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南极半岛海冰低值导致拉尼娜减弱:2017年9月28日早报

已有 2840 次阅读 2017-9-28 05:2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地球自转, 潮汐组合, 南极半岛海冰

南极半岛海冰低值导致拉尼娜减弱:2017928早报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我们在20161117开始的拉尼娜指数通报的检验结果表明,日食发生在赤道或低纬地区、地球季节性自转变化、南极半岛海冰变化、潮汐组合双周循环、寒潮强弱变化、地震火山活动和飓风台风,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理论预测基本符合实测数据,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和依据,请相关部门检验和利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6069.html

潮汐组合影响海温变化的理论计算得到实践证实。

潮汐组合类型转换具有13.6天周期,即双周循环,这在图1-2中都有明显的表现。除此之外,两周之内厄尔尼诺指数往往出现两个峰值和两个谷值,即次一级的7天周期。这一周期在气温变化中也有明显的表现(见图)。

潮汐不仅有13.6天周期,而且存在7.1天和9.1天周期。1921年杜德生对月亮和太阳引潮力位进行了严格的调和级数展开,在展开中约有90项长周期成分。其中振幅超过这90项长周期振幅之和的0.5%的共有20个,在这20个中就有9天项和7天项(见图1)。


1 201792700厄尔尼诺指数为-0.471,比92618-0.485增速0.0014,增速变快,进入上升区间。83000-0.118进入峰值。9800-0.655进入暂短的谷值,18时被突破。拉尼娜来势汹汹,趋势明显,大大跌过-0.5底线。91000-0.875为暂短谷值,11日继续下降,91200-0.911进入谷值。9月末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是否异常增大是关键因素。根据913-14日潮汐组合,预计914日后达到峰值,增幅较大。91506厄尔尼诺指数为-0.791,进入峰值。91612厄尔尼诺指数为-0.799,进入谷值。91800-0.711进入峰值。912以来,增幅超过0.251,证实预期。预计920日前达到峰值,921日后达到谷值。实际上,92012-0.606为峰值。92200-0.649为谷值。25-27日降温将终结此次上升过程,进入谷值后,在28日后继续上升。


2 201792712厄尔尼诺指数为-0.441,比92700-0.471增速0.0030,增速变快,进入上升区间。83000-0.118进入峰值。9800-0.655进入暂短的谷值,18时被突破。拉尼娜来势汹汹,趋势明显,大大跌过-0.5底线。91000-0.875为暂短谷值,11日继续下降,91200-0.911进入谷值。9月末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是否异常增大是关键因素。根据913-14日潮汐组合,预计914日后达到峰值,增幅较大。91506厄尔尼诺指数为-0.791,进入峰值。91612厄尔尼诺指数为-0.799,进入谷值。91800-0.711进入峰值。912以来,增幅超过0.251,证实预期。预计920日前达到峰值,921日后达到谷值。实际上,92012-0.606为峰值。92200-0.649为谷值。25-27日降温将终结此次上升过程,进入谷值后,在28日后继续上升。事实上,22-25日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偏少加速了拉尼娜指数的上升。

https://www.tropicaltidbits.com/analysis/ocean/nino34.png

我们在2017331指出,2017922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如果异常增加,将阻碍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3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27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3000.html

事实上,201792125日南极半岛的徳雷克海峡通道没有被海冰堵塞,导致秘鲁寒流减弱,拉尼娜现象减弱。


图3 20149222016922201792125日南极半岛海冰最大面积异常对比(白色为海冰)。

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关系重大。一个可能的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形成拉尼娜事件,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诺事件,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我们称之为南极环大陆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2)


图4 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728.html

日本研究机构:南极海冰面积创新低原因待查2017-03-24 15:59:00 中国新闻网分享 .参与中新网323据日媒报道,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本月23日宣布,覆盖南极洲的海冰面积本月1日约为215万平方公里,为1978年使用人造卫星观测以来最小面积。

报道称,这一时期的南极是夏季,气温上升,海冰面积为一年中最小。但2000年至2009年观测到的最小面积平均为303万平方公里,本月1日的数据显示减少至约七成。

另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宣布,南极洲的海冰面积本月初创最小纪录。据悉北冰洋的海冰7日达到今冬最大面积,但作为冬季面积峰值则创历史新低。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7-03/10370700.html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小值,加强南极半岛环流,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不利于拉尼娜发展(见图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50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1775.html

2016-2017年拉尼娜状态减弱是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惹的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73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3297.html

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是2016年拉尼娜夭折的原因,20179月海冰继续低于平均值。20179月南极半岛海冰低值导致拉尼娜减弱,由图3-4对比可知,201792125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低于常年平均值(冬季冰冻线),南极半岛的徳雷克海峡通道没有被海冰堵塞,导致秘鲁寒流减弱,拉尼娜现象减弱。

20179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641 次阅读2017-7-813:12

20179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1月、3-711-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72月、8-10月为弱潮汐时期。20179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二个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49-728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125-47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46,47]。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017921南极海冰面积进入最大值时期,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潮汐组合D921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920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E928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9.3055度,928为日月小潮,927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525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8074.html

上一篇:瓦努阿图发布火山预警再次敲响地震火山活动警钟
下一篇:南极半岛海冰的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