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五千多年前泰安大汶口使用夷尺17.6 cm

已有 2994 次阅读 2021-5-9 13:05 |个人分类:尺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1    泰安市大汶口遗址于1959年、1974年和1978年历经三次正式发掘,以后又进行多次勘探发掘。基于遗址地层、出土陶器以及碳14 测年,尽管尚未有准确结论[2, 3],大汶口文化大致在距今4500年向前而早于龙山文化,历时或有2000年之久,想来已是学界的共识。

简报[1]仅介绍房址处出土的生活用物——陶器虽非精美,但也是依照尺度制作。“陶器的器形多与鲁中南地区大汶口文化早期晚段的同类器近似,因此推测这7座房址的年代应属于这一时期[1]”, 距今或有五千五百年。又,已经从超星图书馆找到1974年出版的发掘报告,介绍1959年发掘的133座墓葬,其出土器物同样适用夷尺17.6 cm。容后文单独介绍。

[1]  吕凯, 朱超, 孙波. 山东泰安市大汶口遗址2012~2013年发掘简报. 考古, 2015,(10)

[2]  龙腾文, Mayke Wagner, Pavel E.Tarasov. 海岱地区史前遗址C14测年数据的贝叶斯分析——审视考古年代学(郭珊瑞, 饶宗岳, 靳桂云 翻译). 东方考古, 2018,(00)

[3]  饶宗岳, 郭珊瑞, 靳桂云. 海岱地区年代学新成果的思考与启示. 东方考古, 2018,(00) 

2     简报[1]16 以同一比例给出17件器物的线条图;选取形体较大且能够复原者解读尺寸,确认适用夷尺17.6 cm。如折腹釜形鼎(K1:50),以高21.4 cm12.16 寸为基准,调整线条图使word 文档1 cm相当于一夷寸,并以口径24.8一尺四寸过1.6 mm校核。图上测量,口内径12寸、腹深8寸;鼎釜三部分高233 寸,即不计口沿高8寸,而宽一寸的沿口最后制作,厚度与釜底相当。至于通高不整与鼎足粘接相关。 

TU1A.jpg

两件釜形鼎的足已残。(F6:3, 下左) 口径29.6,残高22 一尺二寸半整,内径15寸、耳距18寸;(F6:4, 下右) 口径22.8 一尺三寸欠0.8 mm,残高19一尺一寸欠3.6 mm,不计口沿厚度、釜深10寸整,内径12寸,耳距15寸,线条图不再给出。

 TU1AA.jpg

罐形鼎(F1:5)口径12.6七寸过2.8 mm、残高19。图上量测,口内径6寸,腹径11寸;不计口沿,罐体高8.5寸、深8(壁厚半寸) 口沿属于非控制部位,其尺寸通常较为自由,有时会使得口径偏离整值。

TU1B.jpg

单把钵口径12.4 七寸过0.8 mm9.8 五寸半过1.2 mm(深五寸),以及斜口钵口径28.2 一尺六寸过0.4 mm。又,尺寸线长度都是在word 图片格式下依标注数据设定的。

 TU1D.jpg

TU1C.jpg

简报还有陶罐、缸以及器盖的介绍和线条图;此前已说明济南、胶县、滕州、邳州等地大汶口文化陶器适用夷尺17.6 cm,现在似不必再贴出更多的尺寸解读图件 不过,陶罐(F7:8) 的线条图 (Fig.31, No.5)似有误:依据高9.2 cm 5.23 寸调整线条图比例,基于口径8.8 cm 五寸整确认右侧视图准确,腹径六寸、颈部外径四寸半。 TU1E.jpg

3   考古学以地域命名的文化很多,如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以及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其含义真有些复杂;“赵春青. 论考古学文化及其命名的几个问题. 中国考古网, 2008-02-08”解说详细,不再重复;大致可以理解为“(史前)多个地域在特定时段具有类似特征的生活方式,通常以最先发现地命名”。宽泛地说,文化就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现;现在则多指通过物质财富而体现的精神财富。略举一例。

经历着有记录(111?)以来最暖的冬天,在实时温度零下16 ℃的2017/01/20 10:30 am,我走进理发店,说“Cold Today”,已年过六十的理发师答道“Winter Now”;我转身指着右墙问“May I take a picture?”;师傅当然面带微笑地说“Please”。

A.JPGB.JPG

C.JPG

D.JPG

E.JPG

这些纸币体现了理发师的人生经历以及所依托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如此物质财富也就具有了文化的属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85693.html

上一篇: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曾用夷尺和夏尺
下一篇:五千年前的陶器和五十年前的文章
收藏 IP: 202.102.252.*| 热度|

20 杨正瓴 郑永军 李宏翰 刘炜 张晓良 谢力 刘钢 宁利中 杨学祥 许培扬 范振英 钟定胜 代恒伟 李学宽 张鹰 李毅伟 姚小鸥 刘秀梅 李俊臻 李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