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上)——读道教史笔记(四)

已有 13856 次阅读 2007-7-19 21:07 |个人分类:道家.道教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由民间巫术发展起来的早期道教派别,其主要宗教活动是符水治病。日本学者德忠称其为“道教式宗教集团”,因“两集团的中心不是神仙思想,而是治病。查遍有关资料均未发现与神仙思想有密切关系的证据。诚然两宗教集团事实上均成为后来的道教教团的基础,但我认为视当时的两集团为道教教团确有困难。”(《道教史》)

 

一、太平道和《太平经》

1、太平道的创立

 

太平道的实际创始人是发动黄巾起义的巨鹿(今河北宁晋)人张角,而太平道的根基则源于干(于)吉。

 

干吉生平不详。据史载,似乎干吉生于山东,是精通五行、医术和预言的方士式人物。住山东海岸附近,往来于浙江和山东之间。一次在曲阳泉边得神书《太平清领书》,此后以该书为依据经典,创立某种宗教团体,建清舍,行烧香等宗教礼仪,读道书(即《太平清领书》),用符水为百姓治病。奇怪的是用此法往往能治愈病人,因而颇得人心。传说吴会(即浙江等地)许多人纷纷投奔而来。据说三国时,吴国的孙策国因忧惧干吉教团的势力之大而杀掉了干吉,当时干吉已近百岁。

 

干吉所得《太平清领书》曾由其弟子宫崇献给汉顺帝,又由宫崇的弟子襄楷献给桓帝,但两次均未被受领。不久便落入张角之手,由他再次组织太平道。不言而喻,太平道教团的名称系来自《太平清领书》这个书名。

 

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载:张角曾“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

 

太平道的宗教组织是“方”,共有“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管理“方”的神职人员叫“渠帅”。张角,则自称是“大贤良师”。

 

太平道的宗教仪式:一是符水治病,渠帅或大贤良师持九节杖,为病人用“符”祝祷,然后,让病人饮用符水;二是跪拜,诉说自己的过错。如行仪式以后,得病痊愈,就以为此人信道。如果不愈,就以为不信道或信道不坚。

 

2、《太平经》的思想

 

太平道奉《太平经》为经典,原本170卷,据说就是于吉所得之神书《太平清领书》(现存残本仅57卷)。该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之点有:

 

〈1〉它认为“夫物始于元气”“元气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

 

〈2〉主张“守一”,即以静求得“精”、“气”、“神”三者的统一:“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因此,“守一”也就是以“静”求“道”。认为一旦得“道”,则“死之无门”。

 

〈3〉最早提出了神仙系统,其等级由上而下,共分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神人之上还有“无形委气之人”,“委气之人乃与元气合形并力”。

 

〈4〉在社会思想方面,有些篇章表示反对剥削,反对统治阶级的象敛财物,主张自食其力的救穷济困;反对有强力的人欺凌弱者,主张扶养弱者;反对后生的人欺凌老者,主张敬养老人(要为双亲求到不死之药,使之长生不死);反对知识多的人欺侮知识少的人,主张有道德、知识的人应该相教。在有些篇章里,还表示反对用各种残忍手段杀伤被压迫的女子,认为男人继承天统、女人继承地统,现今杀伤女子,就是“断绝地统”、“灭人类”。

 

5〉“承负”说----用以解释善人何以得祸,恶人何以得福的原故:先人有过失,遗其恶果于后代为“负”;后人承受先人之过失的恶果为“承”。家族、国家皆是如此。

 

太平道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发动规模浩大的黄巾起义,一时“七二十八郡同时俱发”,“天下响  ,京师震动”。经过十个月的战斗,在东汉王朝的重兵围剿下,最后失败了。以后这个教派无形解体,残余的信徒大都融入五斗米道中。

 

二、五斗米道和《老子想尔注》

 

1、五斗米道的创立

 

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有两种说法:通常说法为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在蜀地创建;牟钟鉴先生则认为是张修在汉中创建,而后张鲁袭杀张修而夺取了教权。

 

按传统说法,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张陵,他从浙江,经江淮,渡黄河、洛水,进四川,在东汉顺帝(126--144)时,学道于鹤鸣山中,编写道书和符,创立了五斗米道。后来,张陵将教权传其子衡,衡传其子鲁,号称“三张”。

 

牟先生认为,上述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强加给历史的虚构。据牟先生说:张修是五斗米道前期领导人,活动于汉中、巴郡一带,并且配合黄巾军举行过起义。张修的五斗米道除叩头思过、符水治病与太平道同外,又设静室为病者思过处所,又为奸令祭酒,学习《老子》五千文,作三官手书,使病者出五斗米等。   

 

