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诗句为什么有不同的版本

已有 8760 次阅读 2014-1-13 08:06 |个人分类:文史闲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方言, 诗句, 版本, 吟咏

姚小鸥老师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756179.html是为华锋教授吟咏学概论》所作序文文中追忆了30年前先师华锺彦先生到江南访学、记录吟咏的经历。

元月5日晚读完博文,别有一种欢喜,就写学习体会准备向姚老师求教。因突遇变故需紧急处置,7日下午方方到姚老师博文后留言请教

笔者:祖父读诗多是吟唱,语言既不是本地家乡话,也不是普通话,但我也能大致听懂。我的问题是,过去不同地域的文人在交流时是否有语言困难。诗词押韵与地方语言是否有关,平水韵怎么能通行全国?

姚老师回复:过去不同地域的文人交流起来往往有一定困难,主要是有些人方言过重,不能很好地用官话(大体相当于今天普通话)。在与皇帝面谈时搞得皇帝很不爽。诗词的押韵与地方语言的关系比较复杂。但律诗是要按韵书来押韵的。这个可用来解释您问题的最后一句。

笔者:谢谢解答。“律诗是要按韵书来押韵的”,那实际诵读时的语音能否有韵呢?大家诵读时的语言不同啊。

姚老师回复:语音虽不同,但都有渊源。而语音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谢谢您提出这样的问题,让我思考。 

七天过去了,总算略得清闲,且作闲谈;且精力所限,也只能闲谈。

2013421日参观沂蒙红色电影拍摄基地见到石碾。因圆台石碾大端在内侧,引起大家热切讨论;后在网上搜索见某些博物馆却将大端布置在外侧。笔者近年开设公选课《生活中的力学》,觉得若不能对此作出判断和解释,真对不起先民的智慧。

 

照片无商业运用,谨向摄影者致谢.

历时两周完成“关于碾子力学原理的注记”,投送《力学与实践》。其间想到先民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发明众多器具;想到40年前在鱼米之乡的江苏兴化,瘦弱孩童竟靠着饼状大麦的辅助方免于饥饿。小麦若不粉碎去麸而整粒煮食,乃是“恶食”;而大麦则更加粗糙难咽。

幼时曾听祖父与朋友闲谈,说一太守看望乡村塾师,见老师生活简陋,颇为不安;塾师随口答道,“葱羹麦饭两相宜,麦补丹田葱润脾;太守休言其味淡,前村尚有未成炊”。这首诗听了一遍就记得,只是不知道作者。现在有网络搜索。

·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60 有朱熹条目,称“沉,晦庵婿也。晦翁尝访沉不遇,其女出葱汤、麦饭,留饮食之。临别,女谓以此二者简亵不安。晦翁留诗曰:‘葱汤麦饭两相宜,葱养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簿,前村犹有未炊时’”。网上看到的文章都将此诗归于朱熹(11301200)名下。

查《全宋诗》,杜范11821245)的“贻富室翁”与此相近:“葱疗丹田麦疗饥,葱羹麦饭两相宜;请君试上城头望,多少人家午未炊”。毫无疑问,诗文会随流传而变化,而其作者也可能产生讹误。值得注意的是,朱熹离世时,杜范18岁,又8年中进士,后任宰相;存诗282首,上述麦饭诗为第250首。前述朱熹故事的真实性或许值得怀疑。

袁枚《随园诗话》称,陈元孝“池花影落,沙鸟带声飞本李群玉沙鸟带声飞远天”。查陈恭尹《独漉堂集·秋晚杂兴》 “冷榻眠无次,閒阶立不归。池花影落,河雁带声飞。水畔为渔父,城东即布衣。平生随分得,未觉此心非”,与袁枚所录有三字不同(博文“片片池花对影落,滔滔河水夹冰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750418.html”)。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问:诗句为什么有不同的版本?

答:可能原因之一是,字词适当调整以便于不同地方语言的吟咏。官话也随地方而变化啊。

又,口耳相传、记存于心的诗句,或许有时出现混乱、产生遗漏,所作补足肯定适合于当地语言的吟咏而不拗口。

以上只是猜测,无力求证。

李泳博主(2014-3-3 08:56)有趣的问题,正应了陆法言《切韵》序的话,“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校读诗文的不同版本时,不但应该考虑鲁鱼亥豕,也该考虑支脂鱼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758567.html

上一篇:新月哪能西边升
下一篇:活力板的力学原理
收藏 IP: 1.195.108.*| 热度|

12 林松清 翁磊 王永林 李泳 孙强 范运年 姚小鸥 段含明 葛及 chenhuansheng biofans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