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各种传染病的辨证模式基本上是采取“分型辨证”,我们根据“外感宗六经”的传统观念,结合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选择400例患者进行证候学调查,并探讨其“分期辨证”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0例进行证候学调查,其中抗病毒治疗前患者100例(A组),男性6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31.4±7.6岁;抗病毒治疗期患者200例,包括核苷类似物治疗100例(B组),干扰素治疗100例(C组),男性145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36.7±7.9岁;抗病毒治疗结束患者100例(D组),男性7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33.7±11.2岁。
1.2 诊断标准 慢性乙型肝炎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西安会议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2]。
1.3 排除病例标准 (1)孕妇及哺乳妇女;(2)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3)其它肝炎病毒感染;(4)合并有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及其他重要器官衰竭者。
1.4 临床信息的采集和整理 我们将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归为四大类:(1)湿热邪毒(含肝胆湿热、脾胃湿热)及其所导致的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包括30个症状、体征;(2)肝络瘀阻,包括12个症状、体征;(3)阳气亏损,包括13个症状、体征;(4)阴血不足,包括12个症状、体征。观察指标有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口干苦、面晦暗、抑郁、两胁不适、急躁易怒、多梦寐差等67个症状体征(见表1)。在设计调查表的时候,我们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按照相同或近似证素的特征(如五心烦热、盗汗、两目干涩,证素属阴虚,肢体困重、头重、便溏等,证素属湿)进行归类,并统计其频数。
1.5 统计评价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数值变量资料的实验数据以 ±s表示,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400例患者症状、体征的表达频数和聚类 见表1-4。
表1 100例抗病毒治疗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表达频数及其聚类
症状和体征 |
频数 |
% |
症状和体征 |
频数 |
% |
症状和体征 |
频数 |
% |
(1)肢体困重 |
46 |
46.0 |
头重 |
7 |
7.0 |
发热 |
8 |
8.0 |
胸闷 |
22 |
22.0 |
脘痞 |
36 |
36.0 |
口干苦 |
35 |
35.0 |
皮肤痒 |
7 |
7.0 |
身黄 |
13 |
13.0 |
目黄 |
18 |
18.0 |
尿黄 |
39 |
39.0 |
便秘 |
22 |
22.0 |
便溏 |
26 |
26.0 |
腹泻 |
6 |
6.0 |
恶心呕吐 |
20 |
20.0 |
泛酸 |
10 |
10.0 |
口臭 |
26 |
26.0 |
嗳气 |
17 |
17.0 |
呃逆 |
2 |
2.0 |
两胁不适 |
39 |
39.0 |
急躁易怒 |
18 |
18.0 |
肋胀痛 |
14 |
14.0 |
抑郁 |
35 |
35.0 |
腹胀 |
34 |
34.0 |
脉弦 |
32 |
32.0 |
脉滑 |
20 |
20.0 |
脉数 |
16 |
16.0 |
苔黄腻 |
36 |
36.0 |
苔黄 |
35 |
35.0 |
苔白腻 |
14 |
14.0 |
舌色红 |
18 |
18.0 |
(2)胁肋刺痛 |
12 |
12.0 |
肝大 |
21 |
21.0 |
面色晦暗 |
4 |
4.0 |
蜘蛛痣 |
9 |
9.0 |
肝掌 |
12 |
12.0 |
齿龈衄 |
14 |
14.0 |
肌衄 |
3 |
3.0 |
鼻衄 |
2 |
2.0 |
月经不调 |
9 |
9.0 |
脉迟涩 |
2 |
2.0 |
舌色紫暗 |
5 |
5.0 |
舌色瘀斑 |
12 |
12.0 |
(3)畏寒肢冷 |
