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永驻世界3的学者朋友
2018年是意想不到的事件大量发生的一年,没有什么大灾难,实在也没有什么大喜事。世界大国内部问题重重,而鲜有深刻反省与改良对策,借口外部强势力量损人利己来团结本国民众,各自按照司空见惯的模式贯彻到底,并有从外部冲突中火中取栗的冒险冲动,让很多人不愿憧憬未来,举棋不定。见过少数几次面的若干著名学者离开人世,他们为人类的知识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尽管他们的心灵世界2不再活动了,但他们在思想世界3留下的地盘可能一再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时代热点太多,每个人都进入微小的私人圈子,而变得不再举足轻重。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早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少对他人与社会产生过多的依赖与期望,就能减少遗憾。我们不应该认为一个人认识著名学者,就会让自己在学术界变得重要,也不应该认为光芒四射的学者一定比自己活得轻松幸福。在别人眼里,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可能对他们毫无价值;你认为无所谓的东西,别人可能视若至宝。学术单位与小部门的规则,未必是国内外科学共同体的规则;学术机构的价值观,未必是社会公认的游戏规则与奋斗目标。以下材料转载加工了一些网络学术信息。
1. 夏基松(1925-2018.2.9 ),浙江杭州人。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政治系,有过曲折复杂的经历。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2月9日21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夏基松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93岁。
夏基松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专家,他的学术成就不仅促进了解放后我国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复兴与发展,而且也对推动改革开放后学术思想的复苏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主要著作有:《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波普哲学述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当代西方哲学述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主编);《西方科学哲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与沈斐凤合作);《西方数学哲学》(人民出版社,1986年,与郑毓信合作);《历史主义科学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与沈斐凤合作)等十余部。
夏基松2012年12月28日论新世纪:“当今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把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民的前途与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人类正处于共同繁荣或彻底毁灭的十字路口。哲学是时代的精粹,现代哲学向何处去的问题背后,是社会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共同繁荣还是一同毁灭,正在等人类自己抉择。因此,在当今发扬团结友爱、互利共赢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精神,尤有重要意义。”
2.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获得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2017年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 [1] 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术有望逆转工业化对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于消除疾病和贫困,但人工智能需要加以控制。 [2] 2017年11月,霍金预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将变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霍金曾经给人类很多忠告,比如他曾经警告说,人类创造智能机器的努力威胁自身生存,表示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霍金的说法,其实是回应对他使用的通讯科技的改良,其中就包括了基本的人工智能。霍金说:在目前的初步阶段,人工智能已经证明非常有用,但必须担心创造出媲美人类甚至超过人类的东西将要面对的后果。
他还指出:人工智能可能自行启动, 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局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本无法与之竞争,最终必将被超越。
而霍金的另一大著名警告,就是关于外星人的警告。
在一个科学节目中,他特意提到了一点,几乎可以肯定,外星生命存在在宇宙中许多别的地方,不仅仅只是行星上,也可能在恒星的中央,甚至是星际太空的漂浮物质上。
按照霍金给出的逻辑,宇宙有1000亿个银河系,每个星系都包含几千万颗星体。在如此大的空间中,地球不可能是唯一进化出生命的行星。
霍金由此提出一个严肃的告诫:一些生命形式可能是有智慧的,并且还具有威胁性,和这样的物种接触可能会为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霍金认为,参照我们人类自己就会发现,智慧生命有可能会发展到我们不愿意遇见的阶段。
