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校园里的海棠树
热度 2 2015-1-12 08:13
校园里的海棠树 三九天了。寒风一吹,校园里海棠树上的海棠果纷纷落地。 艺术学院南面的小道两旁各载着一排海棠,春天的时候,海棠花盛开,小道成了“花径”。人走在小道上,头顶上都是花。 春天过去了 ,浓密的树叶给走在小路上的人们挡住了夏季的烈日 。 秋风起了,寒霜来了。等到有一天,树叶在一个晚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617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从观前街说“前”
热度 5 2015-1-9 07:47
从观前街说“前” 苏州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而如今又是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到过苏州而没有去过观前街的人总是有点遗憾的,这里是古城的市中心,又是一百多年来最繁华的商业街。 这条街之所以称为观前街,是因为它位于玄妙观之前。玄妙观的正山门就位于观前街上。正山门往东的观前街习惯上称观东,往西则称观西。 ...
个人分类: 闲说苏州|4733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5
“分享”与“怎么是你”
热度 3 2015-1-4 07:42
“分享”与“怎么是你” 人从小到老,得到知识的途径不外乎如下几个:与人们的口头交流、看书报杂志、从广播电视以及最近一些年的网络媒体。 我是怎么懂得“分享”这个词的?回想起来,最早应该从书上看来的,也没有人解释,根据分和享两个字的意思以及这个词的上下文,就看懂了这个词。 享是一个“好词”,这 ...
个人分类: 汉语言|3649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报春的蜡梅
热度 5 2015-1-1 09:20
报春的蜡梅 冬至一过,就开始数九了。如今已经阳历新年,黄河流域的谚语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伸出手去,就会觉得冻得慌。不过,大概许多人的居住条件好了,室内都有取暖设施,穿的衣服又保暖,所以走到外面并不觉得很冷。不会像杜甫先生那样,把手冻得弯不过来,系不上腰带——也许,现在的天气就是在变暖。 不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601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5
从曹丕的“床”看李白的“床”
热度 34 2014-12-29 07:47
从曹丕的“床”看李白的“床” 如今不知道是否因为信息时代,科技发达了,人们的发明创造多,奇谈怪论也层出不穷。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恐怕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从小就会背的: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的第一个字“床”,传统的理解都是 ...
个人分类: 汉语言|11286 次阅读|69 个评论 热度 34
说教师收入分配的“工分制”
热度 32 2014-12-26 07:45
说教师收入分配的“工分制” 又到年终了。每到年终,院里的本科教学干事、研究生教学干事、科研干事总要分别给每一位教师发出email,要求他们把这一年中的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报给他们。这里的教学工作量包括:给研究生或本科生授课或实验的课时数、学生人数;指导做论文的研究生数、本科生数、本年度毕业的研究 ...
个人分类: 教育|10681 次阅读|42 个评论 热度 32
冬至大如年
热度 10 2014-12-22 07:37
冬至大如年 冬至节到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人们认识到的两个节气之一(另一个是夏至)。冬至那天日晷的影子最长,而日晷可能是人们用以观察自然最早使用的“科学仪器”。 冬至是什么意思?过去的至字是这样写的: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实际上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4043 次阅读|26 个评论 热度 10
说公共场合的繁体字
热度 12 2014-12-18 08:00
说公共场合的繁体字 前些天,太原的 迎泽区建立的“文化墙”上出现了多个错误的繁体字,引起媒体的批评。 我国大陆自5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简化字以来,已经过去了近60年。在开始推行简化字的前四、五十年里,一方面由于人们感到方便,因为那时候人们都是用笔在书写,写简单一点,总是好的。何况这些字基本上不是新 ...
个人分类: 汉语言|6293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12
为什么把妓女称为婊子
热度 7 2014-12-10 15:57
为什么把妓女称为婊子 我写了《说表——从表叔到“表叔”》之后,有朋友对我说到了为什么把妓女称为婊子的问题。 “婊子”原来是写成“表子”的,如今婊字的女字旁是后加上去的。各位去查查过去的书就可以看到了。 过去,人们把家里的妻子称“内子”,在外面又搞了一个,照理似乎应该称“外子”,但是, ...
个人分类: 汉语言|27929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7
说表——从表叔到“表叔”
热度 3 2014-12-9 07:58
说表——从表叔到“表叔” 几十年前,中国大地上曾经最流行的唱段之一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那是“革命京剧样板戏”《红灯记》里李铁梅的一个唱段。在戏里,铁梅在唱这一段之前有这样一段对话:“铁梅:奶奶,我怎么有这么多的表叔啊?李奶奶:我们家老姑奶奶多,你表叔就多呗!”表叔在这里是姑奶奶的儿子。一般 ...
个人分类: 汉语言|6497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