张鲁(字祺公)他在夺取教权后,利用五斗米道的组织,建立了以汉中为中心的多少具有政教合一性质的统治体制。当时后汉已濒临灭亡,各地群雄纷纷崛起。张鲁的势力与群雄不相上下,尤其可与蜀刘备、吴孙权比肩,受世人注目。因此后汉统治者不得不承认他的势力,采取怀柔政策,任命他为地方官。其政教合的地方政权大约维持了三十年之久。建安二十年(215)被曹魏讨伐,最后降于曹操,并被曹氏命为镇南将军,曹还招张鲁之女为儿媳。张鲁在降曹后的第二年去世。

 

五斗米道的最大特点,是入道者每人要交五斗米,病家请医也要出五斗米。

 

五斗米道的组织系统称作“治”(案:道治设于师宅),总领袖称“君”,初入道的称“鬼卒”,为一般教徒和病人进行请祷仪式的称“鬼吏”或“奸会”。各治的头领称“祭酒”,其区域内皆造义舍,舍中放置米、肉,供行路者量腹取足。教徒每年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三会,举行仪式,内容主要是:静室思过(案:静室设于民家)、请祷(作书三通,写上请祷人的姓名等等内容,分别放置于山、埋入于地、沉之于水)、祭神(礼拜太上老君、九州土地之神)。入道者以诚信不欺作为道德准则,每年春夏禁杀,且禁酒。

 

五斗米道迷信天地水三官,奉“太上大道君”或“大道”为最高神,认为“大道”不仅在先天浑沌之时化生玄、元、始三气进而派生出天地万物和人类,还在“后世”(即三皇五帝以来的人类文明时代)化作太上老君,变换姓名,降世传教,师辅帝王,教化民众,救助危难,传经布道。据说五斗米道就是由老君在鹤鸣山传授天师张陵“正一盟威之道”而创立的。

 

张修的前期五斗米道是下层民众的宗教,其性质同于太平道。但自从献帝初平二年(191)张鲁割据汉中,袭杀张修后,虽然信奉五斗米道的多数仍是普通劳动群众,但其领导权已落入地方军阀张鲁手中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张鲁降曹后,则更进一步脱离下层道民,蜕变为利用宗教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工具。

 

2、《想尔注》的思想

 

五斗米道的经典为《老子想尔注》,全称《老君道德经想尔注》,分2卷,已佚,清代在敦煌发现了六朝写本。《老子道经想尔注》残卷,现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此书据说是张陵亲著,或曰张陵之孙张鲁所著。它的出现是老学与长生神仙说、民间信仰合流的最明显的标志,开创了道教徒利用《老子》的新时期,因而在早期道教发展史上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想尔注》的思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继承老子之“道”加以神化

 

它说:“道者天下万事之本。”又称“道者一也。”谓:“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又谓:“道至尊,微而隐,无状儿形像也。”这些与《老子》思想基本一致。

 

它又说:“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并赋予“道”以思想感情,且认为“道”不仅有喜怒的感情,也能惩罚和恩赐人,还能命令黄帝制作宫室,命令奚仲制造车子。

 

2)宣扬长生成仙

 

它认为“求道”是“求生。”故云:“生,道之别体也。”“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长久也。”又以“尸行”与“尸成”来分别俗人与道人。“尸行”,即今所谓行尸走肉之意,此乃“不知长生之道者”所行。“尸成”即“尸解”,意指道人死后能复生而成为“仙士”。怎样才能成仙呢?它说:“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它反对“还精补脑”的“房中术”,斥之为“伪伎”。

 

3)重视道诫

 

它说:“人欲举动,勿违道诫。”“守诫不违,即为导一”;反之,“不行其诫,即为失一”。

 

 

三、《太平经》与《想尔注》之相异处

 

《想尔注》的基本思想与《太平经》相同。但两书也有异处:

 

1)《太平经》尚无直接神化老子之说,《想尔注》的“太上老君”则显指老子;

 

2)《太平经》有守一与胎息之法,修道要存思体内五脏之神。《想尔注》对此加以批评;

 

3)《太平经》的仙界大门主要向贵族敞开,认为神、真、仙、道、圣、贤,生各有命,善人已著善籍。《想尔注》的仙界大门却要向下层人民开放,所以反对成仙命定说,强调只要努力,人人皆可成仙;

 

4)《想尔注》比《太平经》更重道戒,认为无戒则道不成,无道则人不存。现存残卷中提出道戒十余条;

 

5)《太平经》提倡忠君,鼓励“贤人”学道出仕,为帝王良辅善吏,治国致太平。《想尔注》也讲忠君,但说畏神更甚于畏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4693.html

上一篇:早期道教的来源及其成因——读道教史笔记(三)
下一篇:顾炎武实学精神的当代意义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