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挑选证据的论证可信吗? 精选

已有 6877 次阅读 2020-10-13 10:07 |个人分类:尺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进行生物、医学或者岩土力学的研究,挑选部分试验结果作为证据以支撑判断,显然不能允许;但确定尺长有些不同。即使不考虑随意制作的用物或随料制作的玉器等,多数器物也只有个别基准长度与尺长直接相关,而基准长度未必是通高、口径等。笔者觉得,只要理解器物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就能确定基准长度和所用尺长。此外,出土文物的制作年代与入墓时间不同,若陪葬物来源广泛,也会引起器物尺度不清。

已经讨论了三代尺长即18.519.721.5 cm下面将此前的工作略作总结,并提供补充证据。至于夏商周的关系和尺长演变,容稍候再作阐述。以下讨论单位 cm 省略,而来自杜廼松. 青铜器收藏鉴赏全集.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中器物都是各地馆藏,文中仅标出页码而不做详细介绍。 

1   周尺21.5

 相关证据列出三十条以上,现在列到百条也可以啊。如战国中期的云纹樽(P195)口径21.6 ,就是一尺整春秋后期的人面纹錞于(P210)通高43,就是二尺整。因测量精度是 mm,偏差 1~2 mm 真不必在意呢。

战国的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故宫博物院网页所给数据是:高31.6,口径10.9五寸过1.5 mm,腹径21.5一尺整,重3.54kg。从右图判断,颈部外径四寸半;底圈外径五寸半而高一寸;壶主体应该高一尺四寸,因壶体下方弧面被底圈所截,总高比一尺五寸32.3减少7 mm;此外,耳环外径二寸,悬挂点距口部竖直距离四寸。网页有3D ,真值得一看呢。实际测量该壶,就足以确定所用尺长即周尺21.5。至于上述测图而估计的尺寸,将来总会得到验证的。笔者对此充满期待。

周有许多方座簋,如西周中期的(弓鱼)伯四耳方座簋底边一尺二 (P51)。即使缺乏尺寸数据,因矩形底座可判断照片的是否变形,而易于在图上量测估计。倘若底座边长不是整尺寸,那真得仔细作些研究。青铜器的仿造和作伪,自古就有,于今为盛啊。

兵马俑一号坑中长42 的地砖也可作为周尺的直接证据呢——添加灰缝就是二尺整 

2    商尺19.7

已经以18青铜器作为“商尺19.7 cm的证据”。此处再说8。六祀?其卣(P314)通高23.7、腹径15.7,一尺二、八寸的偏差小于1 mm涡纹豆(P287)口径一尺整19.8;高10.2,而底圈与豆体竖向略有重叠,两者高度实际各3寸合11.8

Q2.jpg 

四个三足圆鼎( P20P21P26)口径17.823.739.3,即九寸、一尺二和二尺,偏差都不超过1 mm鼎足与主体在竖向有重叠,通高不会是整尺寸的。湖北博物馆藏商代两座铜尊,口径都是15.8 即八寸整,胸径估测23.6一尺二寸;而两尊高26.9和26不同,都不是整尺寸,或与底圈的范铸相关。 Q3.jpg

故宫博物院藏邐簋,口径19.7一尺整14.2七寸二分,其中底圈直径七寸而高二寸整簋体高六寸欠16 mm。这与模范制作的方式相关。

玉器想来多是随料制作,因而不易体现尺长。湖北博物院藏 玉瑗外径13.8 七寸整(19.7*0.7=13.79)青面素玉圭,长25.6一尺三寸整(19.7*1.3=25.61)青面玉谷纹圭,长15.8八寸整(19.7*0.8=15.76)。当然,这些证据力度较弱,未算在再说8之内。

新石器时期的尺长 18.5 及15.8 

初期想来只是使用固定长度的“尺子”,且随地域和时间变化,但会逐步规整统一。已经发现有15.8 18.5 两种规整长度。

新石器存世器物最多的陶器。前篇博文说,国家博物馆藏人面鱼纹彩陶盆16.5,口径39.8,而图上量测内径34.1,判断泥坯沿口制作之前外径37二尺整、高18.5一尺整尖底汲水瓶46.2二尺半整,图上量测腹径18.5一尺。下图的陶盆口径28和胸径与一尺半 (27.75) 差别小于2.5 mm,高则是口径之半。故宫博物院藏件与此类似,口径和胸径设计尺寸37二尺整。这些都是仰韶文化半坡型文物。

Q4.jpg

前篇博文还讨论了马家窑文化的七件彩陶器,其不仅使用了尺长18.5,还呈现出一尺十寸的概念。另有一件形制特殊且四个长度中有三个为厘米整数而未作讨论。

RR 4.jpg

感谢刘炜老师提醒,阅读了“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197803期”,看到舞蹈彩陶盆的原貌(右图)。报告称是汉代墓穴附近发现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陶器多件;另有素陶钵敛口浅腹,口径18.5、底径8.5、高 8.5,口略残巳修复”,其余口径13、17、23.5、24.5等,不能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或许就是日常用品。实际时间当然是马家窑文化遗址在先而汉墓在后,相关资料烦请参见刘炜老师的讨论。

