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st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star

博文

《易经》解密《封神》5

已有 1822 次阅读 2018-8-29 16:4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夏小正》之谜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古人认为,天与地在相继形成之后,天上的神与地上的人是无缘往来的。神居于天,民居于地,永相隔绝。当时,颛顼令其后代中一位名重者司理上天,另一名黎者司理大地,各尽其职,不相混淆,世界显得有序而安静。但是到少皡氏时代,九黎族开始作乱,他们破坏了旧有的礼法德行,让天上的神祇与地上的民众混居在一起,人人都有权力参加祭祀,家家户户都可以为巫接神,民与神没有尊卑之别,从而使祭祀再无法度可依,言行汗漫不拘,神祇也因此失去了严威。于是土地荒芜而寸草不生,以致祭祀时都难觅供品,天灾人祸接踵而至。面对这种混乱局面,颛顼重新接受了天帝之命,令重为南正,司理天上的神灵,又令黎为火正,司理地上的民众,绝天地通,切断了天地间的往来交通,使天上的神祗与地上的民众再也不能随意往返。从此,世间便只有巫可以通天达地,成为沟通天人意旨的惟一通人,这使中国早期天文学从一开始便具有鲜明的星占学特点和强烈的政治色彩。《周易•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这里的“天文”就是天象。中国古代的星占家认为,天体与人间社会可相互感应,天象的变化乃是上天对人间祸福的示警。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不仅促使统治者垄断一切天文占验,而且使他们不得不辛勤地观测天象,以便寻找天象与人事之间的某种联系。因此在古代中国,帝王通常是最大的巫祝,他向人民传达天神的意旨,预卜吉凶,颁告天象和历法,拥有神秘的通天法术。天文学是古代政教合一的帝王所掌握的神秘知识,对于农业经济来说,作为历法准则的天文学知识具有首要的意义,谁能把历法授于人民,他便有可能成为自己的领袖。

考古发掘发现,在一些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址中,房屋都有一定的方向,氏族墓地上墓穴的取向也很一致,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用天象观测来确定方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以前人们生活的《尚书•尧典》中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说明当时已经有了设置闰月定1年为366的原始历法。《尚书•尧典》中还提出了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四句话。意思是说:黄昏时在正南方看到鸟星的月份,就是春季的第二个月,此时昼夜长短差不多;大火在正南方的月份,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此时白昼最长;虚星在正南方的月份,就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此时昼夜长短又相等;昴星在正南方的月份,就是冬季的第二个月,此时白昼最短。这表明,当时已能根据黄昏时在南方天空看到的不同恒星来判断季节。竺可桢,潘鼐研究后发现,《尧典》体现的是周初天象(鸟,火,虚三星合于观测,昴在周初不是冬至昏中星,属于观测失误),与远古时代无关。但郑慧生等认为,《尧典》的确反映远古传说时代的天象,因为《尚书》出现在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发现岁差之前,如同《宋史•律历志》说:虞喜曰: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指每岁渐差之所至。每岁渐差,谓之岁差。尽管《尧典》创作年代可能在西周,甚至春秋战国,但所记载的天象却反映五千年前的天文历法事实,后来的学者采纳远古时代的遗言和典故。

进入奴隶社会的夏代,当时的巫、祝、史、卜等宗教和记述历史的专业人员往往兼作天文工作,这导致天象观测常和星占联系在一起。此外相传当时还有专门负责天象观测的天文官称羲和。据《尚书•胤征》中记载,在夏朝的仲康王时代(公元前21世纪),有一次,负责观测天象的羲和因为酗酒,擅离职守,没有及时报告当时的一次日食,竟被帝王砍了脑袋。

中国最早的历书是《夏小正》,收在《大戴礼记》一书中。《礼记》是战国时代的著作,但所收《夏小正》中的天文历法材料,在时序上却早于战国时序一个月,但《夏小正》和当时的星空不吻合,人们根据岁差造成时序推迟的原理进行计算,该书中的天文历法材料早于战国2000年,应该是传说中的尧舜夏初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天文学情况的《夏小正》一书上,对一年的各个月份往往用一些显著的天象为标志,当时除注意黄昏时南方天空所见的恒星(“昏中星”)以外,还注意黎明时南方天空所见的恒星(“旦中星”)的变化,以及不同月份北斗斗柄所指方向的变化:“正月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三月参则伏。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斗柄悬在下则旦。八月辰则伏,参中则旦。九月内火。十月初昏南门见,织女在正北向则旦。在道家经典《鹖冠子》中,更明确地采用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来确定一年四季: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夏小正》重点突出了天文历法与农事的结合,体现了夏代古人对天象物候观测的记录,已经出现了冬至、惊蛰等名词,二十四节气有关农事节令名词始出于《夏小正》。在《夏小正》中还可以见到二十八宿中的参宿、尾宿名字,同时又出现了南门、织女、北斗等星宿名,这说明夏人对星空的观察已具备后世天象体系的雏形。此外,《夏小正》也注意到银河方向的转动与月份的关系。

陈久金结合彝族太阳历的研究,对《夏小正》与《礼记·月令》各自描绘的天象与季节进行逐月差异分析,认为《夏小正》是1年10个月的太阳历:“从《夏小正》与《月令》正月的星象完全一致,以后各月便有规律地逐渐增大差距,至六月初多出一个月,至十月初多出半个多月,而到下一年的一月初又完全一致,这就明显地显示出,《夏小正》行用的不是阴阳历,也不是一年为十二个月的太阳历,它一月所含的日数应该比朔望月大。《夏小正》的五个月,相当于《月令》的六个月”。[陈久金:《<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卷第4期(1982年),p309]《夏小正》描述的黄淮地区物候,符合1年10个月的划分。

十月历的旁证之一是《管子·幼官篇》,“幼官”可能指《庄子》与《墨子》中提到的“玄宫”,是颛顼与夏禹的代称,所以《夏小正》相当于虞夏时代的《月令》,分为30个节气,每一个节气固定为12天,用12生肖排序,共360天,最后5-6天为过年日,分属为东方本图,南方本图,西方本图,北方本图。它们是[陈久金:《<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卷第4期(1982年),p312]

地气发、小卯、天气下、义气至、清明、始卯、中卯、下卯、小郢、绝气下、中郢、中绝、大暑至、中暑、下暑终、期风至、小卯、白露下、复理、始节、始卯、中卯、下卯、始寒、小榆、中寒、中榆、寒至、大寒、大寒终。

24节气比较,地气发相当于立春,期风至相当于立秋。小暑终与大寒终把1年分为两半。

旁证之二是《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的说法与《月令》不合,而与《夏小正》中的七月星象一致。《七月》中列举的大量物候与《夏小正》反映的季节一致。《七月》中省略了一月,二月,三月,十月之后的十一月、十二月未提及,应该是十月历法的痕迹。《夏小正》很可能是彝族太阳历的前身,源于夏朝,作于春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68877-1131716.html

上一篇:《封神榜》的《易经》密码2
下一篇:《易经》解密《封神》20
收藏 IP: 183.128.16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