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学界有进步么?

已有 1483 次阅读 2024-1-31 16:40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刚才读博友参观无锡东林书院的文章, 见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心。”这副对联是明代大儒顾宪成为东林书院写的

真是有些感慨,留言附在后面。另有一点拙见“在心” 对 “入耳”不仅工整,也合乎情理;而 “关心” 有着主动的意味,似乎欠妥。

范铸青铜、建筑宫殿,需要使用尺件;我发现(?)确定尺度的方法,知道偃师二里头、武汉盘龙城皆使用尺长15.8 cm,而安阳殷墟使用尺长19.7 cm,故而盘龙城不是李学勤先生、张昌平先生所说商朝的南土或军事派驻机构。如此简单的事情都不容易得到确认;至于“考古,应以古尺测算古物” 真该是常识——二里头五号基址第一进殿门宽1.57、1.4 m乃是夏尺15.8 cm 的十尺和九尺,竟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真是奇怪呢。

尺八锅都不知道? (删减重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17019.html

苏迅先生说 “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社会是并没有进步”,又是二十二年过去了,不知学界可有什么进步?

******************

L老师好。我过去订过《读书》,知道下面这篇文章。刚才在知网找到,复制(部分内容)如下,供您参考。

苏迅. 与其他错么还不如你错. 读书, 2002,(5):64-65

这副楹联并非书院讲学时期旧物。它本是惠山顾宪成祠堂中的联语,据专家考证,祠堂张挂此联大致在清代中后期。直到一九四六年,地方重修东林书院,顾氏后裔才将祠堂内的对联复制了挂进东林书院。这副对联原来没有上下款,可以说既无作者署名,又无撰作年月,也无制作题记。

无锡文史老专家顾文璧先生考证:此联是由无锡人陈以忠出对,顾宪成属对。

有次陈以忠从县学回家,船经张泾桥,恰值风雨交加,停泊避雨,夜访顾家宪成兄弟正在挑灯苦读,陈以忠见景生情吟出上联,宪成捷对下联,当时顾宪成大约十三四岁。

这副对联最早著录于一九二一年版 《无锡大观》,书中记录顾氏祠堂联语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与邓拓所记“关心”一字之差,曾目睹东林旧联的无锡耆硕也绝大多数坚称当为“在心”。而此联在三百余年中主要依赖口碑传承,在此联的诞生地亦即顾宪成的家乡无锡张泾桥,老人们也都主“在心”说。

不佞忝与顾宪成同乡,祖居与顾氏嫡裔宅院只隔一条弄堂,我的太姑母嫁到顾家成了长房长媳,两家至今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彼此论辈分称呼。记得差不多二十年前顾家有位阿公就曾说起过:邓拓的那篇文章搞错了,应当是“在心”,像他那样的大人物也会弄错的,呵呵……

后来有人在政协的一次文史座谈会上提出“关心”跟“在心”的问题,说邓拓可能错了,廖沫沙重新题写的楹联落的上款也不妥当。主持会议的一个头头凝思片刻开腔道:“这个问题不要再论了。你跟邓老啦个大哦?与其他错么,还不如你错啊。

王小波在他的小说《青铜时代》里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但必须有证明自己聪明的智慧,还得有证明自己傻的智慧,否则后患无穷。”他说这番话时已是二十世纪的最末几年,可见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社会是并没有进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20060.html

上一篇:事实、逻辑以及推测
下一篇:基础很重要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31 王涛 郑永军 杨卫东 刘进平 宁利中 朱晓刚 杨正瓴 高宏 杨学祥 刘跃 王从彦 张晓良 陆仲绩 孙颉 窦华书 李学宽 郭战胜 崔锦华 孙南屏 周忠浩 贾玉玺 王成玉 周少祥 苏法王 李世春 许培扬 刘全慧 黄河宁 葛及 谢力 路卫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