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特大地震和地球内核反转有关?

已有 2320 次阅读 2023-2-4 07:0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4小时9次!泸定5.6级震前出现罕见地震云,和地球内核反转有关? 

2023-01-26 16:11

天有不测风云,春节又正值凌晨,本应该是正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没想到又一地突发了强烈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6日03时49分,北纬29.63度、东经102.01度四川甘孜泸定县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值得注意的是,这还没完,紧接着在后面的数个小时内又发生了多次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的官方消息,4个小时内多达9次!

  • 2023年1月26日03时50分,北纬29.66度、东经102.07度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4.5级地震

  • 2023年1月26日04时03分,北纬29.63度、东经101.99度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2.9级地震

  • 2023年1月26日04时30分,北纬29.62度、东经102.01度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2级地震

  • 2023年1月26日04时51分,北纬29.61度、东经102度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6级地震

总的来看,余震基本都在3级以上,而距离最近的早上7点一次更是达到了4级以上。如此大的频繁度,按照此前不少地震的发生趋势,不少网友都担忧会不会有更大余震。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觉得疑惑,此次四川泸定地震已经有专家出面,表示是“9.5”泸定地震的余震,那么为什么间隔近5个月还会有如此强的余震,未来又会不会发生更大余震?

四川泸定凌晨突发5.6级地震是“9.5”余震!时隔5个月为何还有余震?

据泸定县当地居民秦女士表示,此次发生地震的时候正值凌晨,当时事发后家里人就一直在一楼坐着没有睡觉了。据描述,当时房子停一会儿又摇的,然后一有动静就往外跑了。而其余村民大部分也都是就在家门口,或者在家中一楼坐着。而四川消防救援总队也发布消息,地震发生后就已经紧急调度救援,启动跨区域救援预案,目前已经派出了成都、乐山、眉山等3个支队集结待命。

地震发生后,不少网友都对此次地震感到疑惑,早在个月前泸定就曾发生6.8级地震,并且此后也是地震不断。此次又发生了地震,难道这两者真的有什么联系?果然!地震发生后地震专家也进行了综合分析,表示此次地震震中同样位于咸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磨西断裂附近,距离“9.5”地震中心仅仅8公里,本次地震确实是其余震。

时隔近5个月为何还有余震?其实这并不奇怪!首先,就地形来说。早在“9.5”地震的时候魔方就有科普,泸定县本身就位于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磨西断裂带上,属于地震多发区域。

其次,就时间上来说。虽然是相隔5个月,但是这期间其实本就不断有“9.5”地震余震发生,并且5个月从其余地震事件间隔时间来看其实并不长,就比如,2021年7月的时候,汶川就发生了时隔13年的4.8级余震,成都、德阳、乐山等地都震感明显。

泸定震前曾现公鸡打鸣、地震云多个异象!地震真的能提前预测吗?

地球有长达45亿年的寿命,很多事情并非人类现有世界观能去解释。在此次地震发生后就有不少网友透露,在26日凌晨地震发生前就已经有当地人曾拍到过出现了地震云。无独有偶,在此前的多个地方地震发生后也有不少人看到过地震云。也正因此,不少人表示地震云就是地震发生的前兆。

此外,有网友反应早在1月10日的时候雅安芦山县就曾踹向那半夜公鸡打鸣的情况。26日凌晨地震发生后,一名当地网友就爆料:头一天晚上天刚黑没多久的时候,家里的公鸡就在打鸣。家里人表示,这个时候鸡叫说明是即将地震了。当时自己还不信,现在信了,没想到动物预测太准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地震前异象还不止于此!在四川乐山有一名网友表示,25日的时候太阳破例晚上5点多都还有。当时颜色灰黄十分压抑,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没想到凌晨果真地震了。当然,地震后也有多名网友爆料,自己居然罕见做梦梦到了要地震,没想到真的地震了。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地震后网友爆料的这些异象都并非地震前兆。从后往前说,做梦预测肯定是因为巧合,并不存在科学依据。其次太阳晚落,这也是因为多种气候条件形成的,5点多也并不晚,这也和地震没有关系。

再者,黑公鸡打鸣来说,其它时候偶然也会打鸣,就连白天也会,这显然和地震也纯属巧合。况且就现有科学来说,并没有实际证据表明动物能预测地震,只是说它们的感知能力比人类更强,会有更早的感知反应。

最后,至于流传最广的地震云来说。魔方在之前的科普中也有介绍,地震云其实是一个基于伪科学的名词,无论何种云其实都是大气中水气变化以及现实气象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形状或许各异,但是只可能体现天气状况,并不能具备预测地震的作用。

综合来说,就现目前的发展水平来说确实不能做到地震提前预测,只能提前预警。不过就实际情况来说,或许数秒或一分多钟的时间并不够逃脱危险地带,但是也能给予警示尽量减小损害,这已经是人类历史很大的进步了。

泸定地震和地球内核逐渐反向旋转有关吗?未来是否会有更大余震?

