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蒋金和:中成药中57种治疗瘟疫的药方

已有 3690 次阅读 2020-2-16 08:28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成药, 57种, 治疗瘟疫药方 |文章来源:转载

中成药中57种治疗瘟疫的药方

172535mp21909teded9zz3.jpg 


本方剂献给抗击在疫情前线的所有人,属 2019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呆在昆明呈贡家中所整理的来自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关于“瘟”相关的方剂,期望对了解“瘟”方提供点滴参考。

瘟,汉字,解释为流行性急性传染病,亦称瘟病、瘟疫、热病等。瘟疫(恶性传染病),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于大自然相处,但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与大自然抗争,可谓,生在其中,抗争在其中。在几千年的历程中,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埃博拉、非典、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疟疾等等,都对人类造成了及其重要的灾难。总的来说,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本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本文中所述的《中成药中57种治疗瘟疫的药方》均来自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库,方剂名中均含有“瘟”字,可惜的是所有药方中均为表明是哪一种瘟疫,有待进一步研讨。

云南师范大学 蒋金和
2020 年 2 月 12日

中成药中57种治疗瘟疫的药方.pdf

目录

1.五瘟丹

2.清瘟解毒丸

3.除瘟救苦丹

4.时疫清瘟丸

5.散瘟汤

6.除瘟化毒散

7.普济解瘟丸

8.清瘟解毒丸

9.宣圣辟瘟丹

10.辟瘟丹

11.神圣辟瘟丹

12.五瘟丹

13.除瘟化毒汤

14.除瘟化痰汤

15.辟瘟丹

16.太仓公辟瘟丹

17.辟瘟丹

18.内府解瘟丹

19.清瘟解毒丸

20.头瘟汤

21.辟瘟线香

22.太乙救苦辟瘟丹

23.太乙救苦辟瘟丹

24.五虎解瘟汤

25.逼瘟丹

26.秘传解瘟散毒汤

27.除瘟散

28.辟瘟丹

29.解热辟瘟丹

30.逼瘟丹

31.时疫清瘟丸

32.辟瘟汤

33.辟瘟丸

34.逐瘟神圣丹

35.除瘟化毒散

36.普救五瘟丹

37.除秽靖瘟丹

38.神砂辟瘟丸

39.辟瘟集祥香

40.辟瘟丹

41.除瘟救苦丹

42.大辟瘟丹

43.解毒辟瘟丹

44.解瘟丹

45.清瘟败毒饮

46.辟瘟散

47.沈氏头瘟汤

48.清瘟解毒汤

49.辟瘟丹

50.除瘟化毒汤

51.辟瘟丹

52.消瘟散

53.辟瘟丹

54.消瘟丹

55.灵宝辟瘟丹

56.祛瘴辟瘟丹

57.辟瘟丹

 

 

1.


别名

代天宣化丸、代天宣化丹、凉水金丹

处方来源

《保命歌括》卷六。

药物组成

甘草(不拘多少,立冬口取青竹截筒,1头留节,纳甘草于内,以木塞筒口,置厕缸中浸之,至冬至前3日取出,晒干用。甲己年为君)、黄芩(乙庚年为君)、黄柏(丙辛年为君)、山栀(丁壬年为君)、黄连(戊癸年为君)、香附(童便浸,炒,使)、苍术(米泔水浸,炒)、紫苏(佐)、陈皮(佐)、雄黄(水飞)、朱砂(水飞)。

2.解毒丸


别名

 

处方来源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药物组成

羌活75两,黄芩100两,连翘75两,花粉100两,桔梗75两,玄参(去芦)100两,白芷50两,葛根100两,川芎50两,大青叶100两,柴胡50两,牛蒡子(炒)100两,赤芍50两,淡竹叶100两,防风50两,甘草25两。

3.救苦丹


别名

 

处方来源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药物组成

薄荷1两,玄参(去芦)3两,花粉2两,银花3两,连翘3两,葛根1两,川芎15钱,黄芩1两,桔梗3两,白芷15钱,赤芍3两,淡竹叶2两,生地3两,甘草1两。

4.时疫清


别名

 

处方来源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药物组成

羌活57钱,桔梗57钱,川芎38钱,赤芍38钱,芥穗124钱,苦梗124钱,黄芩75钱,玄参(去芦)75钱,青叶75钱,竹叶116钱,薄荷124钱,连翘181钱,白芷38钱,柴胡38钱,防风38钱,金银花124钱,天花粉75钱,葛根75钱,牛蒡子(炒)157钱,豆豉124钱,甘草61钱。

5.


