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文化人类学的大师们(4)

已有 2459 次阅读 2021-8-6 09:25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4. 列维-布留尔与《原始思维》

列维-布留尔(Lucien Lévy-Bruhl,1857~1939)生于巴黎,曾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长期在巴黎大学任教(1899-1927年)。从族源上说,他是一位散居欧洲的犹太人,与同属社会学年刊学派的杜尔干、莫斯等人一样。作为一位被广泛认可的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他1917年当选为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院士。他最初接受的是哲学训练,早年专注于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其主要作品有《孔德的哲学》(1900年),他对于思维的讨论也足以让他位列重要哲学家的行列。

列维-布留尔最为人所知的是提出了“原始思维”这个概念。他前后一共出版了六部著作来探讨这一问题,分别是《土著人如何思维》(1910), 《原始思维》(1922),《原始心灵》(1927),《原始人与超自然》(1931), 《原始神话》(1935),《神秘经验与原始象征》(1938)。

与强调人类心理一致的古典进化论人类学家不同,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人与西方文明人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有着不同。在《土著人如何思维》中,他把人类思维分为两类,“原始思维”和“西方思维”。他认为,原始思维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律,使用一种不同于文明人的逻辑方式,即所谓“前逻辑”,认定不存在原因和结果的分离。他认为,原始人的心灵受“互渗律”支配,以为个人与外界通过神秘的方式相互渗透,并以此认识和把握外界。他还提出,原始思维的人可以对日常生活情形进行逻辑思考,但却不能进行抽象思维。例如,原始人认为他的影子就是他的灵魂,因此他们会害怕影子一类的现象,按照列维-布留尔的说法,他们不能区分物品与物品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另如,巴西的波波罗人自称是红金刚鹦鹉,这并不是说他们死了以后会变成红金刚鹦鹉,也不是说红金刚鹦鹉会变成波波罗人,而是说波波罗人与红金刚鹦鹉是同一的认同关系。

他认为,“原始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不同还在于它不是个人思维,而是集体思维的产物,这一点是他与杜尔干、莫斯等人的另一个重要共同点。可以说,杜尔干的“集体表象”是指导列维-布留尔全部研究的核心概念。列维-布留尔认为,集体表象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信仰、道德、心态思维方式,它不是产生于个体,比个体存在得更长久,并作用于个体。因此,不能试图通过个人生理、心理的研究去说明它。

虽然在从个体出发还是从集体出发研究宗教这个问题上与泰勒、弗雷泽的观点完全相反,但他在至少两个方面与这两位几乎生活于同一时代的英国人类学家相似。首先,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列维-布留尔与泰勒和弗雷泽同属不可知论,只不过他承接的是与杜尔干等人一样的犹太教背景下的不可知论,而后两人则属于基督新教背景下的不可知论。这其实反映了当时欧洲知识界的一个普遍的思潮,即试图重新理解“上帝死了”之后的人类状况,或者说“成人”之后的人类如何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生活。对于泰勒、弗雷泽、杜尔干、列维-布留尔等人的宗教观,埃文斯-普理查德评论说:“无论其背景如何,这些写下影响巨大的著作的人,都生活在他们谱写不可知论和无神论的时代,其中只有一两个例外。就其有效性而言,原始宗教与其他宗教信仰没有什么差别,都只是幻想而已。”

此外,列维-布留尔与英国古典进化论人类学家一样持有一种明显的社会进化论。这一点在其1910年的那本名著的书名上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其法文直译就是《低级社会中的思维机能》(Les fonctions mentales dans les sociétés inférieures)。另外,在他的六部关于原始思维的著作中,所有的书名中都明确提到或暗示了“原始人”这个概念。尽管他一直强调原始思维是原始人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其特征是神秘性和前逻辑性。但其晚年有了重大改变,“虽然神秘性思维在原始民族比在我们的社会表现得更突出,但它在人类社会是普遍存在的。”(见其1938年的笔记)这说明他在晚年已经意识到所谓文明的西方同样也存在“原始思维”,这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类心性的一致性,同时也部分地否定或至少修正了之前对于原始与文明,非西方与西方,甚至低级与高级这样的对文化发展及社会阶段的简单的进化论立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98570.html

上一篇:文化人类学的大师们(3)
下一篇:知识的起源(2)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1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