8 |
8.0 |
腰膝酸软 |
12 |
12.0 |
下肢浮肿 |
1 |
1.0 |
夜尿多 |
4 |
4.0 |
神疲乏力 |
50 |
50.0 |
自汗 |
2 |
2.0 |
纳谷不馨 |
30 |
30.0 |
面萎黄 |
6 |
6.0 |
气短 |
4 |
4.0 |
脉沉迟 |
2 |
2.0 |
舌色淡红 |
72 |
72.0 |
舌边有齿痕 |
26 |
26.0 |
舌苔薄白 |
28 |
28.0 |
|
|
|
|
|
|
(4)五心烦热 |
13 |
13.0 |
两目干涩 |
14 |
14.0 |
视物模糊 |
10 |
10.0 |
盗汗 |
7 |
7.0 |
耳鸣 |
4 |
4.0 |
多梦寐差 |
45 |
45.0 |
眩晕 |
6 |
6.0 |
脉细 |
30 |
30.0 |
舌瘦小 |
4 |
4.0 |
舌色绛 |
5 |
5.0 |
苔黄干 |
14 |
14.0 |
花剥苔 |
3 |
3.0 |
表2 100例核苷类似物治疗期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表达频数及其聚类
症状和体征 |
频数 |
% |
症状和体征 |
频数 |
% |
症状和体征 |
频数 |
% |
(1)肢体困重 |
22 |
22.0 |
头重 |
3 |
3.0 |
发热 |
0 |
0 |
胸闷 |
14 |
14.0 |
脘痞 |
25 |
25.0 |
口干苦 |
22 |
22.0 |
皮肤痒 |
3 |
3.0 |
身黄 |
3 |
3.0 |
目黄 |
3 |
3.0 |
尿黄 |
23 |
23.0 |
便秘 |
18 |
18.0 |
便溏 |
20 |
20.0 |
腹泻 |
4 |
4.0 |
恶心呕吐 |
8 |
8.0 |
泛酸 |
8 |
8.0 |
口臭 |
18 |
18.0 |
嗳气 |
6 |
6.0 |
呃逆 |
1 |
1.0 |
两胁不适 |
23 |
23.0 |
急躁易怒 |
7 |
7.0 |
肋胀痛 |
11 |
11.0 |
抑郁 |
13 |
13.0 |
腹胀 |
23 |
23.0 |
脉弦 |
36 |
36.0 |
脉滑 |
35 |
35.0 |
脉数 |
5 |
5.0 |
苔黄腻 |
25 |
25.0 |
苔黄 |
33 |
33.0 |
苔白腻 |
29 |
29.0 |
舌色红 |
20 |
20.0 |
(2)胁肋刺痛 |
5 |
5.0 |
肝大 |
10 |
10.0 |
面色晦暗 |
2 |
2.0 |
蜘蛛痣 |
7 |
7.0 |
肝掌 |
12 |
12.0 |
齿龈衄 |
10 |
10.0 |
肌衄 |
1 |
1.0 |
鼻衄 |
0 |
0 |
月经不调 |
5 |
5.0 |
脉迟涩 |
0 |
0 |
舌色紫暗 |
2 |
2.0 |
舌色瘀斑 |
3 |
3.0 |
(3)畏寒肢冷 |
5 |
5.0 |
腰膝酸软 |
6 |
6.0 |
下肢浮肿 |
0 |
0 |
夜尿多 |
4 |
4.0 |
神疲乏力 |
16 |
16.0 |
自汗 |
0 |
0 |
纳谷不馨 |
8 |
8.0 |
面萎黄 |
2 |
2.0 |
气短 |
0 |
0 |
脉沉迟 |
0 |
0 |
舌色淡红 |
75 |
75.0 |
舌边有齿痕 |
18 |
18.0 |
舌苔薄白 |
35 |
35.0 |
|
|
|
|
|
|
(4)五心烦热 |
8 |
8.0 |
两目干涩 |
9 |
9.0 |
视物模糊 |
5 |
5.0 |
盗汗 |
3 |
3.0 |
耳鸣 |
2 |
2.0 |
多梦寐差 |
32 |
32.0 |
眩晕 |
2 |
2.0 |
脉细 |
12 |
12.0 |
舌瘦小 |
0 |
0 |
舌色绛 |
5 |
5.0 |
苔黄干 |
5 |
5.0 |
花剥苔 |
0 |
0 |
表3 100例干扰素治疗期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表达频数及其聚类
症状和体征 |
频数 |
% |
症状和体征 |
频数 |
% |
症状和体征 |
频数 |
% |
(1)肢体困重 |
48 |
48.0 |
头重 |
39 |
39.0 |
发热 |
20 |
20.0 |
胸闷 |
29 |
29.0 |
脘痞 |
47 |
47.0 |
口干苦 |
51 |
51.0 |
皮肤痒 |
15 |
15.0 |
身黄 |
10 |
10.0 |
目黄 |
15 |
15.0 |
尿黄 |
39 |
39.0 |
便秘 |
25 |
25.0 |
便溏 |
28 |
28.0 |
腹泻 |
16 |
16.0 |
恶心呕吐 |
46 |
46.0 |
泛酸 |
12 |
12.0 |
口臭 |
37 |
37.0 |
嗳气 |
19 |
19.0 |
呃逆 |
6 |
6.0 |
两胁不适 |
49 |
49.0 |
急躁易怒 |
21 |
21.0 |
肋胀痛 |
43 |
43.0 |
抑郁 |
42 |
42.0 |
腹胀 |
38 |
38.0 |
脉弦 |
33 |
33.0 |
脉滑 |
18 |
18.0 |
脉数 |
23 |
