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薛立功《中国经筋学》节选(1)

已有 408 次阅读 2024-3-4 19:43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2.3.1 经筋学相关词汇的出现

经筋学说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偶然到必然,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总结过程,一些医学词汇的创造,很好地记录和认证了这个过程。

1.

关节痹痛多发于四肢,而四肢以骨与肌肉最直观。早期人类在杀兽以食的过程中就注意对骨的观察,殷商时期甲骨文《粹》1306 中的骨字作,它是对肌肉腐尽后筋骨(长管骨)相连之骨架形态的描述,是人们研究长管骨的见证,也说明古人对筋骨相连关系的关注。商纣王“昔斤朝涉之胫”(《尚书·泰誓下》),描述纣王观看不怕刺骨寒水壮士的胫骨骨髓,这些史料都具有对人体筋骨研究的意义。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北面的清涧县李家崖村发掘一座商周古城遗址时,出土了一尊雕刻在砂岩石上的人体骨骼结构图,该图像一骷髅人像。这尊骷髅人像的正面是人的正面骷髅像,头部两颊狭长,圆窝形双眼,肋骨以正面绕于背面的横向粗阴线雕刻表示,左右肋骨线条鲜明,说明雕刻者使用了透视手法。背面正中的介字形图案,应当是人的脊骨,它证明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先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人体骨骼结构和人体解剖知识。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庄子•齐物论》曾讲“百骸、九窍、六脏”。历代注家都说:“百骸,指百骨节。”即指人体共有较大活动关节的概数。《吕氏春秋》在“尽数”篇中讲:“将之以神气,百节虞欢”,《素问•诊要精终》“百节皆纵”,都谈到百节。“百骸”和“百节”,都是指人体百余个可直观观察的活动关节,是个约数。

2.节与机关

《说文解字》云:“节,竹约也。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系指两竹节间膨大之处,其形如多层竹束约缠、膨大的结构。医学家则借以比喻人体以韧带约束而膨大于骨端的关节。《说文解字》又云:“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又引申之,凡曰关闭日机关”。“机”,《说文解字》注曰:“机,主发谓之机。从木,幾声。”其本意是指“弩机”。由弩机延伸开来,后来将触发式捕兽器也称为“机”。机与关组字成“机关”,系指门户依枢开关门户之状。医学家借其开关运动之态,比喻关节活动功能,故“节”也可称为“机关”。《素问·痹论》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指出了经筋与机关(关节)间的密切关系,即筋肉附着于关节附近,发挥着约束稳定关节和引发关节运动的关系。

3.肌肉

骨是支撑性组织,它的活动表现在关节,关节的运动又依赖附着在关节周围的肌肉。所以,筋肉也很早被研究的人体组织。依《说文解字》注释肌字云:“肉......谓鸟兽之肉......生民之初,食鸟兽之......而制人体之字,用肉为偏旁,是以假借也。人日肌,鸟 善曰肉,此其分别......从观察所食鸟兽的肉理而象形造出“肉”字。借鸟兽肉作偏旁再造出为人体解剖词汇的“肌”字,这是对筋肉的观察研究的认证。肌肉是人体活动的动力,肌肉收缩加载于关节的肌肉附着点上。这里是容易损伤而发生痹痛的地方,痹痛是又是古人最早、最关注的疾苦,也是远古医学萌发的最早临床基础

4. 䐃(jùn)肉

古医家还对不同的肌肉进行了进步区分。《灵枢·五禁》提出:“著痹不移, 䐃肉破”。提出䐃肉一词。“䐃”源于“困”。《涛·魏风伐檀》云:“取胡禾三百困分”。毛传:“圆者为困,方为鹿"。先秦史料证明:困在传统文化中都指圆形谷仓。在人体,臂胫的肌肉形如柱,呈圆形块状,所谓“肉之柱在臂胫诸阳分肉之间”(《灵枢·卫气失常》),王冰亦说:“䐃,谓肘膝后肉如块者”。古代医家在给圆块状肌肉命名时,取其“园仓”之象,而创䐃字。䐃肉,不仅代表圆形肌肉,也必然包含着肌肉被复出的筋膜及鞘膜。肌鞘是肌的保护组织,一方面其承受外来伤害,同时,也承受肌鞘与肌束相对运动产生的磨损,是痹痛好发部位之一。