别名

 

处方来源

《辨证录》卷十。

药物组成

荆芥3钱,石膏5钱,玄参1两,天花粉3钱,生甘草1钱,黄芩2钱,陈皮1钱,麦芽2钱,神曲3钱,茯苓5钱。

6.化毒散


别名

 

处方来源

《揣摩有得集》。

药物组成

葛粉3钱,酒芩1钱半,生地1钱半,土茯苓5钱,贝母1钱半(去心),射干1钱半,连翘1钱,归尾1钱半,降香1钱,赤芍1钱,人中黄1钱,牛子1钱,莲子心1钱,生草1钱,霜桑叶1钱。

7.普济解


别名

 

处方来源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药物组成

荆穗4两,元参8两,大青叶4两,牛蒡4两,苦梗4两,僵蚕4两(炒),连翘5两,薄荷3两,马勃4两,金银花5两,山豆根4两,生甘草2两,小生地8两,黄芩5两,粉丹皮4两(去心)。

8.解毒丸


别名

 

处方来源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药物组成

黄芩2两,元参3两,桔梗2两,陈皮2两,黄连15钱,升麻5钱,马勒15钱,牛蒡子15钱,柴胡1两,连翘2两,板蓝根15钱,僵蚕2两,人中黄15钱,炒山栀2两,豆豉2两,犀角1两,薄荷1两。

9.宣圣辟


别名

 

处方来源

方出《摄生众妙方》卷四,名见《医统》卷二十五。

药物组成

腊月24日五更井花水、乳香。

10.


别名

辟邪丹、辟邪散

处方来源

方出《圣惠》卷七十,名见《妇人良方》卷六。

药物组成

虎头骨2两,朱砂1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雌黄1两(细研),鬼臼1两,皂荚1两,鬼箭1两,芜荑1两,藜芦1两。

11.神圣辟瘟丹


别名

 

处方来源

《古今医鉴》卷三。

药物组成

苍术倍用、羌活、独活、白芷、香附、大黄、甘松、三奈、赤箭、雄黄各等分。

12.


别名

运气五瘟丹

处方来源

《韩氏医通》卷下。

药物组成

黄芩(乙庚之年为君)、黄山栀(丁壬之年为君)、黄柏(丙辛之年为君)、黄连(戊癸之年为君)、甘草(甲己之年为君)、香附子、紫苏。

13.化毒汤


别名

 

处方来源

《喉科家训》卷三。

药物组成

粉葛根、忍冬花、霜桑叶、薄荷叶、生甘草、川尖贝、小生地、童木通、枇杷叶、淡竹叶。

14.化痰汤


别名

 

处方来源

《喉科心法》卷下。

药物组成

粉葛根2钱,金银花2钱,枇杷叶15分(去毛,蜜炙),竹叶1钱,大生地2钱(当用鲜者),冬桑叶2钱,小木通8分,川贝母2钱,生甘草8分,薄荷5分。

各家论述

 

15.


别名

 

处方来源

《华陀神医秘传》卷四。

药物组成

雄黄1两,雌黄1两,曾青1两,鬼臼1两,珍珠1两,丹砂1两,虎头骨1两,桔梗1两,白术1两,女青1两,川芎1两,白芷1两,鬼督邮1两,芜荑1两,鬼箭羽1两,藜芦1两,菖蒲1两,皂荚1两。

16.太仓公辟


别名

 

处方来源

《回春》卷二。

药物组成

茅术1斤,台乌半斤,黄连半斤,白术半斤,羌活半斤,川芎4两,草乌4两,细辛4两,紫草4两,防风4两,独活4两,藁本4两,白芷4两,香附4两,当归4两,荆芥4两,天麻4两,官桂4两,甘松4两,三奈4两,干姜4两,麻黄4两,牙皂4两,芍药4两,甘草4两,麝香3分。

17.


别名

 

处方来源

《回生集》卷上。

药物组成

红枣2斤,茵陈(切碎)8两,大黄(切片)8两,加水安息更妙(如无亦可)

18.内府解


别名

 

处方来源

《惠直堂方》卷一。

药物组成

苍术8两,明雄黄2两,白芷4两,肉桂1两,艾叶4两(33日收者佳),乳香1两,芸香1两,甘松1两,三奈1两,唵叭香1两,硫黄5钱。

19.解毒丸


别名

 

处方来源

《济南市中药成方选辑》。

药物组成

连翘3两,银花4两,桃仁1两,花粉2两,菊花2两,牛蒡子(炒)2两,桔梗15钱,桑叶2两,浙贝母2两,玄参3两,竹叶2两,甘草2两,赤芍1两,薄荷15钱。

20.


