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ing1877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bing187717

博文

安全“3E”对策到底是谁最先提出的?

已有 8898 次阅读 2018-2-9 16: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你经常挂在嘴边的安全“3E”对策到底是谁最先提出的?

/王秉

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

假期偶尔漫无目的地随便看看一些安全方面的外文文献,以期学习与了解一些国外的安全科学研究进展。正是这种“漫无目的”,往往会在无意中发现一些有趣好玩的“见闻”和知识。例如,今天算是发现了,在安全科学领域著名且被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安全“3E[“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与法制(Enforcement)”]对策的最早提出者。真的,我想,对于安全“3E”对策基本所有安全人都熟知,但真还不知道它的起源?反正我过去是不知道的,只是在教科书中学到后便记了下来。也好像没人考究过?其实,安全“3E”对策来自一句简单的安全口号而已——The three E’s sloga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Enforcement’ National Safety Council, 1974)。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工程技术要素首先用于改善职业安全,并在工业环境中实施涉及工程技术要素的相关安全政策。这要追溯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的开始,这可视为是工业安全的起源。慢慢地,在工业界和社会里,人们意识到,职业事故不是“上帝的行为”,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鉴于此,在20世纪,世界各国启动了不同的与安全相关倡议。例如,在1912,美国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Safety Council)。该委员会是在钢铁工程师协会的安全大会上成立的,其由安全专业人员、管理领导、公职人员与保险人员组成。1974年,他们将职业安全转化为3E的标语(口号):“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与法制(Enforcement)”

工程(Engineering)对策在发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批职业安全出版物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一时期,由于工业界发现了能够预防(某些)事故的工程学科,因此,人们对设备中的机械安全装置的设计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此后,工程不断朝着更好的安全设备方向发展,使用新材料和新知识,以及采用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屏障。

除了工程技术对策,安全规则和执法也有助于避免事故发生。安全规则被美国于1970年引入第一个国家安全法,即“职业安全与健康法”(OSHA)后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制定工程和法制对策的过程中,人们也慢慢注意到了第3个方面,即教育。安全教育是通过工作或课堂课程来完成的。此外,安全海报是安全教育的重要要素,以增加工人的工作危害防护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此后,还开发了针对主管人员、雇主、安全专业人员和官员的工程与执法安全教育课程或活动。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效果在19801996期间的安全实践总得到了许多证实。此后,研究实践表明,通过教育心理学知识及具体技术工具(如模拟器)的使用,可使安全教育变得更加有效

下图安全“3E”对策模型。其中,工程对策和法制对策是相互独立的,而教育被归类为一个工程对策和法制对策交集,因为教育既可以是工程,也可以是法制。显然,安全“3E”对策模型阐述了提高职业安全的3个重要维度,即[“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与法制(Enforcement)”。

 安全3E对策模型(文献[1][或称为“‘3E’安全文化模型”(文献[1]]

参考文献

[1]     Vierendeels G, Reniers G, NunenK V, et al. An Integr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afety Culture: The EggAggregated Model (TEAM) of Safety Culture [J]. Safety Science, 2018, 103 (3): 323-339.

[2]     National Safety Council, 1974.Accident Prevention Manual for Industrial Operations, seventh ed. Chicago, USA.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53670-1099182.html

上一篇:欧洲安全、健康和环境类研究生课程的由来
下一篇:2017年科研成果总结与分享
收藏 IP: 118.181.7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5 0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