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评李明远教授的“灸法原理(1-2)”

已有 2505 次阅读 2019-1-16 11:3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灸法原理, 李明远教授, 宁兄

作为一位化学家,明远教授退休后爱上中医,非常难能可贵。他从现代科学角度探讨了灸法的作用原理,值得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生借鉴。

明远教授的探讨只是一名初学者的学习体会,但为灸法原理提供了一种研究的思路。它的不足之处,一是对目前“灸法原理”的现代研究文献缺乏梳理,以便在既往基础上寻找新的方向;二是缺乏相应的实验研究条件,获得临床和实验室数据才能做到循序演进。

无论如何,针刺和灸法的进一步研究,一个可靠的途径就是将传统学说转化为科学假说,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获得客观实际的、可重复的科学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技术并标准化。关于这一点,宁兄和明远教授可能都难以接受,但从个体化技艺到标准化技术是医学进步的重要阶梯。

下面是李明远教授的“灸法原理(1-2)”:

一、组织、血液、组织液和细胞液

静远先生在“静灸法”中指出,“灸的外因很简单,就是最大的燥热,最有效地渗热。然而灸的内因却十分复杂”。本短文将从简单、基本的常识、知识入手,探讨灸是如何对人体作用,消痛除病。

从表面看,灸作用于人体局部的皮肤或浅层组织,对人体加热。但热是如何“渗入”到人体内部,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消痛除病,却并不简单。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需要对人体最基本结构之一“组织”和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水”进行探索、研究。

与灸直接相关的组织为皮、皮下脂肪和肌肉等。这些组织中含有微小的、不同形状的微孔隙(或称为组织间隙),具有较好的弹性。在这些组织中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神经等与这些微孔隙连通。

对于成年人,水占人体体重70%左右。但人体中的水不是纯水,而主要以血液、组织液和细胞液(或称细胞内液)的形式流动于血管、组织间隙和细胞中,主要具有输送由食物和空气转化的营养物质、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等数不清的物质和能量的生理功能。

为了对灸的过程中,血液、组织液和细胞液的流动性的变化有一个基本的、清晰的了解,首先须了解水的流动性。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使水分子之间距离增大,导致水体积膨胀:同时,水分子之间距离增大,也导致水分子之间作用力减弱,使水的粘度降低,而更容易流动,流动性增强。反之,温度降低,使水的粘度增加,流动性减弱。

血液是红细胞(红血球)、白细胞(白血球)等物质分散在血浆中的一种流体,其流动性类似于小米稀粥。红细胞和白细胞类似于小米粒,但比小米粒小得多;米汤类似于血浆。小米稀粥与血液均为小颗粒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流体,这种流体称为“悬浮液”。米汤主要是淀粉分子分散在水中的一种流体,而血浆主要是蛋白质分子分散在水中的一种流体。由于淀粉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较大,这两种流体称为“大分子溶液”,具有类似的流动性。作为常识,大家知道,当温度从较高温度降到室温时,水的粘度增加较小,肉眼看不出粘度的变化;但米汤会变稠,粘度明显增加,流动性减弱;而小米稀粥则更稠,其粘度增加的更明显,甚至不能流动。即小米稀粥和米汤的粘度明显大于水的粘度。

组织液由毛细血管渗出的血浆形成,其组成和流动性与血浆类似。而细胞是通过组织液供给营养物质,同时细胞向组织液排出代谢“废物”,细胞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具有类似的流动性。因此,细胞液的流动性也与血浆类似。依据胶体化学,血液与小米稀粥具有类似的流动性;血浆、组织液和细胞液与米汤具有类似的流动性。换句话说,在相同的温度下,血液、组织液和细胞液比水的粘度大,并且受温度的影响更明显。这是为什么人体体表温度降低,血液循环会受到明显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体体表温度降低,皮、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收缩,使组织间隙变小,导致组织液的流动阻力增加。而组织液流动阻力的增加,直接影响组织液与细胞中细胞液的交换(互相流动)和组织液与毛细血管中血浆的交换(互相流动),使血液、组织液和细胞液的流动受阻。

另外,人体中毛细血管直径为5-10微米,但红血球直径为6-9微米,白血球直径为5-20微米。也就是说,红血球和白血球为弹性体,在流经毛细血管时必须发生变形才能通过。当人体体表温度降低时,由于红血球和白血球的弹性减弱(这是大部分物质具有的特性),使其变形性减弱,增加了通过毛细血管的阻力,甚至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对人体局部的浅层组织中毛细血管形成堵塞,导致血液、组织液和细胞液停止流动。而这些液体的停滞又会使局部毛细血管、组织间隙和细胞内压力升高,而触及或压迫神经,引起酸、麻、胀、痛等感觉(不通则痛,形成阿是穴),甚至会引起其它问题和疾病。

如果对组织、血液、组织液和细胞液的上述特性及温度的影响有了基本的了解,就可较容易理解人体为什么对温度较敏感,为什么体表温度降低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或疾病,而灸为什么能消除局部疼痛,尤其是灸“阿是穴”效果较好。换言之,灸可以使人体浅层组织的温度升高,增大皮及皮下组织的微孔隙,降低血液、组织液、细胞液粘度,还可以使停滞的血液、组织液、细胞液体积膨胀,而增加局部压力,促进血液、组织液、细胞液流动。当然,这仅仅是灸对局部皮肤或浅层组织的最基本的、部分作用和作用机理(气机),灸的其它作用和作用机理(气机)将在后续短文中逐一探讨。