别名

 

处方来源

《类证治裁》卷一。

药物组成

川芎1钱,荆钱半,防钱半,桔钱半,柴胡7分,黄芩2钱,归尾2钱。

21.线香


别名

 

处方来源

《理瀹》。

药物组成

苍术12斤,桃枝12斤,香芷8斤,山奈8斤,甘松2斤,大茴2斤,桂皮2斤,香附2斤,檀香2斤,降香2斤,乌头2斤,白蒺藜1斤,贯仲1斤,鬼箭1斤,雄黄8两,雌黄8两,榆面量用。

22.太乙救苦辟


别名

 

处方来源

《理瀹》。

药物组成

赤金锭加升麻、桔梗、广藿香、广陈皮、银花、大黄。

23.太乙救苦辟


别名

太乙救苦丹、卢祖师解毒辟瘟丹

处方来源

《良方集腋》卷上。

药物组成

麻黄(16两,去根节,晒,取净末)15钱,升麻(50两,焙,取净末)30两,广藿香(50两,不见火,晒,取净末)30两,广陈皮(40两,新会者佳,焙,取净末)30两,绵纹大黄(40两,炒,取净末)30两,山慈菇(45两,处州产而有毛者真,去毛,焙,取净末)21两,广木香(19两,不见火,取净末)15两,山豆根(24两,去芦根,焙,取净末)15两,饭赤豆(75两,焙,取净末)60两,鬼箭羽(160两,炒,取净末)60两,千金子(50两,新者佳,去壳,去油,取净霜)12两,雌黄(40两,干叶者佳,水飞,取净末)12两,川乌(50两,煨,去皮脐,晒干,焙,取净末)12两,麝香(31钱,研,去皮渣,不见火,取净末)3两,杜苏叶(20两,晒,取净末)15两,桔梗(50两,焙,取净末)30两,明雄黄(34两,老坑者佳,水飞,晒干,取净末)30两,金银花(45两,晒,取净末)30两,香附(26两;炒,取净末)21两,川五倍(27两,焙,取净末)21两,苍术(24两,真茅山者佳,米泔浸3日,晒,取净末)15两,大半夏(20两,滚水泡7次,姜矾制,晒,取净末)15两,紫丹参(110两,焙,取净末)60两,劈砂(11两,辰州产瓜仁面者佳,水飞净,晒干,取净末)10两,红芽大戟(去净骨,17两,杭州产者佳,焙,取净末)12两,北细辛(24两,去叶泥,净,不见火,取净末)12两,滑石(14两,水飞净,取净末)12两。

24.五虎解


别名

 

处方来源

《良朋汇集》卷五。

药物组成

麻黄25分,白芷25分,石膏25分,桔梗25分,杏仁25分。

25.


别名

 

处方来源

《鲁府禁方》卷一。

药物组成

广陵零香8两,小陵零香8两,苍术8两,茅香8两,藿香8两,香附子4两,山奈子4两,川芎4两,藁本4两,细辛2两,白芷2两,甘松2两,防风2两,远志2两,檀香1两,沉香1两,降真香1两,樟脑1两,乳香1两,辰砂1两,焰消1两,安息香1两,鬼箭草1两,大皂角24个。

26.秘传解散毒汤


别名

 

处方来源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

药物组成

川芎1钱,白芷1钱,羌活1钱,葛根1钱,柴胡15分,生草4分,赤芍1钱,连翘1钱,黄芩1钱,花粉1钱,桔梗1钱,玄参1钱,淡竹叶1钱。

27.


别名

 

处方来源

《普济方》卷三六九。

药物组成

大黄1分,朴消(研)1分,牵牛粉半两,槟榔2个。

28.


别名

 

处方来源

《奇方类编》卷下。

药物组成

紫苏2两,香附4两(童便、醋、盐水、酒四制),苍术2两(土炒),麦冬1两(去心),木香1两(忌火),白扁豆2两(炒黄色),雄黄5钱(研末),薄荷2两,管仲8两(洗净,煎膏),连翘2两,山楂肉3两(炒黑),广藿香叶1两(晒燥,研),降香末3两。

29.解热辟


别名

 

处方来源

《青囊立效秘方》卷二。

药物组成

佩兰4两,郁金4两,桔梗4两,豆豉6两,杏仁6两,苡仁8两,薄荷3两,蝉蜕4两,枳壳3两,神曲4两,泽泻4两,银花4两,连翘4两。

30.


别名

 

处方来源

《青囊秘传》。

药物组成

生苍术6两,大黄4两,白芷4两,青蒿4两,红枣(焙干)6两。

31.时疫清


别名

 

处方来源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承德方)。

药物组成

金银花4两,连翘4两,黄芩4两,荆芥穗4两,赤芍4两,玄参4两,防风4两,天花粉4两,焦三仙4两,栀子4两,豆豉4两,白芷3两,甘草2两,薄荷2两,生地2两,犀角1钱。

32.


别名

 

处方来源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药物组成

甘草2钱,大黄2钱,皂荚1钱(并生用)。

 

33.


