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fei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feichen

博文

从一项心理实验结果看人性的恶与善

已有 6230 次阅读 2014-12-5 07:57 |个人分类:心理学观点|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心理, 道德, 人性, 善恶, 心理实验

   如果你是一个经济状况平平的在校大学生,看到一则心理学系的广告,说有一个参与实验的机会,可以获得报酬,你会不会动心?假如换了年轻时的我,我会发生兴趣,至少要看看这个实验内容是什么。然后,你了解到实验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首先,要测试你在电击下的疼痛阈值。研究人员会在你的左手腕绑上电极,之后进行电击实验,电流从小到感觉不出来的程度逐渐上升到你表示难以忍受。根据这个测得的阈值,他们确定一个电击水平对你引起温和疼痛而并非难以忍受,作为下一步实验中每次电击的强度。接下来,你会跟另一个大学生组成一对被试者,但是,你们彼此不知道对方是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见不到对方。你们两人当中会被完全随机地安排成一个决策者和一个接受者,分在两个房间里,仅通过电脑知道对方在参与实验。也许你刚好幸运,被赋予了决策者的角色,需要决定两人被电击的次数。这种电击体验可以让你得到金钱报酬,被电击的次数越多,获得的报酬就越多。比如,电脑让你选择:“电击你自己7次获得10英镑,还是10次电击得15英镑?”但是,只有大约一半的情况是让你选择电击自己,还有另一半的情况是让你选择如何电击接受者,好比说:“电击对方7次获得10英镑,还是10次电击得15英镑?”注意,这两种情况下你都是获得报酬的那个人,而你也知道电击对方的强度会引起温和疼痛而并非难以忍受。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所有的选择必须在6秒钟内完成,否则电脑会自动选择当前默认值。

   好了,假设到此打住,言归正传。上述实验构想不是纸上谈兵,而确实发生在了英国牛津大学校园里,心理学家MollyCrockett领衔的研究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实验,符合条件的实验被试者共有80对(即80名决策者和80名接受者)。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本人认为这个实验设计非常有创造性,但是,对于该论文讨论中的一些观点并不赞同。因此,我只转述这个实验的主要结果(科普级),另作自己的分析。

   实验数据中最令研究者惊讶的是:对于同样的选择条件,决策者倾向于电击对方少于电击自己。换句话说:决策者宁肯少一点报酬,也不想把陌生的对方电击到自己所承受的程度,尽管这一报酬完全合法,尽管你并没有让对方不能忍受。

   实验的另一组数据表明:当决策者面对增加的电击数时,会放慢作决定的速度;并且,在这种电击数增加的选择中,考虑对方的时间更长。

   我首先认为,这是一个测试“人性恶”的实验。在决策者的选项中,只有靠伤害自己和他人来获利的机会,倘若你不选择,电脑会在6秒钟后替你选择。这样一来,你没有选择不伤害对方的机会。

   其次,电击自己与电击对方是道德性质不同的两种设定。电击自己获得报酬,属于合理补偿的范畴;但是,电击他人使自己获得报酬,则属于损人利己的行为!我没有见到论文中对此有清醒的道德认识,这是我不赞成其讨论内容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让我们分析一下决策者的考虑。这是一个典型的权衡过程,决策者要在准确性最大化和负性情绪最小化两个标准之间作出取舍。当选择如何电击自己时,按照准确性最大化的标准,每受一次电击所得的报酬越多越好;而按负性情绪最小化的标准,自己所受的电击次数越少越好。在选择如何电击对方时,准确性最大化成为报酬越多越好(反正电击多少次都感觉不到);可是,负性情绪最小化变成了内疚情绪最小化,于是电击对方次数越少越好。可见,电击自己还是电击对方,决策者的考虑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最重要的信息是:当普通人(不是伟大人物)不得不损人利己时,非但不“穷凶极恶”,而且怀有相当程度的恻隐之心。

   你可以说这是常识,但是,在过去这么多年的心理学研究中从来没有得到过证实!正因为如此,在这个科学网上,就有学者怀疑“恶是否是人的一种本能?”

   尽管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还需要更多更全面的研究,但是,在一个测量“人性恶”的实验里,让我们看见了“人性善”的一面,意味着它普遍存在于人类意识之中,这给了包括本人在内的乐观主义者一个科学的理由。

   参考阅读:

[1]       Molly J. Crockett, Zeb Kurth-Nelson,Jenifer Z. Siegel, Peter Dayan, and Raymond J. Dolan, Harm to others outweighsharm to self in moral decision making PNAS 2014 111 (48) 17320-17325;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November 17, 2014, doi:10.1073/pnas.1408988111

[2]  陈志飞,《心理定律论——人类本性的科学还原》第六章:动机定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9583-848614.html

上一篇:双雄再争霸,卡尔森卫冕棋王
下一篇:侯逸凡卫冕超快棋世界冠军!
收藏 IP: 104.180.229.*| 热度|

2 李宏翰 李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1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