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办学术会议的酸甜苦辣----研教散记16 (唐常杰)
“如果想一个礼拜不安宁,你就请客;如果想半年不安宁,你就搬家;如果想下半辈子不安宁,你就找个 …”。这是在百度上键入“钱钟书,一个礼拜不安宁”的搜索结果中的Top-1。
学术界的朋友们说,如果想忙一天,升级电脑系统和软件且基本熟悉新增功能;如果想忙半年,写一篇学术论文;如果想忙一年,办个学术会议。
我们团队承办过多个国际和全国性会议。去年又争取到承办“万维网时代信息管理国际会议(WAIM2010)”的机会,现在正 累并快乐着。有感而发,谈谈个中的酸甜与苦辣。
为便于快读,分成两部分。下篇“办好学术会议的ABCD”将在稍后发出;本文先谈申办学术会议的体会。
申办会议很麻烦。像申办奥运会一样,国际学术会议承办权是争来的,挣来的。虽然没有申奥那么难,但过程很相似,从竞争、答辩,一直到办完会议送客,需要N年。如果只用两个字描述,那就是“比”和“累”;比实力、比环境、比经验、比PPT、比天时地利与人和,其间的麻烦与忙累,一言难尽。
路长障多有遗憾。申办和准备过程长,路长则障多,时有难以预见的困难,记得中国数据界的前辈们用了“举界之力”,好不容易争取到了1989年的一个顶级的国际数据库会议在华的首次承办权,但因那个特殊年份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改到其他国家去了,留下了一代人的多年的呼唤和长久的祈盼。每每提及此事,总有人想唱“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
人生申请麻烦始。有朋友说,但凡申请某某事项(除救济和补助之外),都是自找麻烦;申请基金、项目、办会,莫不如此;得不到则伤心,怄死人;得到了则麻烦,累死人。
有一位友邻学院的朋友曾经一起讨论申请基金和科研经验,讨论中问他,参加过会议吗? 办过会议吗?他说偶尔参会,常有人动员他申办会议,感觉压力大,麻烦;不想去争。感觉他想做“离界学术”,即离开学术界的学术。他说他愿在学术上“衷情于杂志而处世,避开那会议来做人”,老老实实写文章,还感慨欲问苍天,为什么老实人得不到基金,很难找到合适的话来安慰他。
敢于自找麻烦正是开拓精神的内涵。纵观历史,三皇开疆,五帝拓域,秦修都江堰,隋挖大运河,如今办了奥运,又办世博会,都是敢于自找麻烦,继而解决麻烦;就凭这敢于自找麻烦的精神,炎黄子孙硬是在各个领域上开拓出了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席之地或几席之地。
学术上的开拓未尝不是如此。常听说某院士开拓了某某领域,某专家开辟了某研究方向,某教授申请到了某大项目;和他们的遇到的麻烦相比,申办会议的麻烦就微不足道了。
办会如此麻烦,为什么还要争取,对学术建设有什么意义呢?
1 . 展示成果、分享喜悦、征友问策,以图发展。按中国传统,一个群体有了发展,有了喜事(乔迁,晋升,发财,…)要和朋友亲戚分享喜悦。因为喜悦具有信息性,N个人分享,喜悦被复制和扩展成了N份。同样,学校有了新发展,学院新搬了教学楼,团队有了新实验室,承办一个会议,展示自己的发展,在展示中征求同行的意见,以图发展;其中,捎带一点炫耀单位发达的喜悦,也在情理之中。
2 广交朋友,培育友谊。常听到关于科学家合作的友谊佳话。友谊能促通信息,友谊能破解困难。学术会议是个平台,参会者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承办单位是这个平台的“庄家”;一场会下来,交朋友最多的是庄家。研究难题常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交流时,常能一语捅破窗户纸,友谊中,或可合作破解大难题。
3 承前启后,为新人开路。如果老一代人将要退休,年轻一代人还没有成熟,则多参会、多办会是推出新人(或时髦的说法,包装新人)的方法之一。办会时,年轻人多为学术界做奉献,参会中,新学人可了解前辈们的工作,二者都可以让他们show up于本专业的精英;让他们在学术界“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4 请进来比派出去合算。如果要把团队的年轻人都派出去开会学习一次,受益人较少而花费较大,如果是办会,则是当东道主,把专家请到自己学校来。一个团队,一个系,乃至一个学院的年轻人都可参加,更多的人可开眼界,长见识,瞻仰大师风采,聆听专家报告,触摸前沿脉搏;学然后而知不足。
5 可能给东道主留下长久的效益。会议上的思想风暴能激励灵感和巧思,可能出现有影响的结论,令后来者读文则联想起会议地点。1988的“拉古纳海滩纪要(报告)”影响了数据库技术10年发展,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更是典范,岁月虽逝,影响长存,如今还在为当地的后辈们创造着旅游收益;而东道主的好客和友善也会给参会者留下美好的回忆,大师专家的指点和地久天长的友谊将有益于东道主单位的科研发展。
办一个会议真要忙N年吗?要做哪些事情?且看下篇 办好国际会议的ABCD(将在稍后发出)细细道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