别名

 

处方来源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药物组成

玄参(炒)5两,苍术(炒)3两,芎?(炒)1两,白芷(炒)1两,羌活(去芦头,生用)1两,甘草(炙,锉)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安息香1分,龙脑半钱,麝香半钱(研)。

34.神圣丹


别名

 

处方来源

《石室秘录》卷五。

药物组成

大黄3钱,玄参5钱,柴胡1钱,石膏2钱,麦冬3钱,荆芥1钱,白芍3钱,滑石3钱,天花粉3钱。

各家论述

此方之妙,用大黄以荡涤胸腹之邪,用荆芥、柴胡以散其半表半里之邪气,用天花粉以消痰去结,用石膏以逐其胃中之火,用芍药以平肝木,不使来克脾气,则正气自存,而邪气自出。

35.化毒散


别名

除瘟化毒汤

处方来源

《时疫白喉捷要》。

药物组成

粉葛2钱,黄芩2钱,生地3钱,栀仁2钱,僵蚕2钱(炒),浙贝3钱,豆根2钱,木通2钱,蝉退1钱,甘草5分,冬桑叶2钱。

36.普救五


别名

 

处方来源

《松峰说疫》卷二。

药物组成

冰片6分,牛黄1钱,麻黄24厘,琥珀15分,生甘草35分。

37.除秽靖


别名

 

处方来源

《松峰说疫》卷二。

药物组成

苍术2钱,降真香2钱,川芎2钱,大黄2钱,虎头骨1钱,细辛1钱,斧头木(系斧柄入斧头之木)1钱,鬼箭羽1钱,桃枭(小桃干在树者)1钱,白檀香1钱,羊踯躅1钱,羌活1钱,甘草1钱,草乌1钱,藁本1钱,白芷1钱,荆芥1钱,干葛1钱,猬皮1钱,山甲1钱,羚羊角1钱,红枣1钱,干姜1钱,桂枝1钱,附子1钱,煅灶灰1钱,川椒1钱,三柰1钱,甘松1钱,排草1钱,桂皮1钱(共为粗末),明雄2钱,朱砂2钱,乳香1钱,没药1钱(4味另研)。

38.神砂辟


别名

 

处方来源

《松峰说疫》卷五。

药物组成

神砂1两(研细)。

39.集祥香


别名

 

处方来源

《卫生鸿宝》卷一。

药物组成

苍术12斤,桃枝(向东南者)12斤,白芷8斤,山柰8斤,檀香3斤,降香3斤,甘松3斤,大茴香3斤,桂皮3斤,香附3斤,乌头2斤,贯众1斤,鬼箭羽1斤,白蒺藜1斤,雄黄8两,雌黄8两。

40.


别名

 

处方来源

《瘟疫条辨摘要》。

药物组成

檀香2两,降香1两,藿香4两,乳香1两,防风1两,黄柏2两,连翘2两,砂仁壳1两,生大黄4两,苍术15钱,薄荷叶2两,速香2两。

41.救苦丹


别名

除疫救苦丹

处方来源

《仙拈集》卷一。

药物组成

天麻12钱,麻黄12钱,松萝茶12钱,绿豆粉12钱,雄黄8钱,朱砂8钱,甘草8钱,生大黄2两。

42.大辟


别名

 

处方来源

《羊毛温证论》卷下。

药物组成

桔梗3两,陈橘皮3两,麻黄(去根节)45分,藿香(去梗)3两,升麻3两,生香附25钱,半夏(姜汁炒)15钱,川乌(煨熟,去皮)15钱,滑石(水飞)12钱,紫苏叶75分,雄黄(研细,水飞)3两,雌黄(研细,水飞)12钱,生大黄3两,赤小豆6两,鬼箭羽12钱,丹参15钱,忍冬藤花3两,山茨菇(去毛)25钱,千金子(去油)15钱,广木香15钱,茅苍术(生)15钱,山豆根15钱,五倍子25钱,北细辛(去叶)12钱,麝香当门子3钱,红芽大戟(米泔浸,去骨)125分。

43.解毒辟


别名

 

处方来源

《医方易简》卷四。

药物组成

苍术10两,厚朴4两(姜汁炒),陈皮3两,炙草2两,苏叶6两,藿香4两,羌活6两,防风6两,北细辛4两,川芎4两,白芷3两,石膏5两,山楂肉4两,麦芽4两(炒),枳壳2两(炒),黄芩6两,升麻3两,黑山栀3两,神曲8两。

44.


