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z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诗忠 多年与书打交道,耕耘、浏览,感悟、思考……

博文

杰出人才的培养,大师,土壤 精选

已有 6823 次阅读 2010-4-19 17:15 |个人分类:教育刍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我国教育界已经引起极大的反响。最近相继见诸于报刊的三篇文章,可以为此作证:一篇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启动》,第二篇是《大师不是培养的》,第三篇是《教授,我要退学》。

 

三篇文章均触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出不尽相同的声音,但看得出来都聚焦“钱学森之问”。《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启动》报道,复旦大学推出了“望道计划”,打算选拔若干名学生,组织知名教授定期主持学习研讨班,引导他们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种动态化管理的举措是为他们进行研究性、探索性、讨论性的学习提供更优良的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调整自己的兴趣点。上海交通大学首批选择几个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试点,该培养实验计划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特区”。将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为这些学生精心设计了课程体系,包括与世界著名大学合作,聘请海外教授授课,采取讨论式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且计划往中学前移,本科毕业后将他们安排至国外高校深造,“希望在几十年后,这批人中会有一些大师出现”。

 

可是《大师不是培养的》认为:“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与“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大师”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划等号。理由是:“培养”云云,对于人才的成长有必不可少的作用,但人们往往忽略,“培养”也有负面效应,被“培养”者很难突破培养者的框框,大师是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造就的。假如大师可以培养,那么谁来认定大师?曹雪芹在世时,有谁会把他当作大师呢?

 

推出“望道计划”和“特区”,当然是想以实际行动回应“钱学森之问”,希望在几十年后大陆出现真正中国意义的大师。不过这样做是否真有效果,未免让人产生疑问。尽管颇具天赋的学生才可能被选中,这为培养计划奠定了基础,但是培养杰出人才毕竟不同于铸造精品,入选的学生是否必定按照计划努力而最终被“点石成金”,其间充满着许多不确定的变数。比如他们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教授,我要退学》或许可供借鉴。这位大学生自称完全没有资格讨论“钱学森之问”,但希望中国的大学至少别像钱钟书笔下的三闾大学。故而“计划”符合其意愿,至少学校里大肆借书非常过瘾,而且可以消除无处交流的苦闷。但是,做学问、搞研究毕竟需要动力,他认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学习最终为了什么?是为了兴趣还是工作

 

“计划”实施者应当倾听这类学生的心声。一个学生如果人云亦云,即便成绩优秀,然而没有兴趣,缺乏自信,没有独立见解,想必导师未必能看得上眼。于是问题来了:这些学生之所以被选中依据什么?居然上了大学连自己的“兴趣点”还要老师帮助寻找?众所周知,兴趣是好东西,它比知识、比能力更重要,一个人有了兴趣可以创造奇迹,否则其他条件再优越,也未必有能耐。如果这里所说的“兴趣点”仅针对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倒还罢了——通过恰到好处的点拨,让源自外部刺激的情境兴趣发展为扎根心头的个人兴趣——怕就怕,老师要帮助寻找或调整的“兴趣点”还包括兴趣其他方面的心理成分,那麻烦就大了。杜威早就指出:兴趣是三位一体的。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中,似乎唯有兴趣才有充分调动情感、认知和意动的神奇本领,故而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心里想的是大家以为的“兴趣点”,实际所指所做的“兴趣点”仅限于知识专攻、能力训练,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如此培养杰出人才的计划有可能会落空。

 

由此进一步思考,用“特区”式的培养方式,好像也对优秀人才的成长不利。完全可以想像,一些学生被选中后,起初多半异常兴奋——毕竟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宝贵的交流机会,甚至还可以出国深造——但是仔细想想,它有点像培养拔尖的运动健将,关起门来训练结果未必理想。我国对提高足球竞技水平不可谓不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群众运动的基础,比赛结果总是让人失望。与之比较,乒乓运动则不同,因为全国有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自发爱好打乒乓,通过层层选拔,在世界乒坛长期独领风骚。二者的根本差别显而易见:前者刻意打造,后者顺其自然。其实,培养杰出人才的道理是相通的。虽然大师级人物的出现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除了有好的导师指点外,更具普遍且根本性意义的是要有一个适宜的土壤,使他们得以自由施展才华。

 

我国的乒乓球健将,从小爱好打乒乓,并把它作为一种玩耍,觉得打乒乓特别快活、特别有劲,可以一展身手,这样打着、琢磨着,后来又有教练的指点,结果成为世界冠军。可惜,做学问和搞研究,培养杰出人才,在中国却缺乏类似的土壤。比如说,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是好奇心,好奇心是每个学生都该有的,可是随着一年年的长大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又比如说,大师级人物小时候个性独特、行为有时不按常理,这类孩子却缺乏自由活动的空间,甚至被打入另册……

 

从这个角度说,推出“计划”和“特区”作过渡或许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我们对此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杰出人才,尤其大师级人物的出现,可遇不可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假若我国从中小学到大学,乃至整个社会,依然把孩子的读书、学习、研究看作是出人头地的手段,假若培养人才依然采取实用主义,而不是看作是学生天性、兴趣和心理需要之必然,不认为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为其提供适宜的土壤诸如浇水施肥等,那么即便通过“计划”把他们培养成杰出人才,最后还送到国外高校深造,几十年后他们中间就是出现了大师,人们还是会说:他们是国外培养出来的,或者说他们不是真正中国意义的大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3-313753.html

上一篇:考试是把双刃剑
下一篇:科学与艺术的分手与会合
收藏 IP: .*| 热度|

17 武夷山 杨学祥 刘全慧 艾云灿 崔振东 王修慧 吕喆 侯成亚 鲍海飞 唐常杰 左正伟 熊航 刘广明 曾福平 侯振宇 colorfulll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