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老子的认识论

已有 2137 次阅读 2019-4-29 08:37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老子, 认识论, 述评 |文章来源:转载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开始于人的感觉,进而知觉,随后表象产生思维。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然而,老子并不承认认识的这一客观过程,认为思维与感觉是隔裂的,理性与感性是对立的,实践不能获得真知,因此,人的感觉器官无益。他说“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一个人如果开启用于感知的孔窍器官,让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去品味和感知周围世界,必然纠缠于世象的纷扰,其结果终身不可挽救。因为现实世界的林林总总,尤其是仁、义等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它们是“道之华,而愚之始”(第三十八章),这些附着在“道”的表面华而不实的虚像,不是现实社会的本质。如果把它们作为认识的目的,只能导致人性的迷惑和愚顽。

那么,作为认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第六章)、“万物之宗”(第四章)是包罗万象的宇宙法则,“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第三十九章)。因此,认识的目的在于体悟“道”的奥妙内涵,把握“道”的运作方式。至于天地万物,它们是“道”的派生物,这些派生物与“道”是母与子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按理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应该互为反映。然而,万物在“自化”中“化而欲做”(第三十七章),会背离“道”的本性。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世象并非天地万物的本质,反映不了“道”的本性。如果直接认识它们,不仅是舍本求末,甚至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因此,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第五十二章)。这就是说,若想取得真知,就要找到天地万物的本质,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呢?老子已经告诉我们,“道”是宇宙的本始,世界的根源,“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所以,在认识的过程里,唯一的任务是“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只要体悟了“道”这个天地之母,那么,作为“其子”的天地和万物,不必再去认识它,便可了然于胸了。老子又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第五十二章)。既然了解了“其子”,还应该返回来守住“其母”。也就是说,我们了解天下万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中间环节,最终目的是为了守住“道”的本性不流失。

看来,老子认识的出发点是“道”,落脚点依然是“道”,“道”既是认识的目的,又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然而老子又认为“道”是无法认知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道”不是“万有”中的存在物,也不是现实的具体道理,不能用语言来表述,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第十四章)。因此,人们要想弄懂它,“开其兑”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常无,欲以观其妙”(第一章)。所谓“常无”,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将自己置于专心守静的状态,达到物我两忘的虚无境界。所谓 “欲以观其妙”,就是在“万物并作”中避开虚像的侵扰,仅仅“吾以观复”,体察万物循环往复的“归根……复命”(第十六章),回归本性的趋势与历程,从而体悟“道”的奥妙,获取“道”的真谛。

如此一来,老子就把认识变成了一种神秘的自我内省,使得认识与实践完全隔绝了。他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第四十七章)。不要走出家门去体验和变革社会,不要窥望和探究窗外万物的生灭变化,才能真正明了世间兴衰之理,洞悉天地运行之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走的越远,参加社会活动越多,人的真知反而减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第四十七章)。圣人之所以有真知灼见,是他们没有去参加实践活动;之所以明白事理,是他们没有去观看或查验事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他们不去作为。

按照老子的说法,真知或良知不是来源于认识和实践,而是来源于对“道”的修持。实质上,老子的“知”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而是局限于对“道”的感悟。老子一向反对人们从实践和认识中获得知识,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做学问,可以使知识一天一天的多起来,然而,这却是与“道”相悖的。因为“道”并非要求人们拥有高深的学问和广博的知识,相反,它要求“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没有能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没有改造和拥有现实世界的欲望。所以,如果追求“道”,就应该使自己的知识一天比一天减少,少之又少,一直达到“无知”“无为”的程度。

“无为”而顺从于“自然”,是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标榜的理想状态。而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唯一的途径是“绝圣弃智”(第十九章),要求人们“浑其心”(第四十九章),“如婴儿之未咳”(第二十章)。整天“沌沌……昏昏……闷闷”(第二十章),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不识文字,不会计数,“复结绳而用之”(第八十章),只有一颗“愚人之心”(第二十章),像其它动物那样,只有行为意识,没有思想观念。老子为了实现这一“大道”布化的理想境界,他要求人们“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十六章)。堵塞感知的器官,关闭思维的心门,挫掉对外探知的锋芒,消解世象对内心的纷扰,柔和闪亮的光斑,浊同于尘垢。这实质上是让人们放弃对世界的认知,对世间的一切不闻不问,既不要用于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又不要改造世界的技术能力,回归到人类的原始状态,做自然界的奴隶。老子说:“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章)。不实践,不认识,不学无术,愚昧无知才能明白“道”的精义,通晓“道”的奥妙。

如此一来,老子完全否定了人的认识的积极意义和必要性。人们没有必要去认识和变革现实世界,因为“道”已把它们安排好了。“道”成了凌驾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上的支配力量,人们只应该“坐进此道”,实行“道”的修持。不难看出,老子的这种认识论,与西方圣人苏格拉底如出一辙。苏格拉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所以成为这样,并不是因为自然界本身的缘故,而是出于神的有目的安排,人们不应该研究客观世界,只要从自身心里去认识神就够了。老子虽然否认神的存在和作用,但他的“道”却等同于苏格拉底的神,同样反对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主张从自我内省中去感悟“道”就够了。所以,老子的认识论也是不折不扣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正是老子这种唯心论的先验论,把人的认识头足倒置起来,认识的过程成为了自省的过程,从而为后来道教的神秘主义奠定了基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76080.html

上一篇:[转载]勒内·笛卡尔
下一篇:[转载]疯人:中西“哲学认识论任务相通”的基点与诠释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