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中提到:消防中控室值班员在起火后装置报警的十分钟内只做过两次消音复位处理,直到第三次大面积报警才开始有所警觉,同时也没有及时将灭火系统由“手动”切换到“自动”状态。
追究火灾当事人管理责任之余,不妨反问一句:一个消防值班员,不可能不知道消防责任之重大,怎敢对前两次突发的报警信号都只作消音处理,而不去进一步落实?为什么自动灭火系统长期处于“手动”而非“自动”位置?
答案其实很简单:
1.火灾报警器一般通过对烟雾浓度和环境温度进行感知,并发出报警信号,日常必然出现过一定数量的误报警,并已确认只是虚惊一场,才有可能导致一旦真实的火警出现,给值班员造成“狼来了”的错觉。
2.如果将系统长期置于“自动”状态,即使没有火灾发生,无论是误报警或是系统内部原因,都存在灭火剂被意外释放的可能性,尽管这样的概率极小,但是后果往往难以承受,因此宁愿选择“手动”,说到底就是可靠性不够。
真正的“自动装置”应该是指从感知、决策到执行都是由装置自动完成,如水车、继电保护装置等,基本不需要“人”的介入,一种理想的自动灭火装置同样应该如此,但是从大部分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一般不敢设为“自动”状态,且需要24小时配备人员来对各类反馈信息进行汇总,对火情的真伪进行复核,再考虑“手动”进行操作,哪怕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也不敢绝对信任,仍需要进一步的确认,那么,在这样一根原本应该是全过程自动控制的“链条”当中,还剩下几分“自动”的意味?
从设计的角度看,或许只是主观上认为这是一种“自动装置”,而实际运行起来几乎达不到“自动”的效果,按照这样的操作模式:火灾报警信号只能作为辅助参考,控制方式长期处于“手动”位置,所谓“联动”必须由人员介入,这样的装置充其量不过是个“半自动”。自动灭火装置的初衷是让机器“超过”并替代人,使这一过程变得更快且更可靠,作为现场使用者,每次却又要循着预设的思路和既定流程再去“走”一遍,其结果便是:人的思维和注意力被“固化”和“捆绑”在一台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的机器上,速度可能因此更慢,再加上平日里重复性的巡检维护工作,人不仅没有从防火问题中得以“解脱”,反倒再度被机器“驱使”和“束缚”。
然而最麻烦的一点在于:表面看似乎错误出自于值班人员疏忽懈怠,实则是装置本身的可靠性及实用性存在根本缺陷,需要通过“人”来不断地加以修正,倘若平时过于依赖和相信所谓的“自动装置”,而装置实际所能表现出来的自动化程度与预期相距甚远,事发突然加上操作生疏,一来二去,让判断和处理过程变得更加麻烦,鉴于火情处置这一类事件的特殊性,反倒会因此耽误正常反应时间,甚至还不如完全由人工响应来得更简单直接,这就如同一根不太“结实”的拐杖,早晚有可能让人摔得更重。
盲目追求及使用“自动”,欲速则不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