二、艾灸肚脐效应

静远先生在“静灸法”中指出,艾灸肚脐有两大功效。第一、局部功效,即“全效应”;第二、全身功效,即“经络效应”。艾灸局部,可以让每个局部回春;艾灸肚脐上下,则可以让人体回春。同时也指出,渗热点,是人体的水源地带,就是阳虚生湿的地方。人体每个局部的渗热点,常常是阿是穴;人体的总渗热点,在肚脐上下。

在“灸之一”中,我们讨论了“由于人体局部的浅层组织中毛细血管、组织间隙形成堵塞,导致血液、组织液和细胞液流动失常,甚至停止流动,引起酸、麻、胀、痛等感觉”。中医将这些“疼痛之点”称为“阿是穴”。并且认为“经络不通”,则痛;反之,痛则为经络不通。灸可以使停滞或流动失常的血液、组织液、细胞液体积膨胀,降低粘度,增加局部压力,促进血液、组织液、细胞液恢复正常流动(中医认为打通了经络),消除疼痛或疾病。此结果可理解为“局部功效”。而灸肚脐为什么会有“全身功效”?可做如下探讨。

依据物理学,人体艾灸是一个热传递过程。热传递有三种方式:辐射、传导和对流。就艾灸人体而言,将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至人体皮肤是“辐射”。这如同太阳普照大地。热量从皮肤传递至皮下组织可简单的认为主要是“传导”。这如同用平底锅“烙饼”。而热量从皮下组织传递至人体深部是“对流”。血液、组织液和细胞液的流动,将皮下组织获取的热量带走,进入人体深层组织或器官。这如同供暖锅炉中流动的水,将煤、天然气等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带走,通过管道输送至千家万户,供人们取暖,抵御冬季的严寒或湿冷(取决于不同地域的气候)。

如果理解了上述热传递过程,对于热是如何“渗”到人体内部就不难理解了。但艾灸之热是如何“渗”到肚子里,而具有“全身功效”或“经络效应”,灸人体其它部位则没有如此效果呢?这不得不看看肚子的解剖构造,或再具体一点儿,肚皮及浅层组织的基本构造了。

依据解剖学,将腹部皮下的浅层组织称为“浅筋膜”。解剖学对腹部浅筋膜的基本构造、腹壁的浅动脉、浅静脉血管介绍如下:

浅筋膜: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一般较厚,与身体其它部位的浅筋膜相互延续,由脂肪和疏松缔结组织构成。脐平面以下的浅筋膜分浅、深两层:浅层为含大量脂肪组织的Camper筋膜(又称脂肪层),向下与股部的浅筋膜相续;深层为富含弹性纤维的Scarpa筋膜(又称膜性层)。脂肪层的厚度与性别和营养状况有关。浅筋膜内含有丰富的浅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

浅动脉:腹前外侧壁的浅动脉来自胁间后动脉、胁下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都比较细小;腹正中线附近的浅动脉来自腹壁上、下动脉的分支;腹前外侧壁下部浅动脉,均起自股动脉,前者越过腹股沟韧带中、内三分之一交界处上行;后者在浅筋膜浅、深两层之间行向髂前上棘。

浅静脉:腹壁的浅静脉比较丰富。在脐区,浅静脉细小,彼此吻合成脐周围静脉。在脐平面以上,浅静脉逐渐汇合成一较大的胸腹壁静脉,并经胸外侧静脉注入腋静脉;在脐平面以下,浅静脉经过腹壁浅静脉或旋髂浅静脉汇入大隐静脉,再回流入股静脉。因此,腹壁的浅静脉构成了上、下腔静脉系统之吻合。在脐区,浅静脉与深部的附脐静脉相吻合,并借之与肝门静脉沟通,从而构成肝门静脉系统与上、下腔静脉的沟通。

由于在浅筋膜中,动脉在相对的深层,静脉在相对的浅层,而且静脉的分布密度大于动脉。因此,皮肤从艾灸获取的热量主要“传导”给浅筋膜中的静脉,并通过静脉网络和“加热”的静脉血向深部流向肝门静脉;向上流向胸外侧静脉、腋静脉;向下流向大隐静脉、股静脉。而这些“热血”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将热量“传导”给周围的组织液、细胞液、细胞、组织和器官,“温暖”整个腹部和部分胸部及其所包裹的器官和胃、肠道中的细菌。

如果了解了腹部浅筋膜的基本构造、浅动脉、浅静脉的基本分布,理解了上述热传递过程,对于热是如何“渗”到肚子里、灸肚脐具有“局部功效”、“全身功效”、“经络效应”、肚脐是人体的总渗热点、艾灸肚脐能够很好地健脾、补肾和调肝、让人体回春、500度以上艾绒燃烧的高温不会将肚皮“烤糊”(当然应该小心)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如同人吃饭、喝水、晒太阳一样,灸也是给人体补充能量的一种方式,只是有其独特的针对性。通过灸,“温煦”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血液、组织液、细胞液和胃、肠道中的细菌,而成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方法。当然,既然是补充能量,也不能吃得太饱,喝得太多,晒“爆皮”,达到“火足气到”即可。否则,也会“不舒服”或产生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57374.html

上一篇:“感悟中医”备忘录(三十一)
下一篇:[转载]李晓明教授团队在《自然医学》发文揭示大麻治疗抑郁症新机制
收藏 IP: 113.98.2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0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