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博客五年记——科学网会是最大的赢家
热度 8 罗教明 2014-12-30 14:31
一场席卷物理学天空两朵乌云,让科学大地重见阳光的风暴,已经开始。风暴的策源地,并不是南美的加勒比,而是中国的科学网,那只振翅引发风暴的蝴蝶,不在南美,而在中国。 这场风暴将会被科学史铭记,因为它扫除了科学家在乌云笼罩下,所表现出的幼稚,对科学的迷茫和困惑,让科学重新回归到实证和理性的轨道。 ...
个人分类: 杂谈|2885 次阅读|20 个评论 热度 8
致谢Google的支持
热度 3 罗教明 2014-12-18 12:09
关于氢原子结构新理论,在主流物理期刊投稿多次被拒之后。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在科学网以博客文章的形式发布,没有被拒绝,这点我非常感谢科学网和编辑。 Google作为全球最有影响网络搜索引擎,很快收录了我的博客文章和投稿文章,并以积极和正面的态度加以引用。 搜索“氢原子结构”条目网页,我的博客文章一直出现在首 ...
个人分类: 杂谈|2920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尊敬的科学网编辑请给一个解释
热度 23 罗教明 2014-12-18 09:56
昨天我在本网发表的一篇博客文章“ 官科中国科技原始创新最大的障碍? 2014-12-17 ”,主要目的是为了批评一些自称“官科”的人,对持不同学术观点人的压制,希望他们能正确对待相关事情。 但不知何故,刚才我正在回复读者的评论的时候,博客文章突然就不见了,是被删除了吗?为什么呢?
个人分类: 杂谈|3568 次阅读|52 个评论 热度 23
电磁辐射耦合——理解物质原子分子结构的要领
热度 3 罗教明 2014-12-9 17:35
目前科学界的普遍共识认为,量子力学是解释物质微观结构,包括原子和分子结构的科学理论。通过氢原子薛定谔方程的求解,其结构和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光谱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的一致性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因此,量子力学也被誉为迄今为至物理学中最精确的理论。 关于 ...
个人分类: 杂谈|379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反面意见是一面镜子
热度 4 罗教明 2014-11-20 16:59
如果您要发表一个标新立异的观点,在公开前首先要进行全面考量,确信没有错误后才能公开。即使如此,也要做好被“无知者”的唾沫“淹死”的思想准备。 上面所说的无知者,不仅是不学无术之人,而且还包括不了解您的新主张,或对它不屑一顾的人。 当您的“擂人”观点呈现给读者时,立刻引来 ...
个人分类: 杂谈|3310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4
多电子原子的电磁稳定结构(3)壳层电子的“牵手”效应
热度 3 罗教明 2014-11-5 14:18
原子中的电子作轨道运动,根据力学平衡、辐射耦合,以及能量最低的要求,形成稳定的结构。对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沿几条确定的轨道运动,一条轨道上可以容纳单个电子,也可以是多个电子。 由于辐射耦合效应,稳定轨上道电子就不能单纯视为运动点电荷,而应该考虑成附加辐射位移电流的轨道电子,其电磁学行为, ...
个人分类: 杂谈|4338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多电子原子的电磁稳定结构(2)锂
热度 1 罗教明 2014-11-4 14:15
从经典理论考虑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除力学平衡关系外,还需要考察原子中的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在内部形成耦合,对外没有能量损失。因此,轨道运动的力学平衡,以及电磁辐射耦合是原子结构稳定的必要条件。 按照上述两个条件的要求,锂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如果是共轨道运动,并且实现电磁辐射耦合,可以出现以 ...
个人分类: 杂谈|712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多电子原子的电磁稳定结构(1)氦
热度 2 罗教明 2014-11-3 17:03
我在科学网开篇博客中提出了氢原子结构和光谱现象,可以采用经典的力学和电磁理论来解释,并且通过氢原子轨道共振模型来解释氢原子的线光谱现象。推证了氢原子基态轨道共振方程,可以用目前的薛定谔方程和量子假设的数学关系来描述。 如果我们要认定原子结构和光谱现象,是经典力学和电磁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应该 ...
个人分类: 杂谈|6404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2
速度的测量——相对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热度 3 罗教明 2014-11-1 11:04
按照经典的概念和速度的定义,运动物体的速度是通过测量物体通过两个定点的时间,以及两个定点的距离完成的。测量事件是由两个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两次时间的测量来完成的,显然不满足同时性的相对性要求。 按照同时性的相对性要求,由同一观察者,在同一地点,在运动物体到达时刻,测量出运动物体的速度。很显然,采 ...
个人分类: 杂谈|338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3
学术人生
热度 1 罗教明 2014-10-28 17:29
官科的学术人生应该是: 天才→名校海龟→科学家→诺奖得主→学术权贵 我呢,天生就平庸,进不了名校,成不了科学家,要成长只能按下面的方式: 平民→土弊→教书匠→明科→英雄(或烈士) 命不好,只能如此吧。
个人分类: 杂谈|264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