5.分肉

《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不可见,......《类经》注“大肉深处,各有分理,是谓分肉间也”。可见“分肉之间”就是描述多块 䐃肉并存的状态。数块被筋膜包裹的 䐃肉之间的肌间隙,就叫分肉之间。分肉间隙有深人至骨的,由肌鞘增厚形成的肌间隔,它同样承受不同运动方向的肌束相对运动产生的磨损,也是痹痛好发部位之。

6.

《说文》日“筋者,肉之力也。”作为会意字的“筋”字不仅体现了它的解剖意义,更通过会意偏旁描述了它的生理意义和病理机制。筋字从竹、从力、从肭旁。竹者节也,说明为筋之物可以有竹节样的外形变化。从力,指出了随着筋出现竹节样外形变化的同时,可以产生力量。从肭旁者,则更明确了筋是肉性组织。在人体中,筋可随人的意志伸缩变形并产生力量,有牵拉肢体产生相应活动的组织,毫无疑问,就是现代医学所指的骨骼肌。在肌组织中,受到主动收缩力或被动牵拉时,其应力点基本在肌的起止点,即(《灵枢》称“尽筋”)处,这正是劳损并引起关节痹痛的关键部位。

7. 痛点命名

古往今来,慢性劳动造成的损伤性疼痛性疾病是最多发、最常见疾病,也必然是最早受到重视的疾病。原始人劳动力低下,劳动工具不足,要满足个人和氏族的生活需要超负荷努力劳作。过度劳作,非生理性的劳动损伤对每个人来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古医家对慢性劳动造成的损伤性疼痛性疾病认识最早、最深刻。局限性疼痛反复规律性出现,主要在体腔之外,尤以手足四肢最直观多见。因为四肢是劳作最多的器官,古代又缺乏对手足损伤的防护措施,所以早期的疼痛点多在四肢,尤其是腕踝附近。对这些痛点进行灸刺治疗,就形成了刺灸点。为了交流、传承这些经验,就需要对些疼痛性刺灸点命名。早期命名尝试中,曾用早期阴阳概念和阴阳推演命名的用词,如足泰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泰阴、足希(厥)阴、臂泰阴、臂少阴、臂泰阳、臂少阳、臂阳明命名。这些早期命名和定位只是表述四肢远端具体刺灸点或相对较小的一个范围,尚没有长线分布的概念。

8.

肌肉都是跨关节分布的,这意谓着一块肌肉受伤,会先后或同时在这块肌肉两端出现痹痛。当与损伤性动作相关的多块肌肉受伤时,分别在它们关节起点、止点的周围同时出现疼痛。这种某处疼痛迁延引起另外多处先后发生痹痛的现象引起古人的注意、总结并设法去解释,这正是经络发现的兆端。筋肉的解剖知识以及与痹痛的特殊关系使古人创造“肌”“䐃”“䐃肉”“分肉”“筋”字。在关节周围出现疼痛,处疼痛迁延引起另一处先后发生疼痛,这就展现出两点甚至多点相关的现象。如除腕踝局部具体的疼痛点外,循肌肉力线的另一端(附着点)常形成结筋病痛点,且总是有规律的出现。连结这些点就演化成向心性长短不一的较长的线。其实,肢体末端的关节痹痛不仅在相近部位相互传播,随疾病的发展,还常由足向小腿、大腿乃至腰臀;由指腕向前臂、上臂、肩背乃至颈项、头面部迁移或扩展,有时也会同时并存。为表达这种由点到短线乃至长线范围的发展分布现象,医家则借用了“经”字。《说文解字》日:“经者,织也”。经,原意是织品的“纵丝”,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直行与主线同旁支,与次丝对举就有了为主和主导规律的意思。用“经筋”一词对这种反复出现的常见劳损痛点及其扩延现象进行总结和概括,逐渐形成了十二条经筋。以十一经筋(或十二经筋)循行总结疼痛点和并发疾病的规律就是这些观察的辉煌成果。这在《黄帝内经》中有较系统记载,其中“经筋”篇最突出(虽然在这之前的早期文献尚待考古发掘),而《黄帝内经》之前的《足臂十一脉》和《阴阳十--脉》则间接反映了经筋的早期面貌。