近日中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刊文,指出目前地球内地核的自转方向正在与地球的整体自转方向脱钩,并开始反向旋转。众所周知,构造地震占90%的地震总数。它的产生和地球内部岩石破裂能量急剧释放紧密相关,地震波向四面八方传播从而引起了房摇地动的特殊现象。随着地球内核逐渐反转,有不少人担忧此次地震与之相关,或者说这一改变会影响今后地震更频发。

其实也不必担忧,专家也说了,内地核的震荡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还有待研究。虽然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存在着人类暂未研究清楚的物理性联系,但目前能肯定的是此次地震确实是“9.5”地震的余震。至于地球内核逐渐反转,目前也没有研究说明两者有直接关系,未来会不会影响地震发生也需要后续更多的研究成果,因此也不必杞人忧天。

那么,此次地震后会不会有更大余震呢?其实按照余震的规律未来确实还会有,但是震级都是呈现缓慢下降,因此肯定不会超过此次震级,不过因为地形原因更应该多注意次生地质灾害,比如滑坡泥石流等的发生。你们觉得呢?

https://www.sohu.com/a/634580197_99947433

哈勃观察员

23-1-24 22:23

发布于 浙江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

关注

Nature子刊:地球内核2009年已开始反向旋转!

      1月23日,一篇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研究表明,自2009年以来,地球内核开始反向旋转。论文作者为北京大学专家。
     事实上,地球存在“表里不一”的特征,处于地球最中心的固态内核,有着和外部圈层不一样的自转周期,这就是地球内核的“差速旋转”现象。
     对于地球内核的旋转速度和方向的确定,是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北大学者的最新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内核长达57年的差速旋转模式。  
     该论文通讯作者、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宋晓东向科技日报表示,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到2009年左右,地球内核为正向差速旋转,速率快于地球自转,而2009年之后,内核开始反向差速旋转,速率慢于地球自转。
      “我们分析,内核的旋转很可能还存在周期为70年左右的震荡模式。”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杨翼博士表示,此周期同时存在于地球其他圈层中,比如外核、地幔以及地表,“研究首次揭示,地球可能存在着一个从地心到地表的共振系统,不同圈层很可能存在耦合关系。”
      研究人员利用在同一震源重复发生的天然地震,分析了1964年到2021年间的地震观测数据,追踪地球内核的旋转模式。通常,同一位置发生的两次地震,在同一地震台站会产生几乎同样的地震波形和到时记录。然而,当某些地震波穿透地球内核时,研究者发现,两次波形和到时有着明显不同。
       “这意味着同一采样路径却采样到了不同的内核结构,正是由于内核的旋转使其内部的不均匀结构发生了横向移动。”杨翼博士说。
        业界专家认为,该研究是有关核幔耦合机制的重要问题,揭示了地核和地表之间的潜在联系。
        眼下正在热映#流浪地球2# ,多关注地球的未来也就是关注人类的命运。

https://weibo.com/7212314665/MpPvWAKXj

从极地涡旋到臭氧洞:臭氧洞形成过程探索

已有 1713 次阅读 2022-4-17 06:2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从极地涡旋到臭氧洞:臭氧洞形成过程探索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极地涡旋的形成

 

极地涡旋和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

      M.B.斯托瓦斯把地球作为体积不随时间变化的不等速的二轴椭球体,计算了它的基本参数随扁率或偏心率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得出南北纬35o线不随扁率变化而伸缩,由于其固定不变的特性而称为临界纬度。相反,南北纬62o与赤道纬度,当地球扁率发生变化时,互为消长,称为共轭纬度[3]0o62o共轭纬度以及35o临界纬度在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中的特殊作用,表明地球扁率变化在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中可能起到某中特殊作用。

