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z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zy

博文

NP 2022 年第一期 | 共5篇,包括2篇来自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团队,1篇来自北京农林科学院研究团队

已有 1929 次阅读 2022-2-23 19:0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 Malectin-like receptor kinases as protector deities in plant immunity

图片

本文是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何平/单立波团队的观点综述论文。本综述中,作者重点讨论MLRs在调节由细胞表面驻留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和细胞内核苷酸结合的富含核苷酸的重复受体(NLRs)介导的两级免疫系统中的新功能。MLRs与PRRs和NLRs复合,调节免疫受体复合体的形成和稳定性。快速碱化因子肽配体、LORELEI-like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和细胞壁相关的富含白蛋白的重复扩展蛋白与MLRs协调,以协调PRR和NLR介导的免疫。作者讨论了MLR复合体的共同主题和独特特征,这些复合体联合了植物免疫信号的不同分支。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1-01028-3


2. A design optimized prime editor with expanded scope and capability in plants

图片

本文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因组编辑团队 (杨进孝赵久然研究员团队) 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文章研究发现了新策略协同效应,在植物引导编辑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玉米和水稻引导编辑效率平均可提高3倍,在多个低效靶点上甚至可提高10倍以上,并在人细胞中进行了验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1-01043-4


3. TT2 controls rice thermotolerance through SCT1-dependent alteration of wax biosynthesis

图片

本文是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员团队完成。该研究首次系统地将G蛋白调控、钙信号传导及解码、蜡质代谢通路联系起来,阐明了一条从上游信号产生到下游生理生化响应的调控通路,该通路独立于以往已知的通过热激蛋白、活性氧清除以及未折叠蛋白清除参与的植物耐热调控途径,是植物抗热领域的重要进展。TT2是一份作物耐热育种的珍贵基因资源,对未来作物借助分子设计手段实现定点的耐热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1-01039-0


4. Phosphorylation of SWEET sucrose transporters regulates plant root:shoot ratio under drought

图片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杨研究组完成。该研究阐明了干旱信号促进碳转运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碳转运对碳分配和根系生长的影响,解析了干旱下植物根冠比的调控机制,并提出了同时提高植物抗性和产量的研究方向。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1-01040-7


5. Carbon flux through photosynthesis and central carbon metabolism show distinct patterns between algae, C3 and C4 plants

图片


本文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完成。文章研究发现,与高等植物相比,光合细胞具有不同的碳通量模式。研究分析确定了支持光合细胞比高等植物更快生长的不同通量模式,其中一些藻类表现出更快的核酮糖 1,5-二磷酸再生,并通过较低的糖酵解和回补途径向三羧酸循环、氨基酸合成和脂质合成增加了通量。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1-01042-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4883-1326729.html

上一篇:NP│德国科学家研究揭示绿藻,C3和 C4 植物在光合作用和中心碳代谢方面具有不同的碳通量模式
下一篇:Plant Cell | 综述:植物细胞结构--当前的观点和未来的问题
收藏 IP: 210.73.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1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