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做聪明学问

已有 3230 次阅读 2013-4-12 14:04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杂谈, 忽悠, 做学问, 理性与灵性

   薛宇的博文“Network medicine——风华绝代的忽悠”(见附件),感觉轻松,大气,忽悠着做学问不禁让人捧腹!随后读到薛宇的另一篇博文“绝对是运气”,下面有一段留言:

   [4]徐大彬(2013-4-10 17:08):薛老师,您的工作做的相当出色啊,毕业几年就成了教授,真佩服您。我的小导师跟您同一年博士毕业,但是到现在了还只有两篇很小的文章,评副教授都遥遥无期啊。所以我觉得,运气重要,但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也非常重要啊。

   博主回复(2013-4-11 11:35):这个吧,我个人是如果做一个方向一周之内没什么进展,基本就放弃了。得有取舍啦,很多时候放弃比选择要重要的多。

   毫无疑问,薛宇是一名聪明的学者,尽管我不同意他的“如果你做的东西,你能知道有什么意义,那就不算新了”(东西的意义往往是自己宣传出来的,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指望别人去挖掘,除非你已经是名人)。只有聪明的学者,才能做聪明的学问,这颠覆了我过去认为做学问需下笨功夫的理念。不过回头一想,虽然都是做学问,聪明有灵性的人和下笨功夫的人做出来的学问还真是不同。儿子小时候很吃隔壁小姐姐的醋,他说“凭什么我那么认真就考不了高分,她成天玩还能考不错的成绩?”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我见到一些专家,一辈子勤勤恳恳,做出来的东西都是低水平重复,还颇为自以为是;而有些专家吊儿郎当,做一点事情就很有灵性。于是我想,做聪明学问的人一定具备以下两点:(1)对本学科的前沿、症结了然在胸,一想问题就是关键所在;(2)脑子绝对好使,接受新鲜事物敏感,遇到事情常常能够举一反三。