      全球性地表风带和气压带由赤道向两极依次为:赤道无风带(低压带)、纬度为0-30度的南北两个信风带(贸易风带)、纬度为30-35度南北两个亚热带无风带(高压带)、纬度为35-60度左右南北两个盛行西风带、纬度60度左右南北两个多风暴带(低压带)、纬度60度以上南北两个寒带东风带与极地高压带。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相邻两个风带之间的过渡带,即0度,南北30-35度,南北60度的5个纬度带,其两侧空气水平流动方向明显不同,故称为大气临界纬度。这是北纬30-35度线多灾多难的主要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3615.html

     臭氧洞悬案的提出:南极臭氧洞重返最大和北极臭氧洞异常出现

 


2  太阳风压缩地磁层形成地磁内磁尾和外磁尾(杨学祥等,1997)

 

        太阳风不仅使地球产生磁尾,而且使地球产生气尾和臭氧洞。

       北京时间201132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这个冬天的罕见低温天气产生的美丽云团,剥去了北极大气层里具有保护作用的大部分臭氧层,可能北极第一个臭氧洞已经形成。

https://baike.sogou.com/v74548016.htm?fromTitle=%E5%8C%97%E6%9E%81%E8%87%AD%E6%B0%A7%E7%A9%BA%E6%B4%9E&ch=frombaikevr

      欧洲航天局近日(20201021日)在一份声明中称,今年以来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为近年来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

  据悉,2020年的南极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开始迅速增长,并在10月初达到约2400万平方公里的峰值。该空洞现在面积为2300万平方公里,高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并遍及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后称,当南半球春季后期大气平流层的温度升高时,臭氧消耗减慢,极地涡流减弱并最终破裂,臭氧水平则有望在年底恢复。

  欧洲航天局则表示:臭氧空洞大小的可变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绕南极地区的强风的强度。

https://news.sina.com.cn/s/2020-10-21/doc-iiznctkc6785697.shtml

       联合国201010月关于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极臭氧已经停止损耗的庆功报告余音未尽,北极臭氧洞形成的惊人警报不期而至。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臭氧洞是自然成因,还是人为制造?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臭氧洞的成因。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008616日消息,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随着臭氧洞的关闭和恢复,可能对南半球气候产生显著影响,并逐渐改变全球气候。

据悉,臭氧洞修复计划预计将于21世纪后半期实现。目前该项研究发表在61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近年来,科学家观测显示臭氧层的损耗已大范围地停止,预计臭氧洞能够完全恢复。然而,在这项最新研究中,随着臭氧洞的恢复关闭,南半球气候非但未发生好转,反而会更加不容乐观。在此之前,科学家们都认为《蒙特利尔议定书》非常切实可行,这是当前最成功的国际性协作协议之一。这项研究至今被人忽视。

       不同的声音早就存在。据《中国日报》报道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表示,地球历史上出现的最大臭氧洞并非人类所为,而是2.51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所创造的。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刺穿这个臭氧洞的紫外线强烈程度最高可达穿过人类使用氟利昂和其它化学物质制造的臭氧洞的紫外线的6倍。这些曾在二叠纪-三叠纪时代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一旦停止入侵大气层,遭破坏的臭氧层大约需要10年时间才能得以恢复。与它相比,人类不过是向大气中排放的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作恶时间更长一些。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大卫·毕尔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刊登了他们的发现。

       无独有偶,1999年我国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杨学祥教授就指出,造成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是太阳风,而不是通常所认为人类使用的氟利昂。这一观点发表在今年5月份出版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上。杨教授在论文中指出,有3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太阳风的压力使地球南极上空大气层变薄;处于开裂期的地球南半球由于火山爆发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破坏臭氧层;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消耗了两极臭氧。

       根据地球公转轨道,秋分(922-24日)到冬至(1221-23日),南极的极昼使太阳辐射对南极最强,产生南极的臭氧洞;春分(320-22日)到夏至(621-22日,北极的极昼使太阳对北极辐射最强,易产生北极的臭氧洞。其中,2010年冰岛火山的异常喷发规模最大,火山灰集中在北极,降温和破坏臭氧的作用值得关注。由于地球近日点在13日或4日,远日点在72日或3日,这是南极比北极更容易出现臭氧洞的原因,也是臭氧洞季节性变化的原因。臭氧洞应该周期性地在南北两极轮流出现

       两极臭氧洞首先是自然的产物。极夜和极昼的交替,极涡和低温条件,火山灰向极地的集中,臭氧洞在南北两极的轮换,都是自然规律运作的结果,远非人力所能控制。北半球大陆集中,人口稠密,如果《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努力只是将臭氧洞从南极迁移到北极,这项成功究竟是福音还是灾难?

