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实力政策,英雄也有分量

已有 3815 次阅读 2008-3-12 11:44 |个人分类:社会人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常言说时势造英雄,大凡伟大的时代,往往英雄辈出。这样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所以龚自珍诗中才要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孟子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出”,看来这样的时代需要时间的积累。战国群雄逐鹿,痛苦磨砺,霸业纵横,百家争鸣;汉武雄视一代,连接西域,横绝漠北,秋风长歌;唐宗贞观之治,文韬武略,星云灿烂,盛极一时。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英雄汇集的时代,不仅挥戈万里纵横驰骋,而且文化昌盛风骚万古。孙吴孟墨是英雄,卫青霍去病是英雄,李白杜甫又何尝不是英雄?一个有英雄基因的人,如果生在诞生英雄的时代,那无疑是一种大幸,所谓风云际会说的就是这个。
    不过说来这英雄也有分量,就像是如今游戏里那些作战的动画一样,各个级别不同,有大英雄也有小英雄,形形色色,各具风骚。有些英雄寻常的印象里很是了得,但仔细思忖,却也算不得什么大英雄。这话题是从《汉武大帝》引起的,闲来网上再看这部电视剧,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英雄令人长叹,另一个人物李广也令人感慨。
   李广是一个古往今来被赞赏备至的英雄,正史如《史记》、《汉书》对之大加褒扬,其后许多文人笔下的李广也都是一个可歌可泣的飞将军。史书里面讲到,汉文帝时候李广常从皇上骑射精湛,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景帝时又跟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在昌邑城下杀敌夺旗,授为将军。后来多次与匈奴交战,勇悍无比,故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然而,遗憾的是虽然早年文帝给李广贴了一块金字招牌“万户侯岂足道哉”,只是文帝没有料到在他死后几十年的战争,成就了周亚夫、卫青、霍去病等汉匈战争中最闪耀的将星,而李广生逢一个伟大的时代,却终究没有多大作为。征战多年的资深李广,其战绩不要说与那个小小年纪就功成名就、晋身大司马的骠骑将军来比,那怕是和多年之后他的孙子,那个以5千步兵奋战匈奴10万铁骑,刃裂轮绝杀敌无数,最后下马被俘的李陵也不可同日而语。
    看来有些人天生就具备大英雄的资质,霍去病自小就是大将之材。他没有学过兵法,18岁即率军作战,汉武帝要教他兵法,他却说打仗只要明白大致方略即可,没有必要学习古代兵法。他多次悬军深入轻车迂回,都是临机立断对骑兵战术的精湛运用。霍去病是一个在短暂之间放射出极为强烈光辉的英雄,立功封侯了汉武帝要为他盖房子,他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以至于24岁的时候便英年早逝,竟没有留下后嗣。相比之下李将军沙场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臣自结发,大小七十余战”,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大称道的。李广60岁在垂暮之年参加决定性的漠北之战时,因失道无功,最后引颈自杀,这使他成了历史上最窝囊的将军。如果仅就战功和重量级而论,24岁的霍去病是大英雄,而60岁的李广则最多只能算是小英雄。
    但是后来的文人却对李广称赞备至。这除了李广生涯本身的一些传奇色彩外,更重要的大概来自于司马迁《史记》中对李广的渲染吧。司马迁格外同情失败的英雄,这是因为他在这些人身上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但是李广终生没有大的成就,却很大意义上来自于他本身缺少成为大英雄的资质和胸怀。说一个故事就可以证明,话说李广因为兵败被罢归闲居,在蓝田终南山射猎。一天带了个随从外出,与人饮酒至晚上。回来时候到了亭上,霸陵尉酒醉,呵斥着不让过去,李广的随从说:这是以前闻名的李将军。不料霸陵尉回答:如今现职将军也不准夜行,何况你以前的将军!无可奈何李广当晚只好宿于亭下。后来没有过多久,匈奴侵入辽西,辽西太守被杀,韩安国将军也被打败徙居右北平,最后战死。于是汉武帝乃召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出发前请霸陵尉与他一起去,带至军中便将其斩之。这件事足可见李广的胸襟实在不开阔,而心胸偏狭正是为大将之忌,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他成不了大英雄的原因。
    汉武帝时以斩首虏论军功,李广一生征战虽多,但基本都是小打小闹,虏杀敌人不多所以没有封侯,这样看来也是必然的。说到底李广虽然也是名将之后,但终究还是缺乏成为大英雄的基因。所以古往今来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那些文人,大多是借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而已。而司马迁之所谓“李蔡为人在中下,却是封侯者”之说,对比之际所用的参照标准不同,还只能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个人评判,也有其偏颇之处。如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辈评说也无非是闲话历史而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17902.html

上一篇:烟草品牌与人生及行业断想
下一篇:关于“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