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超级厄尔尼诺:2015年和1997年比较

已有 3966 次阅读 2015-10-11 08:24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南极海冰, 拉马德雷冷位相, 超级厄尔尼诺, 日食

  超级厄尔尼诺:2015年和1997年比较

                               杨学祥,杨冬红

 


1 1995-2015年厄尔尼诺34 区厄尔尼诺指数(月平均)变化

 

2015930厄尔尼诺指数(月平均)为2.28

19971231厄尔尼诺指数(月平均)为2.78


2 1995-2015年厄尔尼诺34 区厄尔尼诺指数(周平均)变化

 

2015930厄尔尼诺指数(周平均)为2.4

 

一、超级厄尔尼诺的呼声越来越高

 

最近关于2015年潮解尔尼诺的喧嚣一浪高过一浪,创造新纪录的预测此起彼伏,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会重蹈覆辙吗?

2015-10-08科学探索网警告:厄尔尼诺现象是由太平洋海水变暖引起的,可导致世界某些地区干旱,而其他地区则洪水泛滥。乐施会说,海水变暖可能会使发生最严重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率加倍。今年,这一现象预计将在10月至明年1月达到顶峰,并可能在强度方面创新纪录。上一次的“超级厄尔尼诺现象”是在1997年至1998年。那次不仅中国长江流域洪水滔天,太平洋上还出现过十个顶级威力的台风,造成千万人流离失所。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36627.htm

 

二、相关预测

 

日央广网北京2015729消息,根据丁一汇介绍,近几十年来全球共发生三次“超级厄尔尼诺”,分别为1972年、1982年与19971998年。“超级厄尔尼诺”的产生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中美洲沿岸热带太平洋增温达到4摄氏度,二是中东太平洋增温超过2摄氏度全球各项预报结果总体认为,当前太平洋海水升温现象可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至明年春天,随后将逐渐衰减。在强度上,可以达到“强厄尔尼诺”,但难以达到“超级厄尔尼诺”。即便如此,本次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可能长达近20个月,其长度在历史上非常罕见。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u7ai4376416_K4.html

2015-10-01中国天气网讯从中国气象局今天(29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http://news.qq.com/a/20151001/026161.htm

2015-06-08东方早报报道,夏威夷大学教授金飞飞曾提出“厄尔尼诺充电振子理论”,这是当今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厄尔尼诺机制之一。金飞飞指出,通常的强度定义是,升温0.50.9摄氏度为弱,升温11.4摄氏度为中等,升温1.52.4摄氏度为强,升温2.5摄氏度以上为超强。到今年年底前升温应该会超过1.5摄氏度,一个“比较强”的厄尔尼诺是很有可能的,但要达到历史最高纪录(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性比较小,最终会是什么样的强度还需要一两个月时间的观测才能判断。资料显示,在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中,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平均海温一度偏高2.5摄氏度。

http://news.163.com/15/0608/11/ARJ7TCUO00014AED.html

 

我们在2015519指出,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反之,“拉尼娜”事件出现。

2014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2015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我们都在密切关注南极半岛海冰的面积变化。”他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293.html

   我们在2015824指出,受2015320日食在极区的影响,20153月厄尔尼诺已经发生。受2015913日食在极区的影响,2015年厄尔尼诺在9月下旬至12月末逐渐达到高潮。

  2015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的影响必须及时监测,异常变小将增强厄尔尼诺,异常增大将减弱厄尔尼诺并导致其消亡。

   如果20162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异常变小,201511月下旬至20163月是厄尔尼诺高峰期。

   201639日食在低纬的影响,20163月厄尔尼诺开始减弱。受201691日食在赤道的影响,2016年拉尼娜在9月至11月末逐渐达到高潮。

如果2016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大,20168月至11月上旬是拉尼娜高峰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5565.html

20159月下旬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增大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97.html

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这两种因素可能导致2015年最强厄尔尼诺泡汤。

2014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54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才是2014年最热年出现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西方学者为什么不接受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教训,忽视“2014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的中国预测和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2845.html

2015年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大于2014年,阻碍2015年最强厄尔尼诺的形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3514.html

要做好迎接拉尼娜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3746.html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12月至2016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三、数据比较

 

Weatherzone2015930的测量数据,厄尔尼诺34区升温达到2.4摄氏度

http://www.weatherzone.com.au/climate/indicator_enso.jsp?c=nino34

现在的问题是,20159-10月南极半岛海冰比2014年同期异常增加,有可能阻止厄尔尼诺继续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6689.html

超级厄尔尼诺能否来袭亚洲能否引发登革热疫情,有待于近几周的测量数据证实。

2015年厄尔尼诺距超强标准仅差1摄氏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6867.html

 

1 20144-20159月厄尔尼诺3,4区厄尔尼诺指数变化

 

时间       厄尔尼诺指数

125-47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4-01-29    -0.7

2月为南极海冰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4-02-19    -0.4

3月为赤道太平洋水温最暖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4-03-05    -0.4

2014-03-19     0.1

2014-03-26     0.2

2014-04-02     0.3

49-728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4-04-16    0.2

2014-04-23    0.4

2014-04-29  日食在极区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

2014-04-30    0.4

2014-05-14    0.4

2014-05-21    0.5      

2014-06-04    0.5

2014-06-11    0.4

2014-06-25    0.5

2014-07-02    0.4

2014-07-09    0.3

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4-07-30   -0.1

2014-08-06    0

9月为南极海冰面积最大值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4-09-03    0.4

2014-09-10    0.5

2014-09-17    0.5

在此区间     低于0.5

2014-10-15    0.5

2014-10-22    0.5

2014-10-23   日食在极区,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4-10-29    0.6

2014-11-19    0.9

2014-12-03    0.8

2015-01-14    0.5

2月为南极海冰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5-02-04    0.5

3月为赤道太平洋水温最暖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5-03-20   日食在极区,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5-03-25    0.6

49-728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5-04-21    0.7

2015-05-20    1.1

2015-06-10    1.3

2015-07-22    1.6

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5-08-05    1.9

2015-08-26    2.2

9月为南极海冰面积最大值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5-09-02    2.1

2015-09-09    2.3

2015-09-13   日食在极区,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5-09-23    2.3

2015-09-30    2.4

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月为南极海冰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3月为赤道太平洋水温最暖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预计厄尔尼诺在此期间达到峰值,进入尾声。

2016-03-09       日食在低纬,有利于拉尼娜形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6978.html

201410-11月厄尔尼诺迅速发展的原因是,2015-10-23日食在极区,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两者有利因素相互叠加,作用增强。

2015913日食在极区,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922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两者作用相互抵消,减弱了10-11月厄尔尼诺继续发展的动力。

从图1中也可以看到,1997-1998年超级厄尔尼诺是一帆风顺,2015-2016年厄尔尼诺是阻力重重。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杨学祥.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6): 1813~1818

2.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80-1685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4. 杨冬红,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7251.html

上一篇:雨雪纷飞秋如冬 内蒙古多地气温创下半年来新低 :关注低温冻害
下一篇:云南多地迎来十月降雪:关注厄尔尼诺之后的低温冻害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4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