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本科教育教什么?(IV)
本文是《大学本科教育教什么?》的续篇,前文讨论了心理学教育的理念、心理学家的职业;本文将要谈谈未来的心理学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准备那些技能?如果您还没阅读过前文的话,建议您点击阅读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
4
对心理学家们的职业有所认识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同样对心理学教学的宏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问题就是心理学家们在应对职业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呢?很显然,心理学家作为职业分类之一,他们首先应该具备职业发展需要的通用技能,另外他们还要具备一些与心理学相关的技能。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QAA)在2016年发布的《心理学学科基准陈述》中就谈讨论了这一问题。他们首先列举了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通用技能。例如:①有效沟通;②有效理解和使用数据;③具有计算机素养;④检索和组织信息有效;⑤对主要来源材料进行批判性处理;⑥从事有效的团队合作;⑦问题解决和科学推理;⑧作出批判性判断和评价;⑨对语境和人际因素敏感;⑩有效地运用个人学习和项目管理技能,成为更独立和务实的学习者。此外,对于与心理学相关的技能,他们还提到,心理学在它所发展的丰富多样的属性中是与众不同的,它利用了与研究人文学科(例如批判性思维和论文写作)和其他科学(假设检验和计算能力)相关的技能。此外,这门学科的性质及其提供的各种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发展和实践一系列通用技能,这些技能可以他们自己对心理过程的正式知识为基础。例如,学习理论知识可以提高沟通技能,认知偏见知识可以支持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可以得到群体过程知识的支持。许多针对特定学科的技能,包括研究设计、方法和测量以及统计,在心理学以外的职业中都有直接的应用。英国心理学家Reddy (2013)指出,心理学是工作和组织行为的学术核心,包括关于招聘、能力评价。它为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指导、辅导和咨询提供信息。心理学关注自我意识、成长和发展、社会行为和认知。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解可以促进对交流、感知和注意过程的理解;学习和思考的知识可能为工作场所的商业战略或培训方案提供信息。社会心理学可以提供一个团体动力学的理解,可以应用在组织环境中,为团队工作策略提供信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道德问题上也受到了相应的培训,这对雇主来说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在不同的工作场所工作时,了解个体差异的心理是很重要的。人机交互是心理学学科知识的又一个有用的应用。Reddy 还说:“许多现有的工作更需要关键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事实知识。我们也许应该记住,在一个信息可以自由获取的数字时代,批评、评价和分析的能力比记住可能很快过时、并被新研究取代的某一特定知识集的能力更为重要。”
对于职业技能的讨论,除去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之外,还经常会被提到的是“就业技能”。RTI国际是美国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的研究机构。其愿景是用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世界上最关键的问题,以追求更美好的未来。他们在2016年发布的一份《整合就业技能》的资料中指出,就业技能框架包括了三个部分:有效的人际关系、工作场所的技能和应用知识的技能。在“有效的人际关系”中涵盖了:人际交往技能和人际关系技巧。在“工作场所的技能”中涵盖了:资源管理、信息利用、沟通技能、系统思维和技术使用。在“应用知识的技能”中涵盖了:应用学术的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个“就业能力”框架,也应该作为大学教育课程设计中的参考因素之一。
对于大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关注,除大学教育工作人员外,职场上的雇主们也同样关心这一问题。并且,对于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仅仅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来看问题,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职场上雇主们的看法。英国格拉斯哥大学(2011)的研究报告指出:“雇主重视的毕业生技能和素质包括:团队工作,问题解决,自我管理,业务知识,与岗位相关的读写能力,信息技术知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利用自己的主动性的能力以及遵循指示的能力,必要时的领导能力。”所以,在心理学教育课程宏观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来自多方面的意见和观点,注重大学技能教育与未来职场实际需要的合理匹配。
很显然,无论是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就业技能,还是雇主们重视的大学毕业生技能和素质,这些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在职场上发挥作用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这些分类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别;既有交叉,也有重叠。尽管这些种种技能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也不可小觑。这个因素就是英国工业联合会(CBI,2009)指出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能干’的态度,一种愿意参与和作出贡献的意愿,一种对新想法的开放态度,以及一种实现这些想法的动力。”不言而喻,这种态度的好坏最终决定了大学毕业生们的知识、技能在职场上的效益和价值表现。因此,培养和提升(包括历练)这种良好的“能干”态度,尽可能将其内化为大学生们的内在品质,是大学本科教育值得重视的一个课题。
二0一九年六月十三日
Contact:zhoujian2china@163.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