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ye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anyewei

博文

阿西莫夫20年

已有 3852 次阅读 2013-2-5 16: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瑶草
    2012年是科普巨匠和科幻大师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阿西莫夫的著作在国内竞相出版。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从上世纪60年代即引入中国,影响深远,培养了几代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是那时图书中罕见的美国作家作品。由于语言简洁、标准而且严谨,数篇文章选入大学英语课本。2012年的阿西莫夫出版热,是上一代人的怀旧与重温,也是新一代人面向经典的礼敬。由于目前国内接收国外一流科普作家的作品还有一个时差,新生代的科普优秀作品很难在市场上占有优势。阿西莫夫的经典科普作品就成了国内最易获得的科普读物,也是可供借鉴的科普写作最常见的范本。
    阿西莫夫的作品卷轶浩繁,一生写作超过480部图书,非小说类的就包括科学总论、数学、天文学、生物、化学、物理、历史等各个领域的著作,不仅是出版引进的富矿,而且是优质矿。20世纪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阿西莫夫的很多当时看来超前的观点现在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还有些观点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来已经略显陈旧,有些他着力介绍的科学新动态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阿西莫夫书系》中的《新疆域》和《新疆域(续)》为例,当时是科学前沿的写作已经成为科学的基础知识。然而,他在分析科学现象时体现的睿智与历史观始终有极强的启发意义。作为一位精读《罗马帝国的衰亡》、莎士比亚作品集等文史作品的科学家,阿西莫夫以史学家的洞察力评价各种科学新发现的价值,并且展开预测,这尤其值得国内的科普作家参考。
    80年代以来中国的科技类高校扩大招生,数理化学习被空前重视,相应的科学普及事业一度兴旺。但是文理分科和题海战术的教育模式,让文科学生缺乏科技常识,理科学生缺乏写作能力,从而产生了一大批并无科学知识却影响力巨大的记者文人,以及一大批只知道绘制设计蓝图不懂得统筹安排的科研人员。他们并非国家的栋梁精英,甚至不是有个性有创新力的人才,只是大时代的螺丝钉。科学普及的作家中还一度讨论科幻小说中,不应该混入过多文学成分,只能以科学说教为主,扼杀了科普作家的想象力。
    重读阿西莫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纠偏的作用。在二三十年以前,阿西莫夫就认识到,科学并非一定是真理的终结,因为科学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体系,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研究手段,比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阿西莫夫着力探讨科学的不同发展途径,并且不断为科学试错,他告诉大家,科学本身有可能走上歧路,因此警告读者尽可能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要避免更大的错误,最好的办法并非讳疾忌医,而是预先穷尽可能发生的差池,提前做出警告。这是我们今日重读科普经典的意义。17921
 
http://a.xhsmb.com/html/2013-01/17/content_50867.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5279-659749.html

上一篇:谁还在印挂历?
下一篇:蒸汽朋克赢在混搭
收藏 IP: 124.207.25.*| 热度|

1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