       2011年北极臭氧减少的背景是:太阳活动由2009年的谷值向2013年的峰值过渡,太阳高能粒子活动逐渐增强;20111-3月北半球受到低温暴雪的袭击,低温和北极涛动强烈;20103月爆发的冰岛火山喷发,巨量的火山灰不仅降低了气温,而且破坏了臭氧。

       北极臭氧洞在氟利昂停滞消耗臭氧的条件下产生,自然规律再次出人意料地证实了自身的存在,人类的努力如猴子捞月亮,劳而无功,甚至帮了个倒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0966.htm

       臭氧洞的存在和扩大与地球公转轨道有关  

南极臭氧洞(Antarctic ozone hole)是指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由英国南极考察科学家在1985年首次报道发现。这里所指的空洞,并不是说整个臭氧层消失了,而是指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小到一定程度。

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20千米高度的南极大陆上空,臭氧总量开始减少,10月初出现最大空洞,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覆盖整个南极大陆及南美的南端,11月份臭氧才重新增加,空洞消失。

1999年我们就撰文就指出,造成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是太阳风,而不是通常所认为人类使用的氟利昂。这一观点发表在今年5月份出版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上。杨教授在论文中指出,有3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太阳风的压力使地球南极上空大气层变薄;处于开裂期的地球南半球由于火山爆发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破坏臭氧层;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消耗了两极臭氧。

      根据地球公转轨道,秋分(922-24日)到冬至(1221-23日),南极的极昼使太阳辐射对南极最强,产生南极的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春分(320-22日)到夏至(621-22日,北极的极昼使太阳对北极辐射最强,易产生北极的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其中,2010年冰岛火山的异常喷发规模最大,火山灰集中在北极,降温和破坏臭氧的作用值得关注。由于地球近日点在13日或4日,远日点在72日或3日,这是南极比北极更容易出现臭氧洞的原因,也是臭氧洞季节性变化的原因。臭氧洞应该周期性地在南北两极轮流出现

     事实上,北半球也可能出现臭氧洞事件,历史上,北极在1997年、2011年和2020年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臭氧洞。

     地球南北极都出现过臭氧洞,证实了我们的理论。彗星的轨道是一个偏心率很大的椭圆,受太阳风压力作用,在近日点彗尾最长,在远日点彗尾最短。同样,地球轨道也是一个椭圆,在近日点气尾最长,在远日点气尾最短。这是南极臭氧洞比北极臭氧洞面积大,存在时间长的原因(见图2-3)。 

      两极臭氧洞首先是自然的产物。极夜和极昼的交替,极涡和低温条件,火山灰向极地的集中,臭氧洞在南北两极的轮换,都是自然规律运作的结果,远非人力所能控制。北半球大陆集中,人口稠密,如果《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努力只是将臭氧洞从南极迁移到北极,这项成功究竟是福音还是灾难?

       2011年北极臭氧减少的背景是:太阳活动由2009年的谷值向2013年的峰值过渡,太阳高能粒子活动逐渐增强;20111-3月北半球受到低温暴雪的袭击,低温和北极涛动强烈;20103月爆发的冰岛火山喷发,巨量的火山灰不仅降低了气温,而且破坏了臭氧。

       北极臭氧洞在氟利昂停滞消耗臭氧的条件下产生,自然规律再次出人意料地证实了自身的存在,人类的努力如猴子捞月亮,劳而无功,甚至帮了个倒忙。例如,20203月北极出现臭氧洞,20209月南极出现臭氧洞,通过它们进入两极的太阳高能粒子,阻止和减弱了新冠病毒的爆发和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2162.html

太阳风压缩大气层形成臭氧洞和气尾.png  

 太阳风压缩大气层背光流动形成两极地区极昼时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和极夜时气尾

      由图2-3可见,太阳风压缩大气层背光流动形成两极地区极昼时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和极夜时气尾;太阳风压缩地磁层背光流动形成两极极夜时外磁尾和内磁尾。它们背光旋转,24小时旋转一周。 