从部分器物中寻找特定时代的尺长,真是不得已而为之。下面再说两件马家窑文化彩陶壶,笔者尚不知道其出土于何处。

故宫博物院藏陶壶37二尺整,图上量测腹径二尺整。上海博物馆藏彩陶壶同样含有尺长18.5 的信息。照片看上去高度在口径的3倍以上;若实际测量图上长度,则高度与口径之比略小于 40/13.6 = 2.94竖向的摄影长度稍有缩短。这就是视错觉吧。不过,双耳基本全部露出,口部几乎水平状,因而照片变形不大。

Q5.jpg

依据图上距离,确定右侧陶壶的腹径 (158/58) *13.6 = 37.05 二尺整。将陶壶作为球体,则面积约 4300 cm^2,基于重3920 g 和陶的比重 2~2.2 (?),则厚度4.1~4.5 mm;颈部外径约12,意味着内孔约11.1,即6。耳部下方一尺,上方九寸,口颈高度5.6 三寸整;总高二尺二40.7 欠7 mm——被截球冠的高度。陶壶确实与尺长18.5 相关,且体现尺寸关系。

良渚文化的部分玉器体现尺长15.8 ,如下图玉璧直径一尺三寸(15.8*1.3=20.54)

F141A901-E94F-4DD7-89AF-4525CB7DBC34.jpeg

下图右上海博物馆藏神面纹玉琮 高39.3,二尺半(15.8*2.5= 39.5)故宫博物院藏玉璧,外径一尺四(15.8*1.4=22.12);所藏两支玉琮设计长度或许为二尺31.6,但十二节琮受限于材料而稍短,十一节琮似未完成加工而稍长;齐家文化玉大璧外径31.6 即二尺整,但下方标注关键词“良渚文化”。笔者觉得,制作精致的玉器或许会有尺度的考虑。

RR1.jpg

十二节玉琮本青绿色,玉料斑驳,后沁为黑褐色和暗红色;以12节简化的人面纹为饰,每节均以棱为中心,刻饰简化的神人纹,多已模糊不清;两端对钻孔,明显呈喇叭口状。十一节玉琮,本为青玉质,但有大面积经盘熟后的沁斑,呈褐色;器身残留有未打磨的切割痕,孔对钻,内有错位台阶痕;玉琮两端口沿均有残缺,应是制作遗留。

河姆渡的牙质匕型器就是一把“尺子”,或许成为良渚文化尺长15.8 的先声

2570FD14-CD1A-472E-AB9D-2F593FBC6B41.jpeg

4    结 语

先民最初集聚生活范围较小,想来不需要尺长。但人口增多、部落增大,以及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迁徙、战争和融合,必然出现政权而形成制度。批量制作陶器以供祭祀或筑堤以抵御洪水,需要统一型制和长度。主事者以身为度、布手为尺。以尺而言,从拇指、中指和小指到掌根中心的距离似乎都可以作为长度的标准;而更小的长度可能是拇指的宽度,或许才是“寸”字的本意。一尺十寸确定之后,就可以减少“尺子”的数量

身高1米70者的中指、小指到掌根中心的距离18.5和15.8,作为尺长或许是自然选择,或许是氏族首领指定;18.5 cm大致10倍拇指宽度,且相当于拇指与食指张开的长度即拃。有利于量测而替代手长。拇指与中指张开距离19.7  或许更便于运用,也符合多数人习惯,最终成为商尺;而其8寸恰巧15.8,两支咫殷墟出土表明其沿用至商代成书于西汉的《礼记·王制》有“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步长变短不合情理;不过,注意到 18.5 *8 = 148.0和 23.1*6.4 = 147.84 cm则两处“周尺”乃衍文。商鞅制定秦尺23.1时将古尺18.5 作为八寸。

初始尺长15.8、 18.5 cm 以及商尺19.7cm,源自对“布手为尺”的规整;而周尺21.5、秦尺23.1 及其后的种种尺长,则是政权而带来的制度。

自己深知所作论证存在欠缺而尚待补充完善,且需要明确的问题还有许多,如周尺21.5 制定时间和使用范围。不过,正如伽利略(1564~1642)四百年前说,真理一旦被发现后,都是易于理解的,重要的是去发现它们确定尺长之后,我在越来越多的器物中看到了证据。

拙稿中错误之处,恳请博友指出。谢谢大家的鼓励和帮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53981.html

上一篇:从陶器说史前的尺长 18.5 cm
下一篇:从青铜器确定尺长的困难所在
收藏 IP: 202.102.252.*| 热度|

22 刘炜 王庆浩 王安良 郑永军 史晓雷 朱晓刚 黄永义 檀成龙 杨正瓴 张晓良 张忆文 吴斌 聂广 杜学领 李毅伟 葛维亚 姚小鸥 谢力 董全 段含明 李焰东 杜占池

发表评论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