别名

解毒丹

处方来源

《医方易简》卷四。

药物组成

苍术半斤,明雄黄2两,白芷4两,肉桂1两,艾叶4两,乳香1两,檀香1两,甘松1两,三奈1两,唵叭香1两,硫黄5钱。

45.败毒饮


别名

 

处方来源

《疫疹一得》卷下。

药物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12钱,小生地大剂6-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各家论述

1.《疫疹一得》:此十二经泄火之药也。斑疹虽出于胃,亦诸经之火有以助之。重用石膏直入胃经,使其敷布于十二经,退其淫热;佐以黄连、犀角、黄芩泄心肺火于上焦,丹皮、栀子、赤芍泄肝经之火,连翘、玄参解散浮游之火,生地、知母抑阳扶阴,泄其亢甚之火,而救欲绝之水,桔梗、竹叶载药上行,使以甘草和胃也。此皆大寒解毒之剂,故重用石膏,先平甚者,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矣。
2.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本方为大寒解毒之剂。方中综合白虎、犀角地黄、黄连解毒3方加减,合为1方。白虎汤清阳明经大热,犀角地黄汤清营凉血,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加竹叶清心除烦,桔梗、连翘载药上行。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救阴之功。

46.辟瘟散


别名

 

处方来源

《应验简便良方》卷下。

药物组成

茅山苍术5钱,草果(去壳,煨)2钱,贯仲2钱,羌活2钱,生甘草2钱,法半夏2钱,川芎2钱,公丁香2钱,防风1钱,荆芥尾2钱,细辛1钱,枳壳2钱,皂角(去皮,刮去子)2钱,香薷1钱,豆砂1钱,石菖蒲1钱,滑石2钱,藿香2钱,熟军2钱,桔梗15分,神曲1钱,前胡2钱,白芷2钱,红胡(酒炒)15分,陈皮2钱,薄荷2钱,广木香2钱,梗朴2钱。

47.沈氏头


别名

 

处方来源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药物组成

川芎1钱,桔梗1钱半,防风1钱半,荆芥穗1钱半,柴胡7分,黄芩2钱,归尾2钱。

48.解毒汤


别名

 

处方来源

《治疫全书》卷五。

药物组成

川芎1钱,黄芩1钱,赤芍1钱,连翘1钱(去心),花粉1钱,桔梗1钱,白芷1钱,羌活1钱,葛根1钱,玄参1钱,淡竹叶1钱,柴胡15分,生甘草3分。

49.


别名

 

处方来源

《中药成方配本》。

药物组成

麝香15钱,冰片1两,沉香15钱,公丁香2两,檀香15钱,降香15钱,麻黄32钱,细辛1两,天麻32钱,腰黄32钱,雌黄32钱,生月石32钱,山慈菇3两,大戟3两,五倍子3两,千金霜3两,肉桂1两,大黄4两,茅术32钱,鬼箭羽3两,飞朱砂6两,苏合香油15钱。

各家论述

 

50.除瘟化毒汤


别名

桑葛汤

处方来源

《中医喉科学讲义》。

药物组成

桑叶4钱,葛根1钱,薄荷3钱,川贝母4钱,甘草2钱,木通3钱,竹叶3钱,银花4钱,瓜蒌皮4钱,土牛膝根6钱。

51.


别名

 

处方来源

《中医内科学》。

药物组成

羚羊角、朴消、牙皂、广木香、黄柏、茅术、茜草、黄芩、姜半夏、文蛤、银花、川连、犀角、川朴、川乌、玳瑁、大黄、藿香、玄精石、郁金、茯苓、香附、桂心、赤小豆、降香、鬼箭羽、朱砂、毛茨菇、大枣、甘遂、大戟、桑皮、千金霜、桃仁霜、槟榔、蓬莪术、胡椒、葶苈子、牛黄、巴豆霜、细辛、白芍、公丁香、当归、禹余粮、滑石、山豆根、麻黄、麝香、菖蒲、水安息、干姜、蒲黄、丹参、天麻、升麻、柴胡、紫苏、川芎、草河车、檀香、桔梗、白芷、紫菀、芫花、雌黄、琥珀、冰片、陈皮、腰黄、斑蝥、蜈蚣、石龙子。

52.


别名

 

处方来源

《种痘新书》卷十二。

药物组成

当归5分,川芎5分,陈皮5分,枸杞5分,桔梗(井水炒)5分,黄连(姜汁炒)1钱,红花子2钱,木通(去皮)6分,白芍6分,防风4分,甘草3分,升麻3分,花粉3分,荆芥3分。

53.


别名

 

处方来源

《种福堂方》卷二。

药物组成

乳香1两,苍术1两,细辛1两,川芎1两,甘草1两,降香1两,或加檀香1两。

各家论述

 

54.


