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本科教育教什么?(VII)
周 健
本文是《大学本科教育教什么?》的续篇,前文讨论了心理学教育的理念、心理学家的职业、心理学家的职业技能、心理学教育课程设计原则、心理学通识教育等,本文要讨论心理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如果您还没阅读过前文的话,建议您点击阅读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第六篇。
7
聊完“心理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下面自然该讨论大学本科心理学专业的整体课程设计了。在此之前,还有必要对大学本科心理学教育的目标进行一些说明。美国心理学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心理学专业能力专责小组,在2012年研究制定了“本科心理学专业指导原则”2.0版,美国心理学会于2013年正式发布了该指南,用于指导美国大学本科的心理学教育。该指南的出台是一项全国性努力的结果,旨在描述和发展高质量的心理学本科教育。它概述了具有包容性的五大目标和相应的学生学习成果,这些目标代表了更积极的学习和评估活动,也代表了不同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心理学专业的合理期望。它强调将心理学作为一种强大的文科准备,以实现培养既有文化能力、也发展具有多样性技能的教育方针,从而获得专业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指南所包括的五大目标是:(1)心理学基础知识;(2)科学探究和批判性思维;(3)多样化世界中的道德和社会责任;(4)沟通;(5)专业发展。
接下来是对五大目标的描述。
(1)心理学基础知识。学生应该展示基本的知识和理解的主要概念,理论观点,历史趋势和经验发现,以讨论心理学原则如何适用于行为问题。应表现出知识的广泛性和对简单问题的心理学思想的应用,在知识和心理概念及框架上有相应的深度,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具体涵盖:①描述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原则和总体主题;②开发关于心理学内容领域的工作知识;③描述心理学的应用。
(2)科学探究和批判性思维。在这一领域的技能涉及科学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包括有效的研究方法。学生应在学习掌握基本知识、概念和技能的基础上解释行为,学习和应用研究设计原理,以得出有关心理现象的结论;学生应注重理论运用以及设计和执行研究计划。具体涵盖:①用科学推理解释心理现象;②展示心理信息素养;③参与创新和综合思考并解决问题;④解释、设计和进行基础心理研究;⑤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科学调查。
(3)多样性世界中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在这一领域的技能包括对专业人员的道德和社会责任行为的发展,以及在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环境中的个人态度。学生应该熟悉规范心理学职业道德的正式规则,并开始接受有助于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积极结果的价值观,以及建设一个对多元文化和全球关注作出反应的社会;学生还应该有更多的直接机会来展示他们的专业价值观,这将有助于他们(即使是那些没有分享其遗产和传统的人)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开展工作和发挥自己的贡献。这也能促进个人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并为改善社区关系作出贡献。具体涵盖:①运用伦理标准评价心理科学与实践;②建立和加强人际关系;③采纳在地方社区、国家和全球各级建立起来的价值观。
(4)沟通。在这一方面,学生应表现出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口头及人际沟通能力。撰写有说服力的科学论证,以科学的方法提出信息,参与心理概念的讨论,解释他人的观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研究学习或其他它心理学项目研究,解释科学成果,并向专业受众介绍信息。他们还应发展灵活的人际关系方法,优化信息交流和关系发展。具体涵盖:①展示不同目的有效写作;②展示不同用途的有效表达技巧;③与他人有效互动。
(5)专业发展。重点是应用心理学特有的内容和技能、有效的自我反省、项目管理技能、团队合作技能和职业准备。基础层面的学习成果会影响到工作习惯和道德的发展以及在学术环境中绩效表现。这里的技能指的是提高学生对毕业后就业、研究生院或职业学校的准备程度的能力。这些技能可以在传统的学术环境和课外活动中得到发展和完善。此外,对职业发展感兴趣的人员也可以应征到职业规划和追踪机构工作。对这一重点的关注,不应被理解为要求心理项目为其毕业生找到工作,而是鼓励用课程去优化毕业生的竞争力,以获得就业机会。具体涵盖:①将心理学内容和技能应用于职业目标;②展示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③完善项目管理技能;④增强团队合作能力;⑤为毕业后的生活发展有意义的职业方向。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发现下面几个原则。第一,心理学本科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心理学研究人员。第二,心理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仅仅在于为毕业后的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好准备。第三,心理学本科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学知识和相关工作技能。
当然,这些原则并不一定就是最佳规则,也不能保证这些原则适用于地球上任何国家的大学。然而,充分了解别人的做法,拓宽自己的视野,放开自己的思维,一定是解决自己存在问题的重要前提之一。
(未完待续)
二0一九年八月二日
Contact:zhoujian2china@163.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