以上是以筋和经筋为依据对痹痛生理病理研究和表述用词,主要是针对劳动损伤所造成的病理损害而导致的疼痛点、线。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时尚无后世的“气血和运行气血”的概念,实际上筋肉本身不能运行气血,也与气血的裹束运行没有直接关系。隋代杨上善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也恰恰是这一认识,准确地对筋与脉做出严谨区分!

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在早期的经筋体系之外,古人又观察到:有些痛点还与附近和远隔部位的特定证候(不只是疼痛症状)存在着规律性联系,刺激身体表面的一定部位可以出现局部疗效的同时,也改善了某些远隔体表或内脏疾病,而且内脏功能发生病理变化时也可能在体表反映出各种不同症状和体征。尤其此后逐渐形成的脏象及其相互影响规律和某些疾病的传变、发展规律都难以用经筋解释,于是,古人根据当时积累的医学知识,根据对肢体血管及血管内血流的观察,再加上天才的想象,又创立了以运行抽象“气血”的“脉管”为原始依据的经脉体系。中医学经历原始积累后,在保留原始医学疾病归类的合理规律(经筋归类) 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寻求涵盖更广的,或者说更灵活的理论和方法,即运行气血的经脉系统。

9.血气与气血

对经脉探索之初,古医家就确认经脉是主运行“血气”的。关于“血气”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都有提及。《论语·季氏》篇讲到:少年“血气未定”,壮年“血气方刚”,老年“血气既衰”,说明那时已把“血气”变化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另外,还用水流比喻人体的“血气”,地上的水应当流通,人体内的“血气”也需要流通。《吕氏春秋·达郁》云:“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面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这里提及人体的- 些基本名词,而“血”与“脉”相联,“筋”与“骨”相系,确认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管子·内业》中还讨论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从“气”推论到“精气”,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我们再结合《灵枢·经脉》的一段话来理解“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饮食)人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里把“精”(精气)看成是最基本的物质,而且与脑髓有密切的联系。由此从内到外,将骨、脉、筋、肉、皮肤、毛发、脑髓构成了一个完整形体。饮食物进入胃肠,化生血气,通过“脉道(经脉)” 而运行周身,维持生命。

10.

古字写作“温”,本义是指贯流血液的血管。《说文解字》释作“血理分表行体者”,血是具象的,也最容易被直观认知的。但在解释生理机制时,尚有难于诠释之处。所以,古医家又配以“气”,称之为“血气”。气作为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也是难以直观体察的物质,它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也为以气的取类比象注释人体生理病理带来新天地。为更好地达到这一转变,也为突出抽象的气,把“血气"进步改成“气血”,使这个想象空间更进一步扩大。五代时徐谐《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作“五藏六府之气血分流四肢也”,就是气为血帅的兆端。这转变,标志着中医学从重具体形质的研究,转向对无形功能的推导。随着医学的再发展,气m沿d管内循行亦不能概括之,故更有“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灵枢·营卫生会》)之说,并谓“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育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则是对经气的另-种敷布形式,即由线到面的描述。而且,卫气还不受十二经脉和经气流注顺序的约束,“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灵枢·卫气行》),“其气疾滑利,不能人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这又是由面到“体”的敷布。