别名

 

处方来源

《准绳·幼科》卷四。

药物组成

辰砂(研为极细末,水飞过)、丝瓜(近蒂者3寸,烧存性,为末)各等分。

55.灵宝辟


别名

 

处方来源

《遵生八笺》卷四引《道藏》。

药物组成

苍术1斤,降香4两,雄黄2两,朱砂1两,硫黄1两,消石1两,柏叶8两,菖蒲根4两,丹参3两,桂皮2两,藿香2两,白芷4两,桃头4两(55日午时收),雄狐黄2两,蕲艾4两,商陆根2两,大黄2两,羌活2两,独活2两,雌黄1两,赤小豆2两,仙茅2两,唵叭香(无亦可免)。

56.祛瘴辟


别名

 

处方来源

《痧书》卷下。

药物组成

厚朴1钱,苍术1钱,羌活1钱,防风1钱,陈皮1钱,枳实1钱,香附1钱,牛蒡子1钱,槟榔8分,白芷8分,藿香5分,川芎5分,细辛4分,甘草3分。

57.


别名

 

处方来源

《痧证汇要》卷一。

药物组成

生甘草4两,金银花4两,绿豆4两,净黄土1斤。

 

 

 

解毒丸


别名                            

处方来源                     《中国药典》(2000年版)。

药物组成                     大青叶100g,连翘75g,玄参100g,天花粉100g,桔梗75g,牛蒡子(炒)100g,羌活75g,防风50g。葛根100g,柴胡50g,黄芩100g,白芷50g,川芎50g,赤芍50g,甘草25g,淡竹叶100g

功效                             清瘟解毒。

主治                             用于外感时疫,憎寒壮热,头痛无汗,口渴咽干,痄腮,大头瘟。

制备方法                     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

用法用量                     每丸重9g,每次2丸,日2次口服;小儿酌减。

用药禁忌                     忌生气恼怒。忌食辛辣腥味、饮酒。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主要有解热、镇痛,抗病毒,抗菌、抗炎,增加脑血流,改善微循环障碍等作用。
1
.解热、镇痛:柴胡、防风、白芷、淡竹叶、羌活、葛根、天花粉有解热、镇痛作用。
2. 
抗病毒:大青叶、牛蒡子对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
3
.抗炎、抗菌:黄芩、白芷、天花粉、甘草、连翘、玄参等均有抗炎、抗菌作用。
4. 
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障碍:川芎能增加脑血管搏动性血流量和改善脑微循环障碍。

毒性试验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苦。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狭长,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有气孔,保卫细胞哑铃状;非腺毛单细胞,基部钝圆。种皮栅状细胞表面观短梭形,侧面观斜长方形,壁较厚,微木化,常附有棕色内果皮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至94μm。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纤维成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木化增厚。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状。具缘纹孔导管大,多破碎,有的具缘纹孔呈六角形或斜方形,排列紧密。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
2)取本品9g,剪碎,加硅藻土3g,研匀,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5-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3)取(2)项下乙醚提取后的药渣,挥尽乙醚,加醋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28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绿色荧光斑点。

 

口服液


别名                            

处方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1):656

药物组成                     大青叶、银花、生石膏、大黄、赤芍、白茅根等。

功效                            

主治                             病毒感染性高热。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每次10ml(含生药8.5g),日4次口服,1疗程3-5日,儿童酌减。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110例,其中男66例,女44例;平均年龄19.5±15.6岁;病程平均4.0±0.8日。对照组110例,其中男71例,女33例;平均年龄25.1±17.2岁;平均病程3.8±0.8日。对照组按西医常规处理。出血热早期应用免疫调节剂,PHA每次10-20mg,加入补液内静滴;乙脑用病毒唑加入补液内静滴,并用安乃近降温;腮腺炎或腮脑用地塞米松0.75-1.5mg,每日3次口服,或10-20mg加入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1疗程3-5日;重症感冒口服感冒清和板蓝根冲剂。诊断标准依据病毒性高热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热协作组诊断标准。根据疗效标准(显效:药后24小时内体温开始下降,主症改善,3日内体温降至正常,主症明显改善或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有效:药后48小时内体温开始下降,主症改善,5日内体温降至正常,主症明显改善或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无效:药后48小时内体温末下降或反而升高,5日内体温未降至正常,主症无改善或加重,各项实验检查无改善)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72例(65.5%),有效32例(29.1%),死亡、无效6例(5.5%),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显效46例(4I.8%),有效48例(43.6%),死亡、无效16例(14.5%),总有效率85.45%

药理作用





1.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取胆温为38.5℃的健康家兔(2-3kg),肌注7%啤酒酵母悬液2ml/kg后,选择2小时体温升高1-1.5℃发热家兔12只,随机分成两组。用药组灌服清瘟合剂150g/kg;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7小时内体温变化,结果:清瘟合剂具有解热作用。

2.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给药组每日灌服清瘟合剂50g/kg,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服,连续5日。末次给药后1小时,由小鼠V注入20%印度墨汁0.1ml/10g10分钟取眼眶血50μl,测吞噬指数K。结果提示:清瘟合剂能增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非特异性免疫力。

