话,都有很大的学问。如果你想回国就一头扎到实验室,凭本事写标书拿项目来发展,那就太天真了。
哪里能找到《海归回国适应餐桌文化指南》这样的书?真的有必要让大家修修这门功课。不然海归们回国要走几年“笔直的弯路”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韩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582916.html
上一篇:
跨学科合作是牛人们的专利吗? 下一篇:
健康的身体:靠养生还是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