23.0 |
苔黄腻 |
41 |
41.0 |
苔黄 |
30 |
30.0 |
苔白腻 |
12 |
12.0 |
舌色红 |
23 |
23.0 |
(2)胁肋刺痛 |
20 |
20.0 |
肝大 |
23 |
23.0 |
面色晦暗 |
2 |
2.0 |
蜘蛛痣 |
8 |
8.0 |
肝掌 |
13 |
13.0 |
齿龈衄 |
19 |
19.0 |
肌衄 |
3 |
3.0 |
鼻衄 |
5 |
5.0 |
月经不调 |
13 |
13.0 |
脉迟涩 |
2 |
2.0 |
舌色紫暗 |
5 |
5.0 |
舌色瘀斑 |
15 |
15.0 |
(3)畏寒肢冷 |
19 |
19.0 |
腰膝酸软 |
26 |
26.0 |
下肢浮肿 |
1 |
1.0 |
夜尿多 |
4 |
4.0 |
神疲乏力 |
78 |
78.0 |
自汗 |
8 |
8.0 |
纳谷不馨 |
39 |
39.0 |
面萎黄 |
8 |
8.0 |
气短 |
13 |
13.0 |
脉沉迟 |
2 |
2.0 |
舌色淡红 |
49 |
49.0 |
舌边有齿痕 |
29 |
29.0 |
舌苔薄白 |
10 |
10.0 |
|
|
|
|
|
|
(4)五心烦热 |
23 |
23.0 |
两目干涩 |
27 |
27.0 |
视物模糊 |
13 |
13.0 |
盗汗 |
9 |
9.0 |
耳鸣 |
4 |
4.0 |
多梦寐差 |
49 |
49.0 |
眩晕 |
13 |
13.0 |
脉细 |
26 |
26.0 |
舌瘦小 |
4 |
4.0 |
舌色绛 |
7 |
7.0 |
苔黄干 |
12 |
12.0 |
花剥苔 |
2 |
2.0 |
表4 100例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表达频数及其聚类
由表1-表4表明: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表达频数明显高于核苷类似物治疗组以及抗病毒治疗后组,而比较相近甚至高于抗病毒治疗前组,可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不同的时期其症候学表现不同,分期辨证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2.2 400例患者的证素调查结果分析
表5 4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证素分析[n(%)]
表5可见,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证素集中在湿热邪毒、气机逆乱、正气亏损三个方面。结果表明:抗病毒治疗前(A组)和干扰素治疗(C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呈现“正邪相争,气机紊乱”的病机特点,而且有脏气虚衰的表征;核苷类似物治疗(B组)和抗病毒治疗结束后(D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呈现“正胜邪退,气机复常”的病机特征。
2.3 400例患者不同组别的证型分布情况 见表6。
我们根据199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初步发现,所有病例主要集中在肝郁脾虚和湿热中阻两型,细分则疾病活动期(A组、C组)以湿热中阻为主,病情稳定期(B组、D组)以肝郁脾虚为主。目前的证型分布情况,可能与抗病毒治疗有密切关系,病情稳定者增多,疾病活动和危重者减少。
表6 4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n(%)]
3 讨 论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辨证治疗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有些患者证情复杂,难以取舍。对于一个患者,往往可以根据不同的侧重,辨别为不同的几个证型。例如某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辨证为瘀血阻络,实际上也包含有肝肾阴虚或湿热中阻的表现,某些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的患者也包含有肝郁脾虚或湿热中阻的表现,并不能截然分开。对于即此即彼的情形,我们只作唯一选择是不公正的,原因就在于“分型辨证”模式自身的矛盾性。事实上,绝对单一的证型在临床上是不存在的,我们即此即彼的情形下所做的选择必然减少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而且,对于一位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表现为肝郁脾虚证,一旦病情活动就演变为湿热中阻证,经过治疗后肝功能复常,则又体现为肝郁脾虚证。临床上如此变来变去,遵循的什么规律?中医理论怎么解释?
