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格尔木台五年应变记录与汶川8级、日本东海9级地震的关联
热度 3 池顺良 2012-6-16 14:18
1. 前言 我们对地球仍然了解得十分不够:至今仍不知道瞬间夺去数十万生命的大地震是在什么力量推动下逐渐积累起能量的;也不知道高大雄伟的大山是如何拔地而起的。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除理论研究外,必须有观测数据支持。这两个问题都与“力”有关。开展应变(应力)观测成为寻找问题答案必经的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562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地层应变观测的科学价值―――(七下)
池顺良 2011-12-6 21:45
地层应变观测的科学价值――― (七 下 ) 以记录地层构造应变为目标,向超低频段进军。 * 我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分量应变仪网络记录的长期信号 目前钻孔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53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地层应变观测的科学价值―――(七上)
热度 2 池顺良 2011-12-5 14:31
地层应变观测的科学价值―――(七上)以记录地层构造应变为目标,向超低频段进军。 国际上发展钻孔应变观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测震仪和 GPS 两种观测技术在分钟至数十天时间尺度上存在观测弱视区(图 1 中的 A 区),而钻孔应变观测则在这个频段具有观测优势。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514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用应变探头当麦克风录的两段音乐――能听出唱的是什么吗?
热度 3 池顺良 2011-6-28 21:01
用应变探头当麦克风录的两段音乐――能听出唱的是什么吗? 上一篇博文,网友留言: 池先生,您好,你这里所说的应变仪的宽频带,采用何种测试方法测定的带宽。我看过池先生、欧阳先生和Gladwin的相关文章,一直没有找到相关测试方法和测试记录的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404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地层应变观测的科学价值―――(六)向高频进军,打开新窗口
热度 4 池顺良 2011-6-27 22:44
* 观测频域的竞争 国际上发展钻孔应变观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测震仪和 GPS 两种观测技术在分钟至数十天时间尺度上存在观测弱视区(图 1 中的 A 区),而钻孔应变观测则在这个频段具有观测优势。 图 1 GPS(1)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5510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4
玉树地震断裂没有打通的证据
热度 6 池顺良 2011-6-25 21:39
玉树县的 YRY-4 型 4 分量钻孔应变仪,从 2007 年 9 月开始记录数据。该台潮汐玫瑰图很不稳定,汶川地震前该台的玫瑰图就有显著变化,表明玉树所在地块的活动性很强。(图 1 ,- 该图和 6 月 24 日博文中表观上的差别是来自零点选取的不同 )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5459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6
地层应变观测的科学价值―――(五)钻孔应变观测的几项科学发现
热度 4 池顺良 2011-6-24 19:47
* 发现应变固体潮汐响应各向异性现象 “十五”计划期间,布设了 4 0 台 YRY-4 型分量钻 孔应变仪,积累了大量观测数据。由于新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较好地解决了观测数据自检、各路格值一致性、高观测灵敏度与大动态范围等关键问题,从取得的这些数据中 :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608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地层应变观测的科学价值―(四)钻孔应变观测在实践中走向成熟
热度 4 池顺良 2011-6-22 19:58
* 分量式钻孔应变仪测量地层应变的原理 体应变仪只提供地层应变数据中的一个分量,全面了解水平地层应变三分量数据就要发展分量式钻孔应变仪。 在岩层钻孔中连续测量地层应力应变变化主要采用测量钻孔孔径变化的方法。与硐室应变仪一样,分量钻孔应变仪也有一根测量钻孔直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724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地层应变观测的科学价值---(一)前言
热度 3 池顺良 2011-6-18 15:39
汶川和玉树大地震,将破坏性大地震能不能预报的问题再次摆在全国人民,尤其是地震和科学工作者面前。如何科学预测破坏性大地震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为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最紧迫的课题。地震界内外一批有志者根据自己业务专长,分别作了富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 科学、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371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