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过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Protein

博文

重建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象牙塔精神

已有 3920 次阅读 2009-11-25 14:35 |个人分类:科学狂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重建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象牙塔精神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曾多次发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看似简单的疑问,却成为一个刻骨铭心的待解难题,被称为“钱学森之问”。 在钱学森先生远离我们而去之际,他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打开了多年来中国教育、学术研究领域的困惑之门。
诚然,如果要想研究数学、物理那样对这个问题作出理论分析、逻辑论证,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外、管理因素、人文因素外,是不是还存在其他的未知原因要我们去探索呢?会不会像剥洋葱皮那样,去掉一层层外皮后,我们仍然看不到内核呢?
从一个角度说,重建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象牙塔”精神是重要的。
“象牙之塔(象牙塔)Ivory tower,法语 la tour d'ivoire之译,原是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Sainte-Beuve,Charles Augustin1804-1869)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Vigny,Alfred Victor1797-1863)的话。本意为忽视现实社会丑恶悲惨之生活,而自隐于其理想中美满之境地以从事创作的。后用以比喩脱离现实生活的文艺家的小天地(学者的现实社会,大学的硏究室等).”-百度
 
80年代,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走出象牙塔,去接触社会、实践社会。在那个时候,学生上学不需要交那么多的学费,毕业时也不需要为找不到工作担心,国家会给每一位毕业生分配工作,虽然不见得是自己最满意的职位。那时的校园生活可以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来描述。当然,“象牙塔”式的生活会被诟病为脱离现实,然而洒脱的校园生活,宁静的学习环境至少为痴迷于知识和真理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独立于社会喧哗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观念的转变,昔日的“象牙塔”岌岌可危,而象牙塔下的人们也日渐丧失那份内心的静谧,卷入了躁动与浮华的漩涡。当教育成为“产业”,当大师被当成“产品”,当人才被“批量生产”,当“专家”变成“房托”时,教育、学术与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使人无法置身于金钱、利益之外。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知识与真理是一个国家的智慧与灵魂。当学生置身于充斥各种商业活动的校园环境中时,当老师为养活一家老小而成为“月光族”时,当整个社会的年轻人被高房价压迫的无法喘息时,理想中的“象牙塔”已经完全崩溃了。一部《蜗居》的热播,引起了人们极大共鸣。媒体和网络评价:
 
“如今高房价已经严重侵蚀到了年轻人的精神,这甚至压缩了他们生活的可能性。对他们来说,本该在青春年代关心的精神与思想,本该倾注于社会的热情,都已被高房价逼迫得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买一套哪怕只能蜗居的房子,否则何谈婚姻与生子,何谈未来与人生?”-郑州晚报
“物质上的被胁迫带来的是精神上的贫乏和顺从,房价招安了这一代。——《重庆时报》”
“当高房价逼得年轻人必须一直为钱卖命时,他们怎么还能有高尚的理想,还能胸怀家国?”-凤凰网
 
精神无法独立于物质,而“象牙塔”精神更需要社会的呵护,因为她是年轻人梦想的摇篮,是科学与知识得以自由驰骋的旷野,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灵魂家园。校园是学校培养杰出人才的殿堂,真正的科学是存在于人类天性中对科学本身的好奇与探索里的,需要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不为外界所干扰、所诱惑的人文环境。除了科学家本身的素质外,重建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象牙塔”精神还需要营造非功利化环境,营造稳定、宽松的物质基础,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对教育、对科学的看法。

钱学森之问也许只是一个老科学家对于中国未来人才的忧患与期望,但是,却包含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寄许,是中国21世纪的腾飞之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5086-273826.html

上一篇:科学狂想曲之一: 记忆能遗传吗?
下一篇:略谈科学研究的进化法则
收藏 IP: .*| 热度|

3 杨文志 高建国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