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蝗虫无疑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破坏力的迁徙害虫。对付蝗虫,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仍然是现在的问题。一个普通的蝗虫种群可达4000万只,一天之内可移动150公里,而蝗群覆盖的范围长60公里、宽40公里。在这段迁徙过程中,蝗群可以吞噬掉足够养活3400万人的食物。
据2月10日的新闻报道,联合国相关机构呼吁,紧急采取行动防止非洲之角发生沙漠蝗灾。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正在经历25年来最严重的蝗虫入侵,宣布农业生产完全停滞,而肯尼亚目前的蝗虫入侵更是70年来最严重的。
过去两年,许多非洲国家经历了降雨不足、干旱和洪水。正是这样的天气,导致了当前的蝗灾暴发。三月份雨季即将开始,雨后的水洼正是蝗虫繁殖的最佳场所。根据2月15日的报道,超过1000亿只非洲蝗群已经杀到了巴基斯坦印度。很多人担心此次蝗灾会蔓延至国内,让受疫情困扰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那么,我们现在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然后你可以自己得出结论。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次在非洲致灾的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与中国历史上造成蝗灾的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不是同一个物种,它们的地理分布区不同。沙漠蝗的分布区,限制在从毛里塔尼亚延伸到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横跨阿拉伯半岛1600万平方公里的地带,进入印度西北部。在生态和气候条件最优条件下,最北至西班牙和俄罗斯,最南至尼日利亚和肯尼亚,最东至印度和亚洲西南部。也就是说,中国根本就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这个物种不会进入中国。虽然上世纪初,有科学家报道在我国云南也发现有沙漠蝗,但并未被之后的观测所证实。而且,现在发现,沙漠蝗已在巴基斯坦等国降落产卵,迁飞能力显著下降,再加上我国与巴基斯坦、印度接壤地区,是一个高海拔的寒冷气候条件,蝗虫很难逾越。因此,理论上讲,沙漠蝗不会对我国造成威胁。
其次,蝗灾的发生,其实门槛并不低,需要有非常合适的气象条件配合,也就是生态学中所说的生态因子。中国的飞蝗,喜欢栖息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或水位不稳定的海滩、湖滩、河滩、荒地或耕作粗放的农田,也就是典型的湿地中,这些地方生长有大量的芦苇、盐蒿、稗草、荻草、莎草等等,这都是蝗虫喜欢吃的植物。这类能让飞蝗滋生的地区称为蝗区。我国的主要蝗区就是黄淮海平原,当然还有滨湖蝗区、沿海蝗区、内涝蝗区和河泛蝗区等多种类型。头一年大旱之后,往往造成河滩、湖滩的裸露,荒地面积增大,这是飞蝗非常喜欢的产卵场所。所以,在干旱年份,蝗虫越冬产卵量高,如果恰好遇上暖冬,第二年如果又有合适的气象条件,比如春季雨水丰富,温度回升快,种群密度就会迅速扩大。所以,中国土生土长的飞蝗发生灾害,是与这些区域性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看到这样的趋势。
还有,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据《中国救荒史》统计:差不多3~8年就会爆发一次,其中元代更是达到了间隔1.6年的高频率,从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来看,都可以堪称是世界之最。记得我在电脑中玩三国游戏的时候,一个最大的体会是,造成人员损失最大的两个事件是蝗灾与地震,这也确实是中国当时的写照。但大家应该发现,这样的情况,在新中国之后很少发生了,原因是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治理黄河、淮河和海河过程,同时将大部分蝗区进行了改造,使蝗区面积大幅度缩小,飞蝗的种群密度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任何物种的生长,都必须有适应其生态位的生境存在。直接破坏蝗虫发生的生境,是直接打击其发展壮大的根本。所以过去40多年来,虽然局部地区蝗灾时有发生,但都没有形成迁飞危害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可见,我国的蝗灾治理是非常成功的,这是老一代生态学家们的巨大贡献。目前中国防止蝗灾的做法,也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之最。除了对蝗灾发生区进行生境改造外,同时还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种群数量,在小范围的发生内利用化学药剂消灭高密度的蝗虫。
另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康乐院士团队,近20年的工作来几乎囊括了国际上蝗虫研究的主要突破。比如,他们完成了飞蝗基因编辑工作,让突变体蝗虫失去了聚集能力。还通过对绿僵菌的基因改造,有针对性杀灭蝗虫的效果非常好。还根据飞蝗群聚气味,释放飞蝗群聚拮抗剂,阻止飞蝗聚集和迁飞。据说他们正准备将真菌生物农药和群聚拮抗剂应用到非洲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
最后,还想说明一下,虽然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能保持乐观,但同时也应该注意,中国目前正在万众一心,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精力有所分散。撰写此文,除了给中国疫情防控打气,另外也是想提醒相关部门对此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千万不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天佑中华,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参考资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4%BA%9E%E9%A3%9B%E8%9D%9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3%9B%E8%9D%97
https://info.51.ca/news/china/2020-02/857998.html
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20-02/14/c_1125573946.htm
https://bbs.hupu.com/32375774.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2 1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