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韦应物(737~约792)《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乃山水名篇;而对其蕴涵颇有争议,难以确认。
三十六年前语文老师曾说,若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作画,“无人”可表述为:渡客、艄公皆无,有渡客、无艄公,有艄公、无渡客;而以艄公卧船、乌鸦立棹来表现最佳。
王振东老师曾四写“野渡无人舟自横”,解释舟不顺水的力学机理,别具慧眼。对《三国演义》中“帆落船横”,或许可以做更浅显的解释:水、船都是由高向低、损失势能而运动;水受到河岸和河床的阻碍,且内部速度可急剧变化而产生粘性摩擦,消耗能量;而船浮于水,其重力势能耗散于水的摩擦,下行也就快于水。船横于水则可带动更多的水下行,且船与水流速度差异减小、摩擦减小,水-船系统的总耗能就会减小,即总阻力减小。这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1984年5月乘火车去徐州路过滁州时,默诵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突然想到: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有潮吗?三十年来也没有想清楚,只能请大家帮忙做个判断。
左上角为滁州,可见清流河;向东南流经乌衣镇而后向东至汊河镇,入滁河;右下角为长江
因为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表面的海平面高低变化即潮汐,平均周期为12小时25分。高潮时水流入长江,倒流河段即潮流界至200 km的江阴,枯水季可达镇江。倒流使水位上涨,潮流界以上水流也会因下泻受阻而水位提高,影响范围即潮区的上界在芜湖至安庆之间,通常称距江口640 km的大通站(安徽贵池)水位由自身流量确定,不再受潮汐影响。感潮河流的水位变化幅度即潮差向上游递减,江口平均潮差4.62m;而张家港为2.35 m,其年均高、低潮位4.3、1.95 m左右,平均潮位约3 m。
我国高程以青岛处黄海平均水位为零点;但长江水位观测、防汛及其水利工程建设一直沿用吴淞高程,其以1871~1900年间最低潮位为零点,比85国家高程低1.659 m。
清流河又称乌衣河,其三源大沙河、盈福河、百道河于沙河集汇合始称清流河;南流至滁州市,再东南流经乌衣镇至汊河集而入滁河。滁河,古称涂水,发源于安徽肥东县梁园,至江苏省仪征而入长江。滁州西涧至汊河集38 km;汊河集至入江口88 km。现在汊河集建闸控制,滁州不受潮汐影响。
2014年11月30日15时滁州水位7.84 m,流量21.5 m^3/s;汊河集闸上水位5.38 m;长江大通站水位6.33 m,流量17600 m^3/s。11月下旬南京潮差在1.1 m左右,若不建闸,滁州西涧也不会受到潮汐的直接影响。不过,若夏季长江洪峰正遇天文大潮,水位迅速上涨(南京可达8.5 m 或更高),而滁河水量较小,则江水倒灌形成潮流,进而影响清流河。当然这只是特例,与河流的规则感潮不同。
http://183.167.204.72:8001/czweb/hwxq/index.aspx?navId=237&userNo=1000026#
电视直播的钱塘江大潮极为壮观。潮头是江水流向变换线:潮头之后,水流向上,水位持续上涨;不过水流速度远小于潮头行进速度,且河面坡度较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就是说潮头已过,月升而潮涨。潮头之外,潮汐的表现是:涨潮,水位上涨较快而水流较慢;落潮,水位下降较慢而水流较快。张家港涨潮4小时而落潮8小时——落潮的出流量包含涨潮时的进潮量以及江水滞留量。
今日潮头已经不会达到南京,但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是真实的,白居易因“潮打空城寂寞回”而称“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唐时长江口靠近南京——上海还没有完全到海上呢,左侧海岸线在如东-靖江一线,靖江尚在水中,对岸为江阴,而江口朝向东南,地球自转向东,进潮也会更大。想来千二百年前长江要比现在顺畅,潮流更为壮阔。
唐时地图。旧时河流、江岸用蓝色线条。上海主体以及宝山等尚在海中。钱塘江左岸有部分冲刷。
三国时地图。长江左岸与唐朝以及今天差异显著。
现今长江出口,洲滩密布。崇明岛将并入苏北,而长兴岛和横沙岛也将合并,长江出口进一步延伸。
从唐至今,长江出口向前延伸有200 km,滁河入江水位随之抬升,引起滁河溯源淤积。这与三门峡水库修建之后的渭河淤积类似。不过,淤积主要在入江口,且引起滁河排水不畅,而清流河是滁河支流,滁州西涧又距其河口38 km ,似乎不会受到入江水位变动的显著影响,即唐时西涧之河床并不会比现在低很多,因而也难以规则感潮。
从11下旬水位-流量过程可以知道,滁州西涧水位在非汛期水位在7~8 m。山区河流汇流迅速,如滁州站2008年7月30日18时水位从7.68 m起涨,1日8时8.28 m,2日8时水位16.41 m、流量1300 m^3/s,14时30分洪峰水位16.98m、流量1380 m^3/s;涨幅为9.3m,最大涨率0.74 m/hr;3日8时水位回落到15.76m。(http://www.czswj.cn/view/News_View.asp?NewsID=943,946)
或许,“春潮带雨晚来急”只是雨急水涨,与江潮并没有关系。这话欧阳修早已说了。
最后,再说几句题外话。
据《唐诗鉴赏辞典》(1983年版),解释者倪其心称“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赏析《寄李儋元锡》时却称“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网上均用后说,似引自“傅璇琮. 唐代诗人丛考·韦应物系年考证. 中华书局,2003. 282-340”。不过,“陶敏. 韦应物生平新考.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1998, 19 (1): 15-19”及其所编《韦应物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均认定韦应物在建中三年夏出守滁州。
现有证据不能充分否定、当然也不能充分肯定“韦应物建中三年或四年出守滁州”,大约与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还是前552年类似。不过,韦应物所处时代不会如欧阳修那样悠闲地游山玩水——叛乱不断,德宗皇帝又需出奔逃命。
从《唐诗鉴赏辞典》复制该时段之诗人年表;右侧韦应物年谱依据傅说,为博主添加。
诗人曾在滁州闲居半年,或许《滁州西涧》作于其时:以悠闲之景蕴含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情怀。至于安贫守节、居高媚世之语,似乎与幽草、黄鹂并没有多大关系,托词而已。
杜甫病死孤舟的15年之后,韦应物写出“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13岁的白居易将听到“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而自愧俸厚,12岁的柳宗元更将写出令人心悸的“捕蛇者说”。航行于历史长河的大唐之舟,尽管堵塞了安史之乱的大洞,但已整体朽蚀而开始渗水。
白居易·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片片池花对影落,滔滔河水夹冰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750418.html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读书及写作的愉悦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838175.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