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与国内师生谈科研输出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热度 23 李晓榕 2012-9-19 12:34
与国内师生谈科研输出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学:学生,教:教师,李 :李晓榕 。 教:说到答复,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如何比较好地答复评审意见是件头疼的事。 李:对此,我想说两条。第一,对自己文章的要求和标准不能低。如果你的文章粗制滥造,当然不可能对评审意见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所以,第一条是基础。第二,要尽可能 ...
22222 次阅读|29 个评论 热度 23
与国内师生谈科研输出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热度 31 李晓榕 2012-9-13 15:24
学:学生,教:教师,李 :李晓榕 。 学:对于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我们都很犯憷。您能不能指导指导? 教:我们年轻教师对作学术报告也不很自在。 李: 首先, 充分准备 ,肯花时间,这非常值得,也不会后悔。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说,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 。充分准备比经验、 ...
19234 次阅读|31 个评论 热度 31
与国内师生谈科研输出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热度 14 李晓榕 2012-9-5 10:30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学:我们想要写一篇论文时,经常不知道如何下手。各部分的写作顺序如何?先写哪部分,后写哪部分? 李:万事起头难,大多数人写文章一开始动笔难。我建议从简单部分开始,先写容易写或实质技术部分。我往往是先写正文主要技术部分,后写前言、结论和摘要,最后反复斟酌 ...
20206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14
与国内师生谈科研输出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热度 4 李晓榕 2012-8-27 15:16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前面讲过,工程和应用科学研究有四要素:问题、描述、解法、评估。论文也常按这四要素展开。各个领域的论文大多有个常见结构。在我所熟悉的领域,往往包括引言、问题描述、解法、仿真或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评估、结论和参考文献,可能还有附录,就像八股文的破题、承 ...
1697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4
与国内师生谈科研输出1:论文写作五要点
热度 15 李晓榕 2012-8-24 11:16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首先,我想强调一下:不要投粗制滥造的文章!这大有害处,包括破坏你的兴趣,有损你的声誉,浪费你和读者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不遵守这一条,下面都免谈。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垃圾文章。著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挖苦说: 在我们这个出版爆炸 ...
23060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15
与青年学子谈科研选题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热度 2 李晓榕 2012-8-2 20:43
与青年学子谈科研选题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 李:我想用下面的比喻做个总结: 选题犹如找对象,课题就是对象 。首先要觉得对方可爱,也就是有相当的兴趣。扬长避短不妨理解为彼此合得来,而课题的重要性好比对方的重要性、能力,包括影响力、人缘等。兴趣和扬长避短比重要性更要紧,就像是否可爱、合得来比能力有多大 ...
1356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2
与青年学子谈科研选题6——如何应对新潮
热度 5 李晓榕 2012-8-2 20:25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 常见模式:突破—泛滥 李:我发现, 各行各业的研究有一个常见模式:某个研究有一个突破,就被拿来四处出击、推广泛化、移植搬迁、拼接组合、直至胡搞乱用 。突破就成了黄河决堤,四处泛滥,突破越大,泛滥越凶,难民越多。由于是突破,而不是水到渠成,所以容易造 ...
12640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5
与青年学子谈科研选题5——得题之关键
热度 1 李晓榕 2012-8-2 20:16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 学:我知道大多数博士生对选题很彷徨,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不清楚课题的范围、重要性,等等。往往读了不少文献,觉得这个课题已经没有多少好做了。 李:不少课题、也许大部分课题,并非一开始就很明确,而是逐渐清晰起来——极目峰途渐渐清。如果认为某课题比较 ...
1200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与青年学子谈科研选题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热度 4 李晓榕 2012-8-2 20:10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 教:我们都知道要选重要的课题。我认为主要困难在于不知道课题的重要性。怎么判断一个课题有多重要呢? 李: 主要看该课题成功完成后有多大影响,也就是会改变多少东西、改变的程度有多大 。改变包括由不清楚变为清楚。一个简单的判据是:越能向远离课题的外人解释清 ...
1340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9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