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枪支的发展史中,大致经历了火绳枪、前膛枪、后膛枪、机枪这几个阶段,每一次“进化”都紧紧围绕着弹药装填速度的改良,从而显著提高射击效率,然而每一次武器的“升级换代”并非一帆风顺,同时引发的却是新旧战争方式在观念上的激烈冲突。
前膛枪时代,对阵双方排成整齐的队列在枪林弹雨中相向而行,面无惧色,而在后膛枪问世之初,由于装弹方式的改变,可以匍匐射击,并因此减少了己方伤亡,结果这却被视为有损军人形象和尊严,尽管射击速度更快,对后膛枪的使用一度并不认可。
机枪的命运同样如此,在当时的战场上使用具备如此大规模杀伤力的武器被认为不道德,加特林机枪(1861年)及马克沁机枪(1883年)在很长时间内并无用武之地,直到索姆河战役(1916年)造成了单日伤亡近6万人,作战双方才算第一次真正领教了机枪的厉害,并随之开始了对作战方式的重新认识及调整。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战争,还有另一场战争——人与火的较量中,对阵双方的武器也一直处于不断的“进化”当中。
火灾“武器”的进化实际体现于两个方面:
1.从历史发展来看,可燃物材质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复杂的建筑结构使得火灾的“威力”越来越大,并伴随有爆炸、触电、坍塌,尤其是毒性更强的烟雾;
2.从每一例火灾破坏力自我扩展的过程来看,它完全可以在几十分钟内就完成从火绳枪-前膛枪-后膛枪-机枪的“进化”历程。
以水为代表的灭火剂是我们沿用了上千年的“武器”,然而在火灾初期,由于管网的临时组建或是依流程开启供水系统,可能导致根本发不出“一枪一弹”,而这时火灾的武器已经开始快速“进化”,等到手中的水枪能够出水,火灾已步入下一个阶段。
这种一昧坚持使用水灭火的做法岂不是有点类似于开头所描述的那番场景:我们非要端着前膛枪,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去与火灾对阵,由于初始“装填”速度受限,此时并无太多胜算。而一旦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机,火灾武器“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到了后期再想“超越”火,无疑已是困难重重,而这个时间我们根本耗不起。
在火灾发生的初期,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实际出水的速度甚至比不上一支“前膛枪”,长期依赖消防水,持续对其流程及设施进行改良换代,这一上千年的习惯性思维也许恰恰阻碍了我们从一开始就直接改用“后膛枪”或者“机枪”,甚至是扔几颗“手雷”。
武器的“进化”无形中推动着战争方式的转变,其中对武器使用人组织方式的调整才是致胜的关键,有时甚至很难说最终杀人的到底是子弹,还是落后的战术思想。当然,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那个时代的战争决策者就有多么愚昧或无知,我们只能站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去看待问题,每个时代都有其认识的局限性,都会无意识地严格遵循以往的“章法”,等到将来有一天回过头来看,即便今天,亦是如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