      极地涡旋是元凶

      2020年春季北极上空的臭氧洞规模达到100多万平方公里,成为史上最大的北极臭氧洞。这次臭氧洞的产生主要是源自平流层极区异常强大的极涡,极涡隔绝了南北热量和空气交换,在极区低温环境里形成臭氧洞,随着春末极涡的分裂,臭氧洞也随之消失。

https://www.sohu.com/a/394495866_99907401

       2020南极臭氧洞变大:极地涡旋是元凶,恢复之路任重而道远。

       当平流层温度变低时,空洞内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特别是在低于–78°C的温度下形成平流层云时,这些高空云在太阳辐射的情况下有助于增加氟氯烃等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臭氧消耗,进一步减少臭氧层。最近的极地涡旋使地球大气层保持极冷,从而形成了极地平流层云。在过去的几周中,阳光再次回到南极,该地区的臭氧层持续消耗。

       尽管2020年的臭氧空洞并不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小于2000年的2990万平方公里,但其意义仍然重大,洞口也是近年来最深的洞之一。研究人员表示,2020年的这一事件是由强烈的极地涡旋驱动的,不会成为永久状态,而2019年创纪录的异常小而短暂的臭氧空洞则是由于特殊的高温气象条件造成的。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SHKO7IV0512GVI0.html

 太阳风压缩大气层形成气尾极地涡旋和臭氧洞.png


图4 太阳风压缩大气层背光流动形成两极地区极昼时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极地涡旋和极夜时气尾(杨学祥,杨冬红;2022)


      太阳风压缩大气层背光流动形成臭氧洞,由于科里奥利的作用,背光流动的大气将在极昼区加强极地涡旋,形成阻止含臭氧的大气进入极区的特殊表象。极涡的低压中心进一步加剧臭氧洞的扩大。

地球内核自转是如何转向的? 

        根据地球公转轨道,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3-5月出现在北极,9-11月出现在南极。同样,大气气尾和地磁内外磁尾也在9-3月出现在北极,3-9月出现在南极,与极昼和极夜时间相一致。

        极夜时,大气气尾和地磁内外磁尾使极区大气层和地磁层绕固体地球反向旋转,减慢内核的自转速度,直至发生自转反向。南北极臭氧洞的大小是内核自转减慢和转向的指示标准。

大气气尾的转向功能.png

图5 大气气尾和地磁尾导致大气层和地磁层增厚自转反向

      事实上,2011年太阳风暴导致了2011年出现了较大的北极臭氧洞和南极臭氧洞。南极臭氧洞面积在1993-202028年中排位第8

1996-2020年南极臭氧洞面积排序.png  

6  1993-2020年南极臭氧洞面积排序前15名记录(网上资料)

 

200612月初连续爆发的太阳耀斑对我国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传播造成严重影响,短波通信、广播等电子信息系统发生大面积中断或受到较长时间的严重干扰。1213日北京时间1040分前后,太阳又爆发一次大耀斑,广州、海南、重庆等电波观测站的短波探测信号从1020分左右起发生全波段中断,直至1115分以后才逐步出现信号,1330分以后基本恢复正常。

2006年太阳耀斑和南极寒流的共同影响,导致南极臭氧洞面积最大,排在第1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1151.html

19984月底至5月,太阳风暴不断。在此期间,多颗飞行器发生异常或者失效,最显著的是银河Ⅳ号通讯卫星的失效,它造成美国80%的寻呼业务的损失,无数的通信中断,并使金融交易陷入混乱。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1/03-09/2893113.shtml

      1998年的太阳风暴与1998年南极臭氧洞面积排序第2位对应。

      200812月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发现磁气圈破了个大洞,比地球宽四倍且还在扩大中。外层空间射向地球的各种有害粒子将更直接的冲击到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过去已经发生过几次。

https://dili.chazidian.com/s13527/

      这可能是2008年南极臭氧洞面积排名第5位的原因。

  表1显示,南极臭氧洞面积最大的前8名都受到较强太阳风暴作用,其中2003年最强烈,2006年、2015年、1998年、2008年和2011年次之。

     2004-2012年全球发生6次8.5级以上特大地震,其中有5次发生在臭氧洞最大值年。

臭氧洞、太阳活动、8.5级以上特大地震、异常寒流、月亮赤纬角极值、最热年对比 

 

