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inderela

博文

灾后心理干预做些什么? 精选

已有 4847 次阅读 2009-3-25 21:0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心理干预

去年的汶川地震,让人们印象深刻的除了灾情的惨烈,政府的及时救助外,就是各地心理学组织和个人纷赴灾区,帮助灾民从灾难的恐惧和慌乱中恢复的情景。当时,中央电视台也请来不少心理学专家讲述各种灾后心理救援的方法。我看得不多,但偶然听到一位“专家”的讲述后,心里有些担心。说实话,灾后心理干预在我国是个新领域,并没有多少人受过真正的训练,如果去到灾区只是对受灾人群做一般的安慰工作的话,应该是无论如何的安慰都是受欢迎的。所以,我对那些去了灾区的心理工作者都抱着崇敬的心情。不过,如果以专业的名义去做心理干预、治疗,而且真的做了的话,方法的正确、治疗者的经验就非常重要了。否则不但起不到帮助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加重受灾者的心理负担,使心理创伤更为严重。我自己当时没去灾区,一是真的去不了,二是不敢去,虽然我也做了好几年的心理治疗工作,但并没有受过灾后干预的专门训练,也没有这样的经验。我真的担心自己帮不到别人。
大震过后,留给人们的除了坍塌的家园、对去世的亲人的怀念,恐怕更多的还有对地震的恐惧。在震中生存下来的人们可能会在以后的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甚至一生都缠绕在那抹不去的梦魇之中,尤其是那些孩子,年龄越小的孩子,在灾难中所受的心理创伤会越大。因为他们还没有成熟到能够用理性来看待整个事件,他们说不出,想不明白,留在脑中的只有灾难来临时的可怕场面和亲人离世的悲痛,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这些儿童也许要一生受到灾难的影响,而把自己的一生变成灾难。因此,及早地对这些受灾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是非常必要的。 
但这个“及早”并非越早越好,记得当时就有理论说,“灾后心理干预越早越好”。实际上,受害人在遭遇灾难初期,还处在“惊魂未定”时期,情绪、意识都没有恢复,心理可能处在全面崩溃的边缘,完全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对灾后干预中的一个重要方法:“灾难重现”——这几乎是每一种灾后心理干预都要用到的方法。但一定是要等到受害人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时,才能采用。记得当时看电视实况转播灾区的情况,一个孩子哭着喊叫:“不要再让我想了,我不愿想”就是孩子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准备接受治疗的心理,这时候更应该做的工作是精神支持和安慰。对于儿童来讲,亲人或同龄人的抚慰,效果会更好。
所以,在真正的灾后心理干预中,即使是像“紧急晤谈技术”这样需要及时实施的干预,一般也要在灾后24小时才进行。这不仅是受害人恢复基本意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受灾人自我的适应性,自动痊愈功能发挥作用的过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一种本能,即在灾难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身体会自动作出一些本能性的反应,这些反应被称作“幸存反应”。幸存反应可以帮助个体在危机中存活下来,忍受各种恶劣的境遇,保存自己;另外人类还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就是自动痊愈,不仅身体如此,心灵也是如此。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心理会在创伤回忆,逃避回忆两者之间摇摆不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摇摆的摆幅会越来越小,大约70%-75%的人最后会自动恢复。因此,治疗者要需要了解这种情况,并耐心等待心灵的自动痊愈过程,治疗过程中不要操之过急;同时也要告知受灾人,他们的各种反应都是人类在危机状况中的正常反应。
我自己认为,灾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受灾人迫切需要的是精神慰籍和心理支持。而不是即刻治疗,马上去揭伤疤,令受灾人立刻再次回忆灾难的情景。这就像身体有重病,直接治病病人受不了,就应先提高身体免疫力,再治疗、做手术一样。有一种灾后干预方法叫“生存小组(Survivor Group)”,也许是灾后早期较好的一种心理支持方法。此方法最早用于美国那些从越南战争回国的士兵身上。通常由5-10人组成,每星期或三天一次,每个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互相提供支持和鼓励,并从中学会应付的技能。生存小组可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主持,也可由非专业建议者主持。从已有的经验可以发现,生存小组可以起到很多方面的治疗作用:首先,幸存者可以从中意识到他们不是唯一有那些灾后反应的人,他们看到其他人也和他们一样在挣扎,这可以帮助他们减少“自己不正常”的感觉其次,小组为每一个人提供集体的感觉,一种同族、类似的家庭安全感。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心理的复原需要安全感。第三,小组可以帮助幸存者在一个互相支持的氛围中谈论和处理他们的灾难经历。第四,小组允许成员共享一些应付灾难的办法,成员们可以尝试使用在小组中学到的,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试过的新想法和新行为。生存小组的成员可以共享很多经验和教训,它对帮助那些在灾难中幸存的,遭受巨大心灵创伤的人有很大的帮助。但它不适合那些意图自杀,杀人,暴力倾向,药物成瘾,自我伤害或边缘性格的人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978-222481.html

上一篇:也说大学生的自杀
下一篇:如何应对压力?
收藏 IP: .*| 热度|

3 李侠 王富 吕孝礼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