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平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ping2009 面对地震专家与您论道纹坪,置身围棋高手听我谈天说地。

博文

Preface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Earthquake Science"

已有 5184 次阅读 2012-3-15 10:04 |个人分类:地球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专辑, 言传身教

【中文简译版,以英文为准】2011910日教师节这天,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召开了一个研讨会,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系统等部分单位和日本JAMSTEC的地球物理学研究者及研究生们,在研讨会上做了20个口头报告,内容涉及到地球内部结构、深部构造、地震各向异性、中国大陆近期的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测等,与会各位就此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传统的地震学包括两个部分:震源地震学与介质结构地震学。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震学家们在这两方面的基础研究中,都做出了比较重要的工作。例如关于地震震源方面:陈运泰和Knopoff于1986年的两篇关于剪切破裂源的重要文章,以及周蕙兰等人(1983)的两篇关于中国大陆板内大震震源破裂复杂性过程的研究工作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周蕙兰教授对这次会议进行了点评,并对地球内部物理和深部孕震构造的研究动向进行了总结。会议中,与会者感到把这次会议上关于这次研讨会涉及的专题进展,集结出一个研究专辑很有必要。载着与会代表的信任,最后组成了一个由魏东平、钮凤林、高原与沈旭章志愿组成的专辑编辑小组。

 

本专辑目前收录了12篇文章,这些作者或者直接受到过周蕙兰教授的言传身教,或者通过周蕙兰教授的两本经典教科书《地震学原理》(徐果明与周蕙兰)和地球内部物理》受益良多。借此机会,感激周蕙兰教授曾经给予我们的不同方式的教诲。

 

周蕙兰教授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自1972年开始执教以来,一直从事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周蕙兰教授在运用地震学手段,探索地震震源性质和地球深部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方面,有着许多深邃的思考;在地震特性、地壳应力和地震活动,地球深部结构和地震各向异性等研究领域,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引导了新一代中国固体地球物理研究人员去探索科学的难题。

 

英文原文及链接:Preface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recent advances of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9-547942.html

上一篇:风游思
下一篇:不支持也不反对科学网组织签名抵制烟草技术获奖
收藏 IP: 210.76.201.*| 热度|

7 刘洋 陈儒军 钟炳 鲍海飞 朱志敏 grooming fishman9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