序号

年份

臭氧洞面积

(百万平方公里)

太阳活动或太阳黑子缺席 最热年

8.5级以上特大地震

异常寒流或月亮赤纬角极值

1

2006

26.6

12月太阳耀斑

2004年12月印尼

2005年3月印尼

2007年9月印尼

南极寒流

极大值

24-

1998

25.9

最热年 4-5月太阳风暴


长江大洪水

3

2003

25.8

11月最强太阳风暴



4

2015

25.6

峰值 0缺席

最热年 3月太阳风暴


极小值

5

2008

25.2

谷值 268缺席 12月磁气圈破洞


中国雨雪冰冻灾害

6

2001

25

4月太阳耀斑和CME



7

2000

2012年24.8

峰值 4月太阳磁暴



8

2011

24.7

峰值2缺席2月太阳风暴

2011年3月日本

2012年4月印尼


9

2005

24.4

最热年

2005年3月印尼

极大值

10

1993

24.2




11

1994

23.6




12

2020

23.5

谷值



13

1999

23.3




14

2018

22.9

221天缺席



15

1996

22.8

谷值


极小值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1473.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32835.html

  最新进展:内核自转减慢和转向的70年周期

     行星连珠与地球自转的对应性:行星会聚周期和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观测和理论分析表明,潮汐中、短周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很好的对应性,这种对应性在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中也有很好的表现,成为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的证据[1]这是潮汐激发地震程度的客观尺度。

      根据罗时芳等人(1974)和任振球等人(1990)的研究,地球自转周期11.169年对应11.2年太阳黑子周期、12.15年对应12.01年木星相似会合周期、18.6年对应月亮赤纬角的变化周期、19.855年对应19.858年木星、土星会合周期、22.337年对应22.2年太阳磁周、29.783年对应29.46年土星公转恒星周期、59.555年周期对应5960年木星、土星、水星相似会合周期,显示地球自转与行星潮汐的对应关系(见表1[2, 3]

       198.72年是太阳黑子长周期和九大行星会聚(九星连珠)周期,被一些专家认定为灾害周期发生的天文原因[3]

 

表2  地球自转变化的长周期

(据罗时芳[2]1977;任振球[3]1990;杨学祥[4]1998;杨冬红修改,2009

地球自转周期(年)

    

(毫秒)

           对应天文周期(年)

 

178.698

89.348

59.555

  

45.0

 

34.503

29.783

 

22.337

  

19.855

 

18.6

12.15


11.169

9.2

0.385

0.803

1.239


0.304

 

0.215

0.521

 

0.434

 

0.189

 

0.521

0.141


0.162

0.184

198.72,太阳黑子长周期;九大行星会聚周期

89.757,太阳黑子长周期;89.36,九星会聚之半

57.119,太阳黑子长周期;59.573,木星、土星会合周期;5960,木星、土星、水星相似会合周期;59.88,潮汐混合周期*

45.39,土星、天王星会合周期;44.548,朔望周期与近点月周期的合成周期4*

35.88,土星、海王星会合周期;37.22,月亮交点进动双周;

33.4,近点月与日月大潮合成周期*

29.46,土星公转周期;30.02,土星相似会合周期;29.95,潮汐合成周期*

22.2,太阳磁周;22.014,朔望周期与交点月周期的合成周期*22.274,朔望周期与近点月周期的合成周期*22.0879,月亮视赤纬角月变化周期与朔望周期的合成周期*

19.858,木星、土星会合周期;19.99,水星相似会合周期;19.96,交点月周期、近点月周期、朔望周期两两合成周期(2.05332.20142.2087)的会合周期*

18.61,月亮交点进动周期,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9.9-13.035,太阳黑子周期;12.01,木星相似会合周期

11.2,太阳黑子周期;11.007,朔望周期与月亮交点周期的合成周期*11.137,朔望周期与近点月周期的合成周期*11.0439,月亮视赤纬角月变化周期与朔望周期的合成周期*

8.9-9.4,太阳黑子周期;9.2多项潮汐合成周期*

注:带*号者为杨冬红计算得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9016.html

 

地球自转周期的振幅:潮汐激发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程度的客观尺度

 

地球自转周期的振幅是潮汐激发地球自转程度的客观尺度,按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如下:

1.    60年木星、土星会合周期的振幅为1.239毫秒;

2.    18.6年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的振幅为0.521毫秒;

