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从个体化技艺到标准化技术:传染病辨证模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已有 3818 次阅读 2012-4-3 07:5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传染病, 杂谈, 回顾, 展望, 辨证模式

4  分期辨证:传染病证治的新构想(续前,二)

4.1  研究定位

一般而言,证候规范化包括四个方面:①证候概念规范化;②证候体系规范化;③证候命名规范化;④具体证候规范化。毫无疑问,本文的研究定位在证候体系规范化,属于证候规范化的范畴。

证候规范化的主要难点,是证候诊断标准的统一性与临床诊断的灵活性之间的矛盾[38],涉及到证候体系规范化也是如此。前面,我们分析了“寒温合一”失败的教训,其突出表现是制订出来的统一纲领五花八门,谁也说服不了谁,更谈不上诊断标准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我们的想法是,尽量使统一诊断标准的产生程序各环节严格化、科学化,使之对临床多样化诊断标准的代表性更强[39]

任何规范(标准)都具有两种基本属性:约定性和真理性。约定性是指规范必须对概念的名(名称)与实(内涵和外延)的关系予以确定;真理性是指规范所确定的概念的名实关系必须合乎事物的客观规律。约定性规范合乎形式逻辑的同一律要求,真理性则保证规范具有实际意义。

约定性是规范的必备的、初步的基本属性。真理性是规范的非必备的、高级的基本属性。规范必须具备约定性,规范只要具备约定性就可成立。例如,我们根据各种传染病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统一采取分期辨证的模式,这就是约定性。而分期辨证是否符合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能否获得大家的共识?则是个真理性问题。

4.2  预期目标

4.2.1  与现代诊疗实际接轨  鉴于现代传染病诊疗早已超出中医药独立干预的时代,新的辨证模式则必须考虑:①传染病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模式对中医药干预的现实需要;②现代传染病的临床管理模式对中医药干预的制约性;③西医诊断、治疗措施对患者机体和心理的影响以及患者对中医药接受程度;④传染病医师(包括西医院校医疗系的毕业生)接受的简单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着两种医学临床和理论融合的程度)。

4.1.2  与中医理论思维接轨  在西医对传染病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体现出中医药的理论思维,而不是如“辨证分型”的“去理论化”,不分外感、内伤,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几个分型,甚至变来变去都没有足够的道理可讲。

4.1.3  与传染病分类体系接轨  尽管传染病多按按病原学分类,如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原虫感染、蠕虫感染、真菌感染等,但按传播途径分类与临床表现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更为密切一些。本研究拟按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为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如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为水、饮食传播)、血液传染病(如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为生物媒介等传播)、体表传染病(如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为接触传播)等等划分。

4.1.4  与疾病临床特征接轨  根据临床表现的差异把出疹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等归类,可能更接近于临床实际。

4.1.5  与西医干预过程接轨  中医药治疗必须与病原学治疗、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等步或先后而行,例如肺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感染性疾病等的辨证必须考虑病原学治疗的证候变化规律,否则就会滞后而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4.3  研究思路

关于“分期辨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已经进行甲流、手足口病、肺结核、慢乙肝、慢重肝、肝硬化等,虽然每个病种样本量不大(302~2024例)[1-11]

基本思路是:根据不同疾病类型的具体实际,确定其病程(分期),调查不同时期的症状体征发生频率;采用证素分析(证素频率),确定其不同病期的主要病机、次要病机;确定不同病期的基本证候和兼夹证候;同时,按分型辨证的程序设置对照组,以观察两种辨证方法的得失优劣。当然,进一步的研究还包括治疗,如何确定主方及其加减应用?

下面是对手足口病进行分期辨证研究的技术路线图,我们希望在文献学研究、专家调查和临床证候学调查基础上构建所有的传染病辨证模式。

 

1  手足口病分期辨证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1         聂广. 重型肝炎的分型、分期与分级.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1):55-57
2         聂广,林巧. 人禽流感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 世界中医药,200833):131-133
3         刘红,夏章,聂广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证候学调查与分期辨证模式探讨. 环球中医药,201142):109-113
4         黄练秋,刘映霞,聂广等. 472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分期辨证与病因病机规律探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 2):72-76
5         洪可,聂凡,聂广等. 2024例手足口病患者分期辨证和病因病机的研究. 环球中医药,201255):
6         聂广,洪可,聂凡. 手足口病皮肤-经脉-脏腑变假说. 环球中医药,201145):354-357
7         李静,聂广,余卫业等. 抗痨药干预过程的肺结核分期辨证的探讨. 环球中医药,201143):174-177
8         聂广,李静. 肺痨纳入外感病辨证体系的探讨. 环球中医药,201036):442-445
9         夏章,李秀惠,聂广等. 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分期辨证模式研究. 湖北中医杂志,2010,(8):31-33
10      袁虹,夏章,聂广等.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分期辨证模式研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205):277-280
11      袁虹,曹廷智,聂广等. 3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学探讨.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196):346-349
12      聂广. 中西医诊断的模型差异. 医学与哲学,1990103):8-10
13      聂广. 证的探索. 中医研究,199032):6-9
14      广. 辨病与辨证的模型差异及其互补. 医学与哲学,1992127):6-8
15      裘沛然.伤寒温病论争中的若干问题.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4):5
16      郭辉雄. 六经是寒温统一的基础.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4):7
17      黄松章. 伤寒六经为基础的寒温综合论.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2):6
18      孟庆云.从模型法看伤寒六经.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1):19
19      肖德馨.六经辨证纲要.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3):1
20      杨麦青.外感病辨证纲要之我见,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4):9
21      姜建国.论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1):10
22      邓铁涛.外感病辩证统一小议.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3):6
23      万友生.八纲统一寒温证治建立热病学科体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3):2
24      萧敏材.论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中医杂志,1962,(11):1
25      金雪明,等.胡仲翊治疗外感热病的经验.江苏中医,1996,(12):5
26      吴银根,等.中医外感热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8
27      黄梅林. 统一外感热病辨证纲领探索. 8-11
28      沈凤阁.关于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辩证如何统一的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9,(4):7
29      刘兰林,杨进,倪媛媛. 构建外感热病辨证体系的探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8-20
30      杨进.外感热病辩证的三维观.陕西中医,1988,(11):509
31      符友丰.论外感病辩证中的层次特征.医学与哲学,1986,(12):31
32      姜春华.伤寒与温病.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4,(1):2

33      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史.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第1版,2010.4167-168

34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1届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5188-190
3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诊断[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69-871
3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7-239
37      聂广,余绍勇,江福生等. 重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初步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3):172-176
38      邓铁涛. 中医证候规范。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
39      于慎中. 诊断规范化与中医学发展。医学与哲学199011):1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554782.html

上一篇:聂凡:对关幼波教授“气血”辨证的思考
下一篇:“重男轻女”的乙型肝炎病毒
收藏 IP: 119.8.18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