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摄氏度高温53小时烘烤 悲剧瞬间之38人葬身火海的勃朗峰隧道火灾
公路隧道的防火考量与堤防设计标准一样,也面临着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可能,结合视频中的观点,并表达个人的看法,未必正确,仅供探讨:
1.并非只有常规危险品运输车辆才会酿成大事故,类似于运输黄油、面粉之类的车辆,一旦发生火灾,其火灾荷载绝不亚于可燃液体。从防火角度而言,隧道内运输的危险品也包括如煤粉、塑料、纸张、木材等。加之由于火势蔓延引燃后方车辆,总体火灾荷载会迅速增加,隧道空间有限,不容小觑。
2.公路隧道越长,风险相对越高,一旦车辆起火,视其具体位置,所造成的后果可能越严重,故隧道越长,所限制的速度应该更低(如5公里长度以下限速80km/h,5公里长度以上限速60km/h),其目的是便于川流不息的后车及时采取措施,同时,限速区域应当从距离进入洞口2公里开始设立,而不是只限于隧道内,日常自进入该区域,驾驶员应有意识地拉大车距。
3.隧道内应沿途设置手动报警按钮,能全线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结合上一条,避免更多车辆涌入,也有利于已进入隧道内的车辆人员逃生。
4.烟雾的扩散速度可能超过人的奔跑速度,并且在烟雾环境中,人员也无法持续奔跑,故小型车辆应抓紧时间掉头驶离,大型车辆无法掉头,其驾乘人员应搭车逃离。随着烟雾扩散,氧气含量降低,可能导致车辆无法发动,所以掉头应当机立断,不可延误。(从逃生角度看,隧道内设为双向行驶更有利于掉头逃生,如果是单向双车道的话,视车流密度,倒车相对更困难,而且双向车道的设置也更便于消防应急车辆驶入,两边车辆的同时快速驶离对于减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5.如果防火间内有通向隧道下层的专用逃生通道(或通风管道),则可以就此顺利逃生,如没有相应的通道设计,固守待援有可能生死未卜。
6.极端情况下,随烟雾的扩散,消防救援无法展开,无法抵近灭火,甚至连先期进入的消防人员也会陷入困境,自身难保。
7.隧道内需设立自动灭火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火势发展,减少发烟量,为逃生赢得更多宝贵时间。鉴于隧道内车辆24小时通行,过于复杂的装置难以定期进行现场维护、检修与检测,时间一长,未必能确保其可靠性。由于着火车辆具备一定机动能力,与常规的建筑防火理念不同,除了让灭火剂去“追”固定起火部位,反过来,也可以考虑让车辆开到指定区域主动去“找”灭火剂(针对自动灭火方式)。
8.意大利一侧的控制人员向通道内送风,无可非议,其通过视频监控看见人员向己方逃离,本意出于帮助,倘若当时采取抽风措施,没准儿烟雾反过来会追上这部分人群,鼓风或抽风均有可能助燃,当然,鼓风的后果客观增大了法国一侧的烟雾浓度,二选一,无奈之举。
9.说到火灾中缺乏沟通协调,经历过火灾的人都知道,局面之混乱,加之火场形势千变万化,尤其像隧道这样的通讯条件,根本没法强求。
极端情形下的隧道火灾,形势严峻之程度,无法想象,当以确保人员自助逃生为要务。无论技术还是管理手段,无论人工还是自动措施,都要借助现成可得的灭火剂,尽最大可能抑制烟雾的生成速度与数量,从而为人员赢得更多时间。
车流量与危险品数量不断增加,车辆及隧道设施日渐老化,事故概率与风险同步增长,绝非杞人忧天。如何以较低的投入,并结合每条隧道的现有实际条件,去平衡应对更大程度的风险,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