霍金的原话是:我想像他们已经耗光了他们母星上的资源,可能栖居在一艘巨型太空飞船上。这样先进的外星文明可能已经变成宇宙游民,正在伺机征服和殖民他们到达的行星。
至于这些警告的正确性,我们只能在遥远的未来去验证了。如今,霍金走了。
他留给世人最后的模样,就是一个人歪着脑袋,缩在那个高科技轮椅之中。然而,尽管霍金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依然在广袤的时空中遨游,令他坚持不懈地攻克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并将它们科普给全世界,令人了解到科学的魅力。
3.罗教明(1964-2018):
罗教明,1987年至1995年,成都科技大学任助教、讲师,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材料物理、高温高压物理等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95年至1997年,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工作,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工作。1997—2000 四川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副研究员,2000—至今 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会员、中国材料学会会员。他采用电子轨道共振来理解氢原子定态模型,企图把量子力学还原为牛顿力学框架下的原子电动力学,但还没有得出与实验值完全一致的普朗克常数。
罗教明是一位主张现代物理学过度复杂,可能走向歧路的牛顿主义者,他对科学爱好者,民间科学家来说是重要的。我认为,他的物理学研究思路,类似于把指数,对数,微积分都还原为加减乘除来理解的人。学术主流不会追随他的思路,抛弃把物理难题速战速决的高深数学模型。但如果真有人沿着他未竟的思路,完成对现代物理学的简化,科学就会不再高深莫测。
4.查良镛(1924-2018)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金庸在1999年的一次报告中,担忧《诸世纪》预言的恐怖大王从天而降,是南极臭氧洞破坏。他对历史的理解,对未来的预测,都不像大众期望的那么可靠,有意无意地在武侠小说中歪曲历史,造成不少弥天大谎流行于世。总体效果是:民众喜爱,官方推崇,黑社会模仿小说情节。他的婚姻家庭有很多不幸经历,对待离婚的妻子与自杀的儿子,近乎刻薄无情。他对香港与大陆高层的影响,比不上李嘉诚。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 | 备注 |
《书剑恩仇录》 | 1955年 |
《碧血剑》 | 1956年 |
《射雕英雄传》 | 1957年—1959年 |
《雪山飞狐》 | 1959年 |
《神雕侠侣》 | 1959年—1961年 |
《飞狐外传》 | 1960年—1961年 |
《白马啸西风》 |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
《倚天屠龙记》 | 1961年 |
《鸳鸯刀》 |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
《连城诀》 | 1963年,又名《素心剑》 |
《天龙八部》 | 1963年—1966年 |
《侠客行》 | 1965年 |
《笑傲江湖》 | 1967年 |
《鹿鼎记》 | 1969年—1972年 |
《越女剑》 | 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
作品名称 | 备注 | 体裁 | 出版年 |
《袁崇焕评传》 | 附于《碧血剑》之后 | ||
《三十三剑客图》 | 附于《侠客行》之后 | ||
《成吉思汗家族》 | 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 ||
《关于“全真教”》 | 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 ||
《易经·阴阳与术数》 | 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 | ||
《陈世骧先生书函》 | 附于《天龙八部》之后 | ||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 | 附于《鹿鼎记》之后 | ||
《三剑楼随笔》 | 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合著 | 随笔集 | 1997年 |
《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 | 与池田大作合著 | 对话录 | 1999年 |
《金庸散文》 | 散文集 | ||
《寻他千百度》 | 散文集 | ||
《明窗小札1963》 | 文集 | ||
《明窗小札1964》 | 文集 | 2015年 | |
《明窗小札1965》 | 文集 | 2016年 | |
《旧梦:表弟眼中的徐志摩》 | 与蒋复璁等人合著 | 回忆录 | 2017年 |
5.张首晟(1963年-2018年12月1日),汉族,美国华裔科学家,祖籍江苏省高邮市,生于上海。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
2007年,张首晟发现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基于他对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开创性研究,张首晟已包揽物理界所有重量级奖项,包括欧洲物理奖、美国物理学会巴克莱奖、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尤里基础物理学奖和富兰克林奖章。