复习一下《内经》原著,可见一个现象,在论及气血时,多数都称“血气”。而此后的论著都改成了“气血”,这说明由“血气”转为“气血”正是为了适应以抽象比类而进行的变革。气血在经络学中包含着特殊医学内容,它在解释经脉生理病理、人体整体观等诸方面有其特殊意义,逐渐被古医家接受。当用气血概念理解生命,把裹束气血的经脉看成承载这一使命的组织结构时,就情不自禁地用经脉解释一切生命现象,甚至将与气血的裹束运行本无直接关系的经筋也向运行气血的功能方向靠找,如《管子·水地》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既提到“血气”又提到“筋脉”,并认为“筋脉”是通流“血气”的。显然,当时的医学氛围正转向突出经脉,凸显气血的当这种学术观念被普遍接纳并成为主流时,难免会盲目地把经筋也向这5个方向靠拢,使“中无有孔”的,不能贯通气血的筋肉,误解成有隧的“脉”,且一样贯流气血了。这种盲目倾象导致此后对经筋的误解和扬弃,也不难理解当前针灸界对经筋的漠视。

11.经络

“经”“络”在科技领城里是伴随丝织业产生的名词,在医学领域借其纵横主次的性络与质以阐述人体纵横主次的脉管时,即指纵行为主的经脉和为辅为网的络脉经“脉”先后出现,或是对脉做了进步的分析后被转借于医学领城。《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就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络脉”和“孙脉”(孙络)。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还有“中经维络”一语提及维脉。奇经八脉中有阴维、阳维,说明维络也是经络中一类。

将“经络”二字连在一起使用,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其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这里似乎将“血脉”“经络”又作了区分,其原意也许是将“血脉”作为总的名称,保留着原始的词汇,而“经”和“络”作为脉的类别,或是更注重从功能主次角度区别血脉。或者,血脉是指纵横血脉,而经络又包含更广泛组织的内容。《灵枢·口问》有“经络厥绝,脉道不通”一语,将“经络”和“脉”并称,又似有区别。经脉、络脉,本意都是脉,今天简称为经络,而经络之称谓与经络学说的经络之用词重叠,容易混淆其内涵。前者讲的各种“脉”,即纵向主干脉和横向、网络之脉;后者则是对能实现“经络象(功能)”的各种组织的总的概括,包括经络和经筋。如果能用现代解剖学清晰的解剖概念去解读的话,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表述:早期的经筋体系所阐述的规律主要是以现代解剖学的运动系统肌肉、韧带组织为基础,探索其疼痛病灶转移发展的规律;而早期的经脉体系所阐述的规律主要是以现代解剖学的神经系统为基础,以神经组织以及其效应器官反应为指标,探索疼痛感知的发生、传导及效应器官的反应机制和规律。经筋学侧重于对病灶发生及传变的认识和治疗;经脉学说则侧重对人体的自主反应系统调节功能的认识和应用。

作为脉的经络而言,进步又按气血虚实和阴阳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虚经”“盛经”“阴经”“阳经”“阴络”“阳络”“大络”“小络”“浮络”等。在《素问·调经论》中有较集中的论述。本篇还提到“ 经隧”一词,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它把“经隧”讲得很重要,正常时运行血气;有病时,诊断、治疗都要掌握(守)这个经隧。“隧”指潜道,“经隧”可理解作经脉内的通道,与脉道意义相似。但《调经论》又说:“气有余,则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它要求针刺泻“经隧”而不要损伤“经”,不要出血和泄气,似乎“经隧”又指“经”外的通路。

这许多名词的出现,说明古医家对人体组织结构和各种功能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但仅限于当时的研究手段,很难精准人微。所以,许多名词的概念在某些方面常互相混淆重叠,但仔细推敲又各有区别,至今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毋庸置疑的是,这些都是为了阐述人体组织之间相互关联的这客观事实而创造的。

在分析这些客观现象,观察经筋活动和各种各样的“气血”运行通道时,展现在人们眼前最为具体的是肌肉和血管,也就是“筋”和“脉”,但古人由此而扩展出来的许多概念,实际上已大超出了“筋、“脉”的原始形质与功能范围,也为经络学说医学用语和引申的医学内涵铺垫了基础。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24072.html

上一篇:经络学说的形成、发展,以及我们的期待
下一篇:[转载]薛立功《中国经筋学》节选(2)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