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Cheng

博文

美国大学教授面试2--学校和候选人,谁挑谁?挑什么? 精选

已有 10584 次阅读 2014-4-17 12:11 |个人分类:海外观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上篇博文晒了美国大学教授面试日程的样本,一个面试要进行2-3整天。下面来说说这个过程。当你从n个申请人中成为3-4个候选人中得一个的时候,你一定很开心。但2-3天的面试是个非常紧张疲劳的过程,特别是你的第一个面试的时候。那么,大学如何判断一个候选人是优秀?好?合格?还是不合格?候选人会挑什么?

首先,学术水平是最重要的。被请来面试,说明你的学术记录还是不错的。但你能给大家说清楚你为什么要做该研究项目?你的科学假说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和要招的位置的关系是什么?报告完了,一大堆的问题,从不同角度的问的。这时你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论你准备得多充分,你总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想想如果和国内的一些Ph.D一样,只是会做,而不知所以然,或者基础很不扎实,可以想象这时会有多尴尬,会被问得下不了台。没有多少人会给你面子的,特别是在牛校。这就是从简历中看不到和看不出的!

好几年前我们系面试了四个人,最后一个做完学术报告以后,我问一个教授:你感觉怎样?他说“这个人的报告是我唯一一个听懂的,我不知道是褒奖他还是贬他”(招的人是基础生物学方面的,而这位教授是做推广的)。想想这句话的内涵。毫无疑问,能做好学术报告,一方面是学术本身,二是你的表达能力和事先的homework。你的报告的对象是谁,在你作报告前,你搞清楚了吗?

教授们(由招聘委员会代表)从应聘人身上找什么?1)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三年(tenure中期考核)、5-6年(tenure-track期间)和未来(tenure以后)规划。大家会判断你是否能建立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在你的领域会有大的建树。你能让该系、该校的学术水平“水涨”,让每个人都“船高”吗?2)除此外,大家都会判断:你会是一个好的colleague(同事)吗?如果你很牛,“低水平”的教授希望你能和他们合作,把他们的水平提高。“高水平”的教授也希望你能和他们合作,把他们的水平提得更高。总之,所有人都希望和你合作,希望你和他们合作,一起提高该系、该校的学术水平,让每个人都水涨船高。如果你说,你喜欢单干,或者你只喜欢单向合作,你肯定出局。3)我和你常常喝一壶咖啡,我爽吗?就像你“愿意和院士还是愿意和一个一般人一起吃饭呢”?但有时也会有“小人”教授想:本来我坐在该系的学术第一把交椅上,你来了,我会被你挤下来吗?4)你有写项目(grant)的经历吗?有成功的经历吗?5)你的博后经历,你除了做你的课题,你还参与了其他课题吗?你为其他人的课题做过贡献吗?6)如果是非起点位置的教授,你现在的实验室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只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

系主任会看什么?除了以上教授们寻求的quality外,他会很在乎你是“10%的人要花90%的时间”,还是“90%的人只要花10%时间”的人。希望你不是“一群白羊中的一只黑羊”,如果他(她)认为是,你肯定out了。

研究生们会看什么?看你对培养研究生有没有兴趣,有没有经验,用什么方式?友不友善?当然没有问,会让研究生打卡,按指纹吗?会遥控监督学生?这些是中国特有的古怪现象。

院长(们)看什么?通常院长们会把权力下放到系里,但小的学校,院长是及其重要的。虽然他们可能只有半小时的见面时间,你的短暂印象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起用餐时聘方的人能发现什么?用餐只是一个“噱头”,参加用餐的人会和你“讨论”一堆和你的学术领域相关和毫无关系的话题,会延续你的学术报告内容,或者,他没有机会听你的报告,你得用5分钟把你的报告再叙述一篇,或者聊他的研究,或关于学校的橄榄球,篮球队,某某名人,等等,你的知识面有多广?你的应变能力怎样?你的日常生活的亲和性怎样?如果你只是学术做得好,你在这儿就冷场了,就“冷惨”了。

从所有这些方面,聘方希望(根据他们的期望值)看到你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是“早晨8、9点种的太阳”。希望你能自己造船出海,你是一个未来的学术带头人,不是高级博后。你是好的合作者,你会和别人合作。你是一个好同事。当然每个学校的期望值是不一样的。

再说说,候选人对聘方需要了解什么?你同样要看他们要看的东西(根据你的期望值)。他们能给我提供平台吗?该系的学术水平怎样?我在这样的系,我有发展潜力吗?tenure的条件是什么?启动基金多少(一般系主任会告诉你个大概,越牛的学校越多!)他们是好的同事吗?同事间有派系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不能明问的问题)?学校所在地是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吗?该州有有名的州立大学吗(如果你申请的不是的话—你以后的小孩可以交州内学费)?

总之,这是一个双向选择过程。但关键是你要把握主动。尽量拿到offer。那时你可以拒绝,可以接受。

最后说一下,什么可以问,什么不可以问。这是个美国特有的现象(和中国相比较)。

聘方绝对(注意是绝对)不能问(不一定全面):你的年龄,党派和宗教信仰,性倾向,女性的婚姻,是否怀孕。这些都是属于可能歧视的问题。问了以后,学校搞不好要被告的。

应聘人最好不要问的问题:工资—你可以背后打听,不要明问。还有以上的问题,你也不要问大家。科研外的话题可以包括:学校所在的文化活动,中小学教育,户外活动,校球队,好吃好玩的地方,房价,房区,当地企业文化。找你比较懂的话题聊,往你聊得来的话题上靠。

下一篇预告:面试以后的过程。

程宗明。2014年4月17日。Knoxville,T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40979-785783.html

上一篇:“经环保部门监测,周边未造成空气和水体污染”—鬼信吗?
下一篇:美国大学教授招聘3:面试以后的过程
收藏 IP: 24.158.120.*| 热度|

31 刘全慧 周雄伟 李东风 董侠 张立伟 王善勇 王启云 韦玉程 孙爱军 李宇斌 刘立 李天成 蔡小宁 文文 曹聪 张文增 肖振亚 孙启高 程起群 石磊 林中祥 陈孔发 曹俊兴 强涛 汤茂林 jimiyg zhouguanghui kexuegzz cloudyou XuexingLu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