2009年,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张首晟是2013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杨振宁的弟子。 2017年7月21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华裔科学家王康隆、斯坦福大学华裔科学家张首晟、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寇煦丰等团队合作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大发现:在整个物理学界历经80年的探索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存在。 [张首晟将其命名为“天使粒子”。
2018年12月1日(当地时间),美国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去世,终年55岁,死因有各种猜测与争议。据报道,张首晟长期跟抑郁症作斗争: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在世界3奋勇向前,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著名学者,在私人的世界2中,却笼罩着滚滚乌云,而鲜为人知。这说明,我们的内心生活,绝不是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新浪科技把张首晟的一生,概括为5个公式的人生。
(1)灵魂深处的“杨-米尔斯方程”
(2)张首晟一生最大的对手,是让他魂牵梦萦的“狄拉克公式”。
从2010年开始,张首晟就开始与“狄拉克公式”较劲,希望能破解狄拉克的魔咒,找到Majorana费米子。
整整七年,张首晟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探索这个世界。2017年,张首晟宣布发现“天使粒子”,这是继“上帝”粒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后量子物理的又一里程碑发现。张首晟将这个神秘粒子命名为“天使粒子”,他认为“天使粒子”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只有天使,没有魔鬼。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找到“上帝粒子”后这么快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3) 最心仪的“质能方程”
用一个公式概括整个世界,一直是张首晟一生的梦想。
(4)最信任的“椭圆曲线方程”
(5)情有独钟的“熵+”
张首晟说,对信息的认识,正是人类对大自然最重要的认识。
而在他看来,这个描写和衡量了信息的公式,正是熵的公式:S=-p log p。这个公式并不如E=mc2那样众人皆知,但众人无时无刻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
6.张操(1942-2018)
张操是美籍华人学者,在已往四十多年中,他在中国与美国曾教授过电动力学,近代物理等物理学课程,并兼搞相对论和引力理论的研究,已发表研究论文约二十篇。他对发现引力波获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不高兴,对超光速现象过分热衷,有关于电传导速度有时候超光速的新实验,但争议很多,很少有人认为他关注的实验与现象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2018年12月30日,微信上传出他不幸去世的消息。
张操一直感叹在主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困难,经常被国内外重要刊物退稿。而我们发现,目前国内所谓的核心刊物又在发牢骚,各类投稿太多,很难评审与优选论文,编辑们累得要死,主编被迫得罪知名学者。而普通刊物则忧虑拉拢优秀稿件太难,需要靠版面费发表论文维持生机。几乎所有作者从来不知道审稿意见,实现学术评价的自我纠错。现在,不少学者津津有味地交流论文的引用次数自我陶醉,而不是进行学术思想的讨论批判。
大量论文中介机构在组织枪手帮助写作或发表论文,几乎没有一个论文网站被查封。一些人陷入被骗破财发表论文而一无所获,参加论文查重引发论文被他人剽窃发表的难堪处境。不少中小学生为了获奖与高考加分,组装、抄袭、改写他人论文,在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也许,一个类似高考填报志愿,公用的投稿免费,审稿收取小额费用,发表论文支付稿费的学术刊物网络联盟需要建立。
张操的第一篇中文论文为 “宇宙学红移的可能解释” (1974)。 第一篇英文论文为 “Maxwell equations in anisotropic space” (1979)。最近的一篇英文论文为 " Parity violation and neutrino mass" ( 2002 )。 最近的一篇中文论文为 "关于狭义相对论的修正以及新引力理论的方案" (2006).
2009年, 张操提倡局爆宇宙学(Local-Bang), 局爆宇宙学是与大爆炸宇宙学(Big-Bang)相对立的学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起点。认为伽玛射线爆以及超新星爆发是局爆宇宙学的观察证据。
关于超光速研究,张操有多篇论文,最早一篇发表在1979年:T. Chang, " A New Approach to Study the Superluminal Motion", J. Phys., A12, L203, (1979). 中译:超光速运动的新途径。文中介绍了一种推广伽利略变换的时间,当采用这种时间定义时,在任何惯性系观测到超光速粒子的运动,其时间箭头都是正向的。这样,就克服了超光速理论中时间倒演的困难。
1985年初的国际会议,张操预言了中微子是超光速粒子:T. Chang, "Does a Free Tachyon Exist?", Proceedings of the Sir Arthur Eddington Centenary Symposium, Ed. J. Weber and T. M. Karade, Vol. 3 (1986), P.431. 中译:自由超光速粒子存在吗?
2011年10月,张操先生的新书:《物理时空理论探讨——超越相对论的尝试》,已经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这与欧洲超光速中微子实验是个巧合。
2012年6月,出版科普书:“穿越时间可能吗?——PK《时间简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