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两弹一星”和“自主创新”都不是创新 精选

已有 15183 次阅读 2011-7-31 03:05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生物技术, 创新创业

“两弹一星”是仿制,不是创新。仿制和创新的区别显而易见:仿制者有榜样,创新者凭空想象

几天前,航天飞机末班起飞时,牵动了我们Huntsville无数人的心。在这个只有几十万人的小镇,却集中了许许多多的航空航天工程师和科学家。在我们HudsonAlpha研究院,大厅的电视里直播着航天飞机起飞的情景,我能看到几个含泪的观众。

在AACC会议的展台上和我们公司的总工程师Jeff闲聊,说道我们iCubate仪器从无到有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早期和他探讨iCubate功能和设计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Jeff说这几年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快乐的几年,因为每天都有新的挑战。然后话题转到航天飞机,他说:“和航天飞机比,我们iCubate简直不算什么了。哪怕一个发射台,就凝聚了多少工程师的多少心血?每个螺丝,每个小部件都需要设计,加工,还要保证不出错。哪个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更难以想象的是第一个敢于去想这个工程的人们。在完全没有仿制对象,没有榜样的时候做一件事是什么情形,你经历过吗?

以前写过一篇“创业难:因为要同时迈出四个‘第一步’”的博文。创业如此,创新也是如此:许多关键因素要同时起步又要同时到位才可能成功。而每个关键步骤在常人看来都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去尝试的人就少了。

的确,“两弹一星”是在他人信息封锁的情形下研发出来的,所以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设计是“自主开发”的。可是这和严格的创新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有榜样在先。

有榜样在先,我们就知道某件事情是可能的,是可以办到的,因为他人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求解。有榜样,风险就不是无限大。仿制者所面对的是相对风险,而创新者所面临的是绝对风险。

仿制者头脑中想的是:“这件事是可能的,他人已经做过了,而且证明是可行的了。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人能在信息封锁的情形下研制出两弹一星,说明从智能上讲,仿制者和创新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别。那为什么总是别人创新,我们仿制?

我们整天喊鼓励创新,可实际上却在鼓励仿制。把“自主创新”和“创新”等同起来其实就是在扼杀真正的创新。只有鼓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给真正的创新者发展的机会,给真正的创新成果以合适的社会奖励,让真正的创新者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才能使创新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的习惯。

的确,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纯粹的创新,从“真空”中得到的概念很少见。很多创新产品和技术都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他人。那么,到底如何去鉴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我以前写过一篇“山寨者求解,创新者提问”的博文,认为识别创新的一个好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率先提出并解决了一个问题”而不是“独立自主地解答了一个他人提出的问题”。

不把“两弹一星”当做伟大的创新成果来宣传,把“自主创新”和“创新”区分开来,也许是倡导创新的一个起码的条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470242.html

上一篇:创业:是先造鸡,还是先做蛋?
下一篇:“两弹一星”到底是否算创新?
收藏 IP: 69.1.36.*| 热度|

38 曹聪 梁先庭 王邦进 武夷山 张星元 吕喆 白图格吉扎布 郭桅 桂耀荣 朱志敏 王芳 许培扬 郑祺 陈向荣 马磊 杨远帆 刘钢 安海龙 刘立 林涛 马国林 赵凤光 陈儒军 张学文 肖振亚 刘广明 陈飞 梁进 贾绍凤 李宇斌 李毅伟 陈冬生 liguoshuai dsgwz gistian yyfy105 fishman936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