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尔尼诺或今年卷土重来:日食海冰是关键
杨学祥,杨冬红
据预测,新一轮的厄尔尼诺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爆发。澳大利亚气象局3月15日在其网站上说,八个气候模型中的六个显示,7月份可能会达到厄尔尼诺的临界值。而美国气候预测中心最近表示,今年10月至12月,有53%的可能会爆发厄尔尼诺。
我们在2017年2月18日指出,2017年2月18日早报:厄尔尼诺卷土重来2017可能2018一定。2017年8月21日日食发生在中纬将导致厄尔尼诺增强,2018年两次日食发生在极区最终引发厄尔尼诺发生。
2017年9月22日那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如果异常增加,将阻碍厄尔尼诺的发展。
日食-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
厄尔尼诺卷土重来:2017可能发生,2018一定发生(见表1)。
表1 日食-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1999)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i R1 R2 预测(实况)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超级厄尔尼诺)
2016-03-09 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 -2 4
2017-02-26 -37 中纬 1
2017-08-21 38 中纬 1 2 0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 9 11 极强厄尔尼诺
2019-01-06 p 极区 3
2019-07-02 -18 低纬 -1
2019-12-26 1 赤道 -2 4 拉尼娜
2020-06-21 30 中纬 1
2020-12-14 -40 中纬 1 2 6
注:原文表的数据从1948年开始。黑体字为赵得秀预测。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 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circulation[J].Adv.Atmos.Sci. 2005, 22:359-374.
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2014年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YangDH,Yang 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 (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 90-91.YANG 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Causing 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in 2013. Technology andlife. 2014, (3): 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 1666-1677.
10. 杨冬红,杨学祥.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22(5):1680-1685.YangDH, Yang X X. 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ice regulatorsfor El Nino 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7,22(5):1680-1685.
相关报道
2017年2月18日早报:厄尔尼诺卷土重来2017可能2018一定
已有 1179 次阅读 2017-2-18 04: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337.html
厄尔尼诺或今年卷土重来
光明网 2017-03-30 06:49:46
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多发
光明日报记者袁于飞
北方区域性干旱加重、南方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还将持续,近期中国极端天气频发,出现了明显的“南涝北旱”的状况。从全球看,中国的极端天气现象绝非孤例,澳大利亚、美国西海岸、秘鲁等多地都已经出现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今年全球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等气候因素被认为是极端天气高发的原因。”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根据多个国家气象部门的科学家观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厄尔尼诺现象的间隔时间缩短,在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爆发不到一年之际,新一轮的厄尔尼诺今年可能卷土重来,今年在防汛抗旱时要对其带来的极端天气保持警惕。
极端天气包括非正常、严重、非季节性或者超出历史平均数值的天气。比如3月以来,我国南方就出现了持续的极端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到3月31日之前,南方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还会持续。湖南东部和南部、江西中部、福建北部和东部沿海以及华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会有暴雨。
今春,新疆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新疆生态环境遥感中心监测结果显示:新疆冬季积雪总面积较历年同期总体偏多,特别是3月上旬偏多明显,其中乌鲁木齐3月中旬积雪覆盖较历年同期偏多近8成。
近日,全球多地发生多起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比如索马里干旱引发饥荒霍乱110人死亡;秘鲁洪水肆虐致75人死、260人伤;澳大利亚强降雨引发洪水,4000余人被困;美国创下多个高温纪录。
“据预测,今年汛期(5—9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降水总体北少南多,旱涝并存,干旱将比去年重。登陆台风较常年强度也会偏强。”国家气象中心主任毕宝贵介绍,针对今年的极端天气现象,国家气象中心将全力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台风、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的精细化预报服务。
中国气象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是我国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三暖的年份,气温仍创下了几项纪录,夏季我国最高温突破了历史极值;从全球来看,全球平均气温比2015年高约0.07℃,比1961年—1990年平均值高0.83℃,并高出工业化时代之前水平约1.1℃。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表示,全球升温会引起海水膨胀、海洋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比如,当全球升温1℃~2℃时,发生极端高温天气的概率就会变高。
“尽管厄尔尼诺现象产生影响,但影响全球温度的最大因素仍是二氧化碳排放。”世界气象组织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连续3年创新高,海平面和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今年这些趋势越来越强,全球出现新的极端天气可能性比较大。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它往往会引起太平洋周边多个地区气候异常,其中一些地区暴雨频繁,出现洪涝灾害,另一些地区则高温少雨,严重干旱。
王永光表示,近来,热带太平洋海水温度正显著变暖,多国气象部门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今年卷土重来,这也是近期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的重要因素。
据预测,新一轮的厄尔尼诺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爆发。澳大利亚气象局3月15日在其网站上说,八个气候模型中的六个显示,7月份可能会达到厄尔尼诺的临界值。而美国气候预测中心最近表示,今年10月至12月,有53%的可能会爆发厄尔尼诺。
《光明日报》(2017年03月30日 06版)
[责任编辑:王丽媛]
http://mt.sohu.com/20170330/n485525893.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