3.    30土星公转周期、土星相似会合周期、潮汐合成周期的振幅为0.521毫秒;

4.    179九大行星会聚周期的振幅为0.385毫秒;

5.    45年的土星、天王星会合周期的振幅为0.304毫秒;

6.    34.5年近点月与日月大潮合成周期振幅为0.215毫秒。双倍周期为69年,最接近70年周期。

7.  19.855年木星、土星会合周期振幅为0.198毫秒;

8.  12年的木星相似会合周期的振幅为0.141毫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543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374728


      根据转动惯量守恒地理,地球的扁率受日月引潮力作用而发生周期变化,并使地球自转速度发生相应的变化:地球扁率变大,自转速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速度变大。

黄赤交角为23.5o,当太阳的位置由南北回归线移向赤道,地球扁率变大,由此造成地球自转速度的半年周期变化。

当地球由远日点运动到近日点时,太阳引潮力的强度增加10%,由此造成地球自转速度的年变化。

白赤交角,即月亮赤纬角在18.6-28.6度之间变动,由此引发地球自转速度的18.6年、27.3天、13.6天变化周期。

实际上,每年49-728日及1118-1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125-47日及730-11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10, 11]。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571.html

      总之,月亮潮汐强度最大,太阳潮汐次之,相比之下,行星潮汐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在日月大潮时,行星潮汐才能发挥作用(例如,202128-11日强潮汐组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4728.html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也是太阳黑子峰值时期,有极高的概率发生太阳风暴、臭氧洞、特大地震和内核转速异常。

 

特大地震的统计规律: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期发生

事实上,我们早在2005年就发现了这一重要规律,并在2005、2006200720082011年先后发表文章,阐述了全球大于等于8.5级地震的拉马德雷周期及其形成机制,并对今后发展趋势作了长期预测。

统计数据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6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4-2018年为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我们在2005年和2008年就做出了准确的预测。 

表3  1890年以特大地震和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9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4

1

0

1890-1924

低温期

1925-1945

11

0

0

1925-1946

温暖期

1946-1977

117

1

4

1957-1976

低温期

1978-1999

00

0

0

1977-1999

温暖期

2000-2035

66

0

2

2000-2035

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低温期?

括号内为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363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657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53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855.html

         

表4  全球1890-20128.5级以上地震的分布特征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所在纬度

月亮赤纬角

拉马德雷

1

1896-06-15

日本三陆

8.6

北纬39.3

最小值

冷位相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南纬0

最大值

冷位相

3

1922-11-11

智利

8.5

南纬28.55

最大值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北纬55

最大值

冷位相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南纬7


暖位相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北纬28.9

最大值

冷位相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北纬55

最大值

冷位相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北纬51.57


冷位相

9

1960-05-22

智利

9.5

南纬38.29

最小值

冷位相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北纬44.9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北纬61.1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北纬51.21


冷位相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北纬3.9

最大值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北纬3.9

最大值

冷位相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北纬3.9

最大值

冷位相

16

2010-02-27

智利

8.8

南纬36.12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东北地区

9.0

北纬38.1


冷位相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04-11

2014

2015

2016

2023

2024

2025

印尼苏门答腊

未发生

未发生

未发生

发生可能性增大

发生可能性增大

发生可能性增大

8.6

北纬2.30

 

最小值

最小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大值

最大值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注:1890-1924年、1047-1976年、2000-2035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25-1946年、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956.html

从表4 中可以看到,特大地震在高低纬度之间相间发生。

从表4中还可以看到,特大地震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发生的概率最大(占8/18),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发生的概率较小(2/18)。这符合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特大地震没有发生的实际情况。预计2017-2018年,特大地震可能集中发生,与1963-1965年特大地震连续发生相一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95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8431.html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5231.html

中国在前两个拉马德雷冷位相周期中,都发生了一次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而在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周期中,至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因此,2022-2035年中国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理由如下:

历史记录表明,全球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剧烈活动,构成全球变化的全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573.html

      全球变暖导致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发生

      据人民网2016113报道,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专家预测称,60年后地球上将发生世界性洪水,大洋水平面将会上升2,导致众多大城市被淹没。

