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网友在我的博文下留下了下面报道(http://news.hexun.com/2015-10-08/179649138.html,见附录),并问“如何评判”。我的回复是“学习了!说明高邮人民对诺贝尔奖有贡献。”
个人认为,高邮县民间医生运用青蒿治疗疟疾的“中草药运动”,对屠呦呦确定在青蒿里提取抗疟活性成分是很有帮助的,但最关键的贡献仍然非她莫属。
附姜涛:最初使用高邮产青蒿做实验 45年前,屠呦呦曾来扬调研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消息传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由中国科协编写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史》、1979年第1期《新医药学杂志》,均提到因高邮县民间医生运用青蒿治疗疟疾,卫生部两次派遣中医研究院专家到高邮访问调查,并肯定了青蒿治疗疟疾的疗效。
卫生部专家到高邮调查了什么?屠呦呦是否也在专家队伍里?昨天记者奔赴高邮了解到,当年“青蒿治疗疟疾”科研活动的见证者——陆子遗老人还健在。屠呦呦最初使用高邮产青蒿做实验,因药效不稳定曾来高邮调研,陆子遗负责配合屠呦呦的调研工作。
3年前一封来信,唤醒“中草药运动”记忆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高邮市卫计委,找到中医管理科科长葛余兆时,他正在翻阅《高邮市卫生志》,查找“中草药运动”的记录。
“3年前,领导转给我一封群众来信,信上讲了当年的‘中草药运动’、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科研经过等等,希望我们不要忘记当时高邮人民为治疗疟疾作的努力。但是,疟疾在高邮已经没有了;而且,信上讲到的事情太久远了,所以我们没有按照这位群众的要求进行宣传。”
不过,葛余兆利用业余时间,了解了这段历史。“中草药运动”,这个名称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一看就知道是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之间的产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知道,能被叫做“运动”,规模不会小,参与的人肯定很多。”
据介绍,高邮紧靠高邮湖,在古代容易发生疫情,民间自古就有自采自用中草药传统,并一直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末,中草药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简称“中草药四自”)群众运动在高邮县兴起。
《高邮市卫生志》记载:1969年10月底,龙奔公社收录民间土方验方522个、中草药422种,由公社“民间验方推广研究领导小组”整理编印成《民间验方及中草药汇编》,下发到各个大队、生产队。
配合屠呦呦调研,高邮提供治疗方子和青蒿
“陆子遗原来是一名医生,我一直都认识他,但是没有深入交流过。”葛余兆说,记者来之前半个小时,他刚刚拜访陆子遗回来。陆子遗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又不好,交谈时表现过于激动,希望记者当天不要再去打扰老人。
“中草药运动”收集的方子中,青蒿治疗疟疾的方子引起了南京地区“523中草药”研究小分队的注意。“上级要求高邮提供方子和青蒿,高邮就成立了一个小组,一共两个人,一个是副局长,另一个就是陆子遗,负责具体工作。”
陆子遗告诉葛余兆,在1970年到1971年间,屠呦呦来到高邮调研。“在此之前,高邮已经把方子交给了上级,并且把高邮产的青蒿也送去北京。屠呦呦使用高邮产的青蒿,在北京做实验,但疗效一直不稳定,因此到高邮来调研。”
当时,陆子遗负责配合调研,在龙奔公社焦山大队找了20名疟疾患者。使用高邮农村一贯的做法熬制汤药,试验效果很好,加强了专家的信心。后来,陆子遗代表高邮参加了在北京、云南和南京召开的研讨会,还有青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鉴定会上,专家宣布,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科研成功了。
在高邮的调研结束后,屠呦呦等专家就没有再和高邮方面进行交流。“从后来公开的信息来看,一开始药效不稳定,可能就是因加热造成有效物质被破坏,屠呦呦对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获得良好的效果。”
葛余兆说,“青蒿素”研究工作,最初从高邮的青蒿开始,并且是应北京的要求,从高邮采割青蒿送到北京实验室去的,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高邮曾获全国大奖,还把青蒿制成丸片治疟疾
“当时,全国设置了6个临床试验基地,其他5个都是省级单位,高邮是唯一的县级单位。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在1978年3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了二等奖,这是文革以后第一次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分量很重。”葛余兆介绍说,该奖状现存在高邮市档案馆,当时正是陆子遗代表高邮去领的奖。
“卫生部专家离开后,高邮关于疟疾的研究并没有停止。经过和专家交流,高邮科研人员也开始重视青蒿抗疟的成效,高邮制药厂还将本来煎服的青蒿做成简易的丸剂、散剂、片剂等,用来治疗疟疾,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20世纪80年代,高邮的疟疾患者越来越少;再后来偶有发现,用青蒿治疗疟疾的工作逐渐停了下来。不过,葛余兆认为:“高邮人民为治疗疟疾付出的辛勤劳动,是不能被遗忘的。”
记者 刘旺 实习生 徐苏宁
延伸阅读
青蒿花:杭集船村“村花”
“清明印子祭祀”入选市级非遗青蒿花成为“村花”
“青蒿素”已家喻户晓,昨天记者获悉,杭集镇船村村民清明时节都要采摘青蒿制作青蒿印子,祭祀祖先,还把青蒿花作为“村花”。
青蒿花成为“村花”
据介绍,数百年前,船村村民就有清明时节在田埂采摘青蒿、揉糯米面制作印子食品祭祀祖先的习俗。明代《本草》经载,李时珍云“今淮扬人二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青蒿)和粉作茵陈饼食之”,可见船村民众与青蒿的渊源久远。
杭集镇船村陈宜林老人说,青蒿是田埂野草,味道清香绵柔,夏初开淡黄色的小花,具有绝不张扬的气质。青蒿花的这一特征符合船村的民众心态,2009年11月22日的首届扬州船村文化节上,青蒿花就被定为“村花”。2014年6月,“船村清明印子祭祀习俗”作为特色民俗,入选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印子”已200年
“船村清明印子祭祀习俗”市级传承人、92岁的乔章凤向记者介绍说,扬州杭集船村民众清明节以青蒿印子祭祀祖先的习俗,起始于清代嘉庆年间,至今已经有200余年历史。
杨慎《升庵全集·食经》称:“五色小饼,作花卉禽珍宝形,按抑盛之盒中累积,名曰饾钉。”即指类似“印子”制作模式的青蒿食品。
印子是移民带入的祭祀食品,扬州其他地方较为少见,填补了扬州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五大民俗节日中独清明无专用食品的空白。在湖南、安徽、江苏沿江地区,均有以青蒿为原材料的“蒿糕”、“蒿馒”等食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