   那么,如此相反,遇到权威就崇拜,碰到经典就奉若神明,虽然扎扎实实,却永远沉重如山,只能屈在巨人的膝下。

薛宇:Network medicine——风华绝代的忽悠

   上一贴我讲了,如果你做的东西,你能知道有什么意义,那就不算新了。有人不同意。这里我就举个例子,讲讲我做的这块儿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忽悠。
   话说我做的“蛋白质共价修饰”,其实就是给蛋白质分子贴个标签。这标签有啥用呢?举个例子来说,我一巴掌扇你脸上扇出俩字:杰青。你再出门是不是都觉得倍儿有面子?给你戴个警帽你就是条子,给你扛个AK你就能是土匪,所以修饰就有这意义。就像你去开会,木人鸟你,你清清嗓子,说,兄弟是教授。大家:哦。你继续:兄弟还是杰青。大家赶紧:您好您好。你要再继续:去年刚入选的院士。大家:前辈......对吧?这就是标签,所以蛋白质分子的功能,跟人一样,都是由这些标签来决定的。
   其中一种标签叫磷酸化,被激酶催化。而人类的基因组里有518个激酶,问题就来了:哪个激酶磷酸化哪个位点?这很好理解。比如你拿杰青,大家得问你哪个学部的。你要是院士,大家得问你是工程院还是科学院,要是前者,大家就:哦?要是后者,大家就:哦!所以谁贴标签就很重要。
   话说十多年前,江湖上一帮大佬想法设法弄了一个亿美元来做磷酸化(这事儿是某个前辈告诉我的)。做了7,8年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在一个三分的杂志上发了一个数据库 (Phospho.ELM),又跑NAR上发了个Scansite的预测工具。查了一下Scansite的goolge引用,900多次,在咱这小领域算是最高了。眼看项目就要结题,你拿个数据库跟一个软件去交差,恐怕难度大了点儿。所以这时候我的对头,Rune Linding就闪亮登场了。
   那个时候我们做的东西与Rune很类似,就是如何能比较准确的预测哪个位点被哪个激酶磷酸化。但问题就来了:做这东西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没有想清楚意义,于是就按兵不动。Rune可是二话不说,直接发了篇Cell [1],题目中规中矩,就是构建磷酸化网络。算法也不稀奇,就是多加了一个很简单的小限制,最后做三个实验验证一下,也就混弄过去了。所以你看这篇Cell论文,你完全看不出他有什么样的意义。
  所以故事就来了。所谓旁观者清,你不清楚,别人没准不知道。所以马上就跟着出了两篇观点性的论文 [2,3],一致称赞这篇Cell论文的方法准确,意义重大等等。末了顺带提了一下,激酶是许多小分子抑制剂的靶点(这是废话,很多人都知道)。好嘛,这一提不要紧,Linding跟他大老板估计是来了灵感,想都不带想的就扔出个“Network medicine”的概念来 [4],并且从网络上标明磷酸化跟复杂疾病有关系(还是废话,对吧)[5]。并且他们顺手牵羊,随随便便弄了一个酪氨酸缺失与Positive selection的关联 [6],结果把专业搞进化的惹毛了,发文强烈抨击:丫的根本就是一碱基的偏好 [7]。写这篇批评文章的一作是我好朋友,当然批评我的对头其实我很乐哈。
  如果讲到这里就说故事结束的话,那你就错了。因为自从Rune等人提出“Network medicine”这个忽悠以后,其实曲高和寡,大家也就当个故事听听。可是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最近发生了戏剧性的翻盘 [8, 9]。简单来说,大家都希望把表型和分子型建立联系。一般来说,大家会把基因突变、基因表达与疾病建立联系,例如GWAS,就是找与疾病相关的突变。这种关联必然是间接的,因为决定功能的分子是蛋白质,而不是核酸。所以直接看蛋白质分子的功能,无论如何比找突变、看基因表达要靠谱的多。问题是,蛋白质怎么看?所以Michael Yaffe (Scansite的通讯作者)就想到从蛋白质和修饰的网络来看 [9],方法也简单:测蛋白质表达,测修饰水平,然后线性拟合到表型上。对,你木有看错,真的是线性拟合。这东西挺有用,简而言之,现在用药,一般是吃一种药。大家说:你得个性化医疗啊!好嘛,那就吃一把药,混着吃。Michael的工作是:药不能混着吃,而是要有顺序的挨个吃。他就证明先吃EGFR的药4个小时之后,再加化疗药物,能够把癌细胞的杀伤效率提高500% [9]。并且,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可以通过计算来监控分子网络。所以Rune必须很高兴,马上拍了一通马屁,同时不忘鼓吹自己的“Network medicine”[10]。
  结论:经过5年的时间,“Network medicine”这个概念即使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最起码也是有前途的方向。我本人现在完全接受这个概念,并且沿着这个思路做一些工作。忽悠吗?其实当初就是个忽悠。
参考文献
1. Linding, R., L. J. Jensen, et al. (2007). "Systematic discovery of in vivo phosphorylation networks." Cell 129(7): 1415-1426.
2. Kritikou, E. (2007). "Cell signalling: The power of NetworKIN." Nat Rev Mol Cell Biol 8: 598-599.
3. Rusk, N. (2007). "NetworKIN in context—casting a net for kinases." Nature Methods 4: 604-605.
4. Pawson, T. and R. Linding (2008). "Network medicine." FEBS Lett 582(8): 1266-1270.
5. Tan, C. S., B. Bodenmiller, et al. (2009). "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s conserved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networks implicated in multiple diseases." Sci Signal 2(81): ra39.
6. Tan, C. S., A. Pasculescu, et al. (2009). "Positive selection of tyrosine loss in metazoan evolution." Science 325(5948): 1686-1688.
7. Su, Z., W. Huang, et al. (2011). "Comment on "Positive selection of tyrosine loss in metazoan evolution"." Science 332(6032): 917; author reply 917.
8. Lee, M. J., A. S. Ye, et al. (2012). "Sequential application of anticancer drugs enhances cell death by rewiring apoptotic signaling networks." Cell 149(4): 780-794.
9. Tentner, A. R., M. J. Lee, et al. (2012).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DNA damage signaling reveals context-dependent roles for Erk in apoptosis and G1/S arrest after genotoxic stress." Mol Syst Biol 8: 568.
10. Erler, J. T. and R. Linding (2012). "Network medicine strikes a blow against breast cancer." Cell 149(4): 731-733.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4304-66808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679518.html

上一篇:性急的医者与拘谨的科学:再谈H7N9禽流感的中药预防
下一篇: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携带者的思考
收藏 IP: 119.8.184.*| 热度|

1 苏光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