3.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参照Gagle法,给药组灌服清瘟合剂125g/kg,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1小时后静注1%伊文思兰0.1mg/30g,立即在腹中线左侧皮内注射含有105M组胺和10-3M5-HT的溶液0.1ml,右侧皮内注射等量盐水作空白对照。30分钟后处死小鼠剪下整块腹部皮肤,剪碎后置于0.5%Na2SO43ml和丙酮酸7ml混合液,24小时后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测定光密度。结果:清瘟合剂组光密度为0.015±0.0006;而生理盐水为0.025±0.007P<0.02)。提示清瘟合剂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4.对肾血流量影响:实验表明:清瘟合剂能使肾血流量明显增加,而对血压、心率、心电均无明显影响。

5.对小鼠体内诱生干扰素的影响:①清瘟合剂在组织培养上对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抑制作用:参照张兴权等报道的方法[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4,(2):4]。将不同浓度的清瘟合剂与水泡性口炎病毒混合,37℃作用1小时,然后用维持液10倍系列稀释,在L929细胞上测定病毒的TCID50,以维持液与病毒混合,37℃作用1小时者作为对照。经100%5O%10%清瘟合剂37℃处理1小时后,水泡性口炎病毒的TCID50与维持液病毒对照的TCID50相比,大约下降1-2个对数值。

②清瘟剂在小鼠体内促诱生干扰素的研究:取18-22gC3H/je纯种小鼠,随机分组,给药组以清瘟合剂灌胃,每日1次,每次0.4ml/只,对照组以蒸馏水代替清瘟合剂。连续1周后,每只腹腔注射1280HAU/ml新城鸡瘟病毒0.5ml6小时后取血,分离血清,测定干扰素含量,经统计学处理。给药组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清瘟合剂确有促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③清瘟合剂在小鼠体内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动物方法同上。给药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只,于注射6小时后取血,分离血清,同时取正常小鼠血清作为对照,检测干扰素效价,经方差分析,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给药组的干扰素滴度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
6.对病毒性高热家兔的作用:实验观察对病毒感染性高热家兔的保护及对其病理学的影响;对病毒感染性家兔发热效应及脑脊液前列腺素E2csfPGE2)的影响;对发病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发病家兔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酸性a醋酸萘脂酶(ANAE)活性的影响。结果:用清瘟口服液治疗的病毒性高热家兔,其存活率及存活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脏器组织改变以渗出,变性为主,而对照组以变性、坏死为主。本品退热作用与药物抑制细胞内PGE这一分子传递物生成有关。能提高血清C3水平、激活补体产生治疗作用;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提示能加强红细胞携带,除去激活补体的免疫复合物;提高外周血液淋巴细胞ANAE活性,促进淋巴细胞的成熟。对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有良好的影响,有利于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的发挥。

7.对家兔实验性DIC血小板性质的影响:取家兔分为正常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再灌入生理盐水;用药组8只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再灌胃清瘟口服液。观察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清瘟口服液可显著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同时又可抑制TXB2的上升。提示该口服液对防治家兔DIC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合剂


别名                            

处方来源                     吉林中医1986,(4):11

药物组成                     川连12g,滑石20g,杏仁12g,银柴胡15g,蒲公英30g,川朴15g,板蓝根50g,通草15g

功效                            

主治                             肠伤寒。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1剂水煎服。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治疗肠伤寒108例,男46例,女62例;年龄11-60岁。结果:经治疗后,本组患者均收效,症状、体征均迅速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100%

 

败毒饮


别名                            

处方来源                     ·《疫疹一得》。

药物组成                     石膏、生地、水牛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连翘、玄参、甘草、丹皮、竹叶。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主治                             壮热烦渴,大汗神昏,躁动谵语,阳毒血斑,吐、衄、便血、舌绛少苔,脉沉细或洪大。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脑炎、病毒性脑炎、髋关节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麻疹等。

制备方法                     石膏煎十余分钟后,再入余药同前;犀角磨汁和服,或研末,或先煎对入。

用法用量                     石膏先煎20分钟,然后下各药,水牛角冲服或兑入和服。

用药禁忌                     1.本方犀角可用水牛角尖代替,但药量要加大。2.本方为大寒解毒、气血两清之剂,能损人阳气,故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弱者忌用。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钩端螺旋体病应用本方加减:水牛角、生石膏、生地、土茯苓、薏苡仁各30g,黄连6g,知母、黄芩、栀子、丹皮、赤芍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病情危重者可每日服2-3剂。治疗钩端螺旋体病68例,男50例,女18例;年龄8-50岁。肺出血型1例,脑膜脑炎型2例,黄疸出血型3例,流感伤寒型62例。诊断标准按1972年成都会议制订者为参考。结果:治愈65例,占96%,另3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亦获痊愈。