在表1-4中,我们将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归为四大类:(1)湿热邪毒;(2)肝络瘀阻;(3)阳气亏损;(4)阴血不足。其观察指标有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口干苦、面晦暗、抑郁、两胁不适、急躁易怒、多梦寐差等67个症状体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1)两胁不适、抑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多梦寐差等症状,由于主观性强,往往受到暗示,或患者本身也不易确定(而且并非慢性乙型肝炎所特有,主要与心理因素相关);(2)一些体征如蜘蛛痣、肝掌、脉滑等,可能与妇女生理周期有关,并非慢性乙型肝炎所特有;(3)一些症状如月经不调、耳鸣、盗汗等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可能与用眼过度有关。由于选择病例不同,以上情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统计数据。
近几年,证素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热点,多数学者归纳出的证素达30余种[3]。慢性乙型肝炎的证素相对单纯一些[4-6],我们将其归纳为湿热邪毒、气机逆乱、肝络瘀阻、正气亏损四个方面,以便执简驭繁。表5可见,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证素集中在湿热邪毒、气机逆乱、正气亏损三个方面。在证素归属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原则:(1)有些症状、体征如身黄、目黄、尿黄等,则同时划分在湿、热不同的证素内;(2)有些症状、体征如腹胀等,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划分在气郁、气滞等不同的证素内;(3)有些症状、体征如口干苦等,部分同时划分在湿、热不同的证素内,部分划分在阴虚的证素内。虽然从一定意义上说,临床症状、体征是证素的反应,证素是症状、体征的本质,但是临床上仍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析表1-6可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不同的时期其症候学表现有很大差别。抗病毒治疗前(A组)和干扰素治疗(C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且在实际临床上常有反复肝功异常,甚至血清胆红素的升高,可视为疾病活动期;核苷类似物治疗(B组)和抗病毒治疗结束后(D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少,实际临床上常表现肝功正常,血清胆红素等生化指标正常,可视为病情稳定期。
鉴于以上,我们可以把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二期:活动期与稳定期。活动期的主要证候确定为“湿热中阻”,兼夹证则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等等;稳定期的主要证候确定为“余邪未净”,兼夹证也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等等。这一模式可能有以下优势:(1)符合“外感宗六经”的传统思路,重视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符合“与时俱进”精神,因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诊疗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不面对西医抗病毒治疗的干预,不可能遇到未经干预的自然病程的患者,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诊疗方案才可能更具有应用价值;(3)符合操作技术的“简洁性”原则,虽然按照两期论治,但体现了主要病机与次要病机、基本证候与兼夹证候的逻辑一致性,以及“主方加减”的治疗思路。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根据“分型辨证”的标准,统计了4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所有病例主要集中在肝郁脾虚和湿热中阻两型,疾病活动期(A组、C组)以湿热中阻为主,病情稳定期(B组、D组)以肝郁脾虚为主,这进一步说明了“分期辨证”的合理性。很显然,在“分型辨证”的模式里,“瘀血阻络”、“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均分布较少,只能按兼夹证处理比较合适。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一个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新模式,以取代目前通行的辨证分型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脏病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 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 中医杂志,1992,33(5):397-398
[3] 朱文锋,甘慧娟. 证素内容的辨析[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5,11(1):11
[4] 刘绍能,陶夏平,王融冰等.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演变规律研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2):14-16
[5] 刘绍能.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证治规律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8):10
[6] 刘绍能,陶夏平,王融冰等.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素研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6):324-32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