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没有评论
在美博士后的生存状态【发表素材】
马臻 2009-8-4 05:18
在美博士后的生存状态【发表素材】
读中学时,听到别人是“博士后”,感到很崇高;但是出国后常听人挖苦说别人“找不到工作,只好做博士后”。那么,博士后究竟是高尚的学者,还是找不到工作的"loser"? 以前中国的博士后是稀缺资源。和中国相比,国外有更加庞大的博士后群体。信不信由你,我读博士时,组里最鼎盛的时候有一个博士生和近十个博士后! 以 ...
个人分类: 出国回国|41998 次阅读|19 个评论
替老板审稿,捅了马蜂窝
马臻 2009-8-1 08:37
我的博导以前经常叫我给他代理审稿。他还算尊重机制,我写什么审稿意见他就把什么审稿意见上传给编辑,我说枪毙就枪毙。他还对编辑说是我审的,叫编辑给我写封感谢信。唯一有一次审到他“哥们”的文章,投化学类牛杂志,我铁面无私地把它枪毙了,博导叫我再仔细斟酌斟酌,并且反驳了我的个别退稿理由。得到好言暗示,只能 ...
个人分类: 我的故事|20191 次阅读|15 个评论
科研教训:应及时丢掉“鸡肋”【修改后发表】
马臻 2009-7-30 09:21
科研教训:应及时丢掉“鸡肋”【修改后发表】
很多时候,我讲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在讲一些失败的教训。 一年多前,老板兴冲冲地从中国带回来一批沸石分子筛载体,叫我放黄金。很多人都把黄金放在沸石分子筛中,但是我认为那个东西没什么好做的,因为明摆着黄金颗粒的大小大于沸石分子筛孔道的大小。 老板曾叫人在同样的沸石分子筛上放了黄金,结果发现催化效 ...
个人分类: 我的故事|14035 次阅读|13 个评论
美国国家实验室初探【发表素材】
马臻 2009-7-29 08:52
美国国家实验室初探【发表素材】
现在崇洋媚外的很多,什么都是外国好,把外国专家放上“神龛”。但是其实,任何一个硬币都有正面和反面,国外也不是什么都好。 比如说美国的国家实验室。长处是资金投入非常充足,硬件条件非常好(比如有同步辐射),新建了大批中心(如纳米中心、中子衍射中心),专家云集(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高)。如果不要求做得很出 ...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28120 次阅读|8 个评论
嫌“不够”显示缺乏自信心
马臻 2009-7-27 08:19
一些关于科研politics的书提到,很多年轻的学生有种害怕自己发表文章少的症状。 可悲的是,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表文章列表不断增长,科研者还是觉得不够。 比如我经常象收集邮票一样地把自己文章的情况添加到自己的简历里去,文章接收的时候注明in press,然后不断上出版社主页看新的一期出了吗,我的文章有没有在新 ...
个人分类: 我的散文|8531 次阅读|4 个评论
切莫把人放在“神龛”上
马臻 2009-7-27 03:25
“神龛”是供奉神像的,但是如果把人放上“神龛”,不但影响自己,也影响被放的人。 西方很多关于人生励志的书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这个问题。 Ernie J. Zelinski写的101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中第50课的标题为:Be Careful with Your Heros; Don't Put Any of Them on a ...
个人分类: 我的散文|9811 次阅读|3 个评论
出卖灵魂,还是追求激情?
马臻 2009-7-25 20:57
Alan H. Cohen在Why Your Life Sucks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一书中说,把自己生活搞糟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取得公众承认而出卖自己的灵魂(You sell your soul for public recognition)。 本书写道: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eople who become famous: those who pursue attenion and those who pursue their pas ...
个人分类: 我的散文|8703 次阅读|4 个评论
生活本来就如同“交税”【修改后发表】
马臻 2009-7-24 08:09
生活本来就如同“交税”【修改后发表】
生活本来就如同“交税”。 工资有进就有出,就象是一只有几只大洞的米桶一样,米装得越多,也漏得越多。挣来的工资,很多给了房租、水电费、电脑上网费、服装费、手机使用费、医疗保险费、汽车保险费、汽油费、拖车公司会员会、美国化学会会员费。吃饭要钱,上超市购买生活资料要钱,看电影、租DVD也要钱。除了这些固定 ...
个人分类: 我的散文|65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等待的艺术
马臻 2009-7-23 06:39
在美国社会,日常生活中什么事情都要等待,最明显的就是有秩序地排队。第一次到加州迪斯尼乐园旅游的时候,曾有个乘坐木艇从“瀑布”上冲下来的精彩游戏节目。我和妻子从假山的外面开始排起,以为队伍就只限于眼前的这些人。谁知道队伍绕七绕八,从假山的前面绕到假山的后面,又绕到了假山的里面。假山的里面是一层一层的 ...
个人分类: 我的散文|8709 次阅读|6 个评论
美国“千年博士后”问题的根源【发表素材】
马臻 2009-7-21 06:42
美国“千年博士后”问题的根源【发表素材】
在美国有种“千年博士后”,就是博士后做了一期又一期,甚至有的人做了十多年博士后。这些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在美国刚拿到博士学位的fresh PhD很快找到工作,而fresh PhD做了博士后以后却困难了?这些现象对赴美留学的学生有什么启示? 在美的“他国”博士后一般持J-1或H-1B签证。其中,美国政府特批给大学和研 ...
个人分类: 出国回国|4852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