海平面的加速上升,已经或行将成为海岸带的重大灾害。过去100年中世界海平面平均升高了12厘米左右。100年后,大约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1。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首先要淹没大片土地和许多沿海城市。位于其上的许多世界名城,例如纽约、伦敦、阿姆斯特丹、威尼斯、悉尼、东京、里约热内卢、天津、上海、广洲等等都将被淹没。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一些低平的岛国将处于半淹没状态。

http://city.shenchuang.com/guonei/20160113/300829.shtml

气象学家指出的全球变暖10大危害是,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海水温度升高、冰盖萎缩、海水酸化、积雪覆盖面积减少、极端气候事件等等。

http://news.mydrivers.com/1/462/462185.htm

气象学家忽略了地质学上的两项重要活动:地震和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事实上,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改变了地表的物质分布,破坏了地表的地壳均衡,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在2011年撰文指出,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冷暖变化导致的海平面升降,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或卸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或上升,并导致相应的水平运动。

历史记录表明,全球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剧烈活动,构成全球变化的全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57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03243.html

由于全球变暖规模越来越大,最近一个周期全球气温、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大大超过历史规模,所以地壳均衡的规模相应变大,特大地震的数量应该大大超过历史极值。

由此判断,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特大地震的数量要超过历史极值,2022-2035年会进入特大地震爆发期。至少,中国的8.5级地震不会缺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4655.html

      根据70年周期的正反推测

      研究人员利用在同一震源重复发生的天然地震,分析了1964年到2021年间的地震观测数据,追踪地球内核的旋转模式。

      该论文通讯作者、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宋晓东向科技日报表示,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到2009年左右,地球内核为正向差速旋转,速率快于地球自转,而2009年之后,内核开始反向差速旋转,速率慢于地球自转。

       根据表4,2004-2012年是特大地震活跃期,对应地球内核1974-2009年为正向差速旋转,速率快于地球自转,而2009年之后,内核开始反向差速旋转,速率慢于地球自转,至今已过14年。这表明,地球内核1974-2009年为正向差速旋转后期到2009-2044年内核反向差速旋转前期是特大地震活跃期。

      按照内核自转反向70年周期反推,1904-1939年是正向差速旋转,1939-1974年也是反向差速旋转。1904-1939年正向差速旋转后期,1939-1974年反向差速旋转前期,正是1950-1965年特大地震活跃期,推测比较准确。

      按照内核自转反向70年周期正推,2044-2079年是正向差速旋转,2079-2114年也是反向差速旋转。2044-2079年正向差速旋转后期,2079-2114年反向差速旋转前期,2060-2095可能是特大地震活跃期,推测可以参考。


参考文献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85-89

杨学祥陈殿友宋秀环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层空洞科学(ScientificAmerican 中文版), 1999, 5):58~59

杨学祥地磁层和大气层漏能效应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1999, 59):1170~1171

杨学祥陈殿友地磁场强度的轨道调制与自然灾害周期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307

杨学祥陈殿友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3):39~48

Yang, Xuexiang, Chen Dianyou, Gao Yanwei, Su Hongliang and YangXiaoying, et al, Geophysical and Chemical Evidence in the Depletion of Ozone.J. Geosci. Res. NEAsia, 1999, 2 (2): 121~133

杨学祥臭氧洞与厄尔尼诺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1999, 510):1301~1303

杨学祥臭氧洞漏能效应及其形成原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9, 合肥:安徽技术出版社, 1999, 191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流体运移动力与自然灾害同上, 326

陈殿友杨学祥宋秀环地球轨道效应与重大自然灾害周期同上, 256.*

杨学祥陈殿友地磁场强度的轨道调制与自然灾害周期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307

杨学祥大气圈差异旋转及其对臭氧层的影响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62):199~201

杨学祥大气氯粒子层的形成原因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63):370~371

杨学祥太阳活动驱动气候变化的证据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65):615~617

杨学祥地球形变产生的岩石圈、水圈和气圈等差异旋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2001, 77):902~904

杨学祥流体与固体的差异旋转和能量放大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2001, 78):1017~1019

杨学祥,陈殿友,张忠信,宋秀环。地球内核快速旋转与全球变化。科学,1997,(2):53-5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2336.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32835.html 

杨学祥。太阳风、地磁场·臭氧洞——臭氧空洞地球环境灾害成因探索。科学大众。19999https://www.docin.com/p-82026970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424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468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4759.html

上一篇:2023年2月3日晚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
下一篇:2023年2月4日早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3 周少祥 尤明庆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