药理作用                     主要有解热,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抗炎,镇痛,镇静,抗菌,抗病毒,保肝,解毒,强心,利尿等作用。
1. 
解热:以10ml/kg清瘟败毒饮给家兔灌胃,同量给家兔进行直肠点滴(1ml/分钟)。结果清瘟败毒饮无论灌服或直肠点滴给药,对家兔都有显著的解热作用,且直肠给药的解热作用较口服显效快。此外,清瘟败毒饮对内毒素诱发家兔发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平均发热曲线降低、最大发热高度(T)较小、体温反应指数(TRI5)也较小。
2
.对血小板聚集的拮抗作用:清瘟败毒饮对内毒素所致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3
.降低血液粘度:清瘟败毒饮能拮抗家兔对内毒素引起的高粘综合征,具有解聚、降粘、稀释血液的作用。
4
.抗炎、镇痛、镇静:甘草、丹皮和赤芍分别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赤芍和水牛角有镇静作用。
5. 
抗菌、抗病毒、保肝、解毒:黄连、黄芩、丹皮、连翘有较显著的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甘草、连翘、栀子具有抗肝损伤作用。黄芩、甘草具有解毒作用。
6. 
强心、利尿:玄参、水牛角有强心作用。连翘、黄芩、竹叶有利尿作用。

 

败毒饮


别名                            

处方来源                     ·《疫疹一得》。

药物组成                     石膏、生地、水牛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连翘、玄参、甘草、丹皮、竹叶。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主治                             壮热烦渴,大汗神昏,躁动谵语,阳毒血斑,吐、衄、便血、舌绛少苔,脉沉细或洪大。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脑炎、病毒性脑炎、髋关节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麻疹等。

制备方法                     石膏煎十余分钟后,再入余药同前;犀角磨汁和服,或研末,或先煎对入。

用法用量                     石膏先煎20分钟,然后下各药,水牛角冲服或兑入和服。

用药禁忌                     1.本方犀角可用水牛角尖代替,但药量要加大。2.本方为大寒解毒、气血两清之剂,能损人阳气,故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弱者忌用。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钩端螺旋体病应用本方加减:水牛角、生石膏、生地、土茯苓、薏苡仁各30g,黄连6g,知母、黄芩、栀子、丹皮、赤芍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病情危重者可每日服2-3剂。治疗钩端螺旋体病68例,男50例,女18例;年龄8-50岁。肺出血型1例,脑膜脑炎型2例,黄疸出血型3例,流感伤寒型62例。诊断标准按1972年成都会议制订者为参考。结果:治愈65例,占96%,另3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亦获痊愈。

药理作用                     主要有解热,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抗炎,镇痛,镇静,抗菌,抗病毒,保肝,解毒,强心,利尿等作用。
1. 
解热:以10ml/kg清瘟败毒饮给家兔灌胃,同量给家兔进行直肠点滴(1ml/分钟)。结果清瘟败毒饮无论灌服或直肠点滴给药,对家兔都有显著的解热作用,且直肠给药的解热作用较口服显效快。此外,清瘟败毒饮对内毒素诱发家兔发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平均发热曲线降低、最大发热高度(T)较小、体温反应指数(TRI5)也较小。
2
.对血小板聚集的拮抗作用:清瘟败毒饮对内毒素所致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3
.降低血液粘度:清瘟败毒饮能拮抗家兔对内毒素引起的高粘综合征,具有解聚、降粘、稀释血液的作用。
4
.抗炎、镇痛、镇静:甘草、丹皮和赤芍分别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赤芍和水牛角有镇静作用。
5. 
抗菌、抗病毒、保肝、解毒:黄连、黄芩、丹皮、连翘有较显著的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甘草、连翘、栀子具有抗肝损伤作用。黄芩、甘草具有解毒作用。
6. 
强心、利尿:玄参、水牛角有强心作用。连翘、黄芩、竹叶有利尿作用。

 

败毒饮


别名                            

处方来源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5):267

药物组成                     生石膏40g,生地10g,犀角6g,黄连5g,甘草5g,竹叶5g,山栀8g,桔梗8g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养阴,泻火凉血。

主治                             流行性乙型脑炎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先将生石膏打碎煮沸约10分钟,后下诸药,犀角磨汁兑服,日3次。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溆浦县中医院杨慧群,观察了清瘟败毒饮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参照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脑脊液化验正常,并发症治愈,无后遗症。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但留下步行困难或有失语,痴呆等后遗症并难以治愈。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法改善,治疗没有进展。结果:本组16例,治愈10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18744.html

上一篇:[转载]蒋金和:中成药中的414种抗病毒相关方剂
下一篇:[转载]暮色&萝卜:病毒那么多,谁为你免疫?(1)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