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z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诗忠 多年与书打交道,耕耘、浏览,感悟、思考……

博文

提倡多一点“自然教育”

已有 3501 次阅读 2009-7-30 11:52 |个人分类:教育刍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自主, 自然教育,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自我决定

放暑假了(已经过去了近一半),孩子们终于可松口气了,至少不必像上学时那样整天趴在课桌上看书、做作业。可是,每天呆在家里,抬天不见低头见,他们在大人眼皮底下反而觉得更不自在、更不自由。为什么?原来,许多家长不放心,怕学懒了,怕闯祸,更怕浪费时间。于是想方设法,规定他们做这做那,把每天安排得满满的,不让他们有半点遐想、尽情玩耍——尽管他们不乐意,尽管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该怎么度过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到底该用怎样的方法教育他们才适宜?即使到现在,似乎仍然有相当多的大人搞不太清楚。他们以为,孩子就这么一天天长大的,如果不是盯在屁股后面,不知道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真的是这样吗?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与此相关,现摘录如下:

 

……美国和欧洲的教育家聚在一起,欧洲的教育家认为美国的教育家就像是在挖矿,把孩子切、割、磨变成一个宝石,就像许多拿到诺贝尔奖的杰出学者一样。而欧洲的教育家就像在种花,教育人员做的是浇水、加肥料,让种子变成它本来的样子,无论玫瑰、山茶花,他们都会细心呵护,让每株花都有自己独特的模样。……台湾的教育,不是挖矿也不是种花,而是塑料工厂里的模具成型,要求个个都一模一样。

教养小孩,学校虽然有责任,但父母的责任更为重大,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小孩跟别的孩子一样,或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和自己当年一样;……如果我们可以尊重每一个孩子,像种花一样让他们自然长大,尊重小孩,不要让他们成为自己或别人的复制品,那父母应该很欣慰了。

 

这里暂不讨论对孩子要因材施教,即使培养卓越的精英也务必依赖他们的生物性基础即天赋,否则将事倍功半。笔者由此联想到,早在250年前卢梭在《爱弥儿》名著中所强调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绝不是放弃大人的教育责任,恰恰相反,它充分意识到每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个有需要、有思想的高级生命体,所以必须尊重孩子发自内心的成长需求。

 

如果你有空读一读《爱弥儿》一书,就会发现,自然教育的思想很科学,如果认真遵循之,不仅大有益于孩子主动性学习,而且也是将他们培养成未来事业接班人的最佳途径。如今,我们的家长却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他“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将来进重点大学、找个好工作,这与自然教育理念真有天壤之别。前不久正值儿童节,有些城市在酝酿现代“好孩子标准”的讨论,考虑将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责任心等列入,以弥补以往较强调智力和成绩的不足。不用说,作这样的调整至少从主观愿望上说是个进步,但是在如何教育他们努力具备这些标准或条件的做法上,我担心不要又给他们硬性规定训练一类的要求,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逆反心理。

 

有鉴于此,笔者觉得,在应试教育压得孩子没有自主权的情境下,提倡多一点自然教育,不失为一个科学的好办法。所以建议家长在暑假期间不妨试一试,反正是放假,索性放孩子一码,看他们尽兴时能做出什么新花样——当然在他们认为需要时,可以商量的口吻提出些思路供选择。什么是适宜的育人方法,大家都可摸索。但是,自然教育对我们这些有点年纪的家长来说,印象深刻:只要回忆一下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就会明白,尊重孩子意愿的自然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好。

 

谁都知道,人的发展除了智力因素,同时一刻也离不开非智力因素。有意思的是,非智力因素跟孩子的情感需要、心理需要靠得特别近,而且还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培养“创新精神”固然需要相当的智力作基础,但是追根溯源,无不来自好玩和好奇、兴趣等积极情绪推动。又如,“团队合作”实际上不需要专门的项目培训,因为作为社会动物的人从小本来就有与同伴交往的强烈心理需要,你只要放手就行了。至于责任心,如今家长、老师觉得独生子女尤其缺乏,其实它也不是通过经常教训责怪可以奏效的。仔细想想,你在许多事情上从不让孩子自主、自我决定,全都由大人说了算,孩子怎么会想到“责任”二字——他们头脑里考虑责任反而显得多余。

 

总之,面对现实生活中孩子遭遇的种种现象,我觉得较好的对策就是:提倡多一点“自然教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3-246445.html

上一篇:“好孩子的标准”要触动他们的心灵
下一篇:两种“无形之手”形似而神不同
收藏 IP: .*| 热度|

2 武夷山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