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红旗河”问之六:能否超越灌溉为主的传统调水模式?
热度 4 张洪泉 2018-3-11 10:30
“红旗河”问之六:能否超越灌溉为主的传统调水模式? © March 2018 by 张洪泉 “红旗河”方案调水量如此巨大,跨越如此长的距离,花费如此大的投资,果真实现,若只主要用于灌溉绿洲(航运有点离谱),停留在传统水利模式的层次上,其效果将如“牛刀杀鸡”,不能物尽其用。 ...
个人分类: 罗布泊|426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罗布泊是左右华夏文明的舵盘
张洪泉 2017-9-20 10:00
罗布泊是左右华夏文明的舵盘 September2017 by 张洪泉 黄土高原及其周围的黄河中游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四千年前这里是不同族群部落相互交流溶合的富庶之地,周代之后这里成了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碰撞的界面,而元代之后这里便趋于荒凉沉 ...
个人分类: 罗布泊|20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罗布泊是滋润华夏神州的云泉
张洪泉 2017-9-16 01:22
罗布泊是滋润华夏神州的云泉 September2017 by 张洪泉 《汉书》记载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当时它的水面积大约一万平方公里,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注入罗布泊及周围的水,每年大约有 250亿立方米(约为现在黄河径流量的一半),这些水通过蒸发又全 ...
个人分类: 罗布泊|196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罗布泊是医治西北干旱的良药
热度 1 张洪泉 2017-9-8 11:16
罗布泊是医治西北干旱的良药 © September 2017 by 张洪泉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或地球的第三极,淡水丰富,众多浩荡江河 (包括长江、黄河) 起源于此,犹如高屋建瓴。然而高原隆起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即雨影效应, 使其背风面的空气干燥,生成了塔里 ...
个人分类: 罗布泊|824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罗布泊是西北干旱之源的营门
张洪泉 2017-9-5 00:35
罗布泊是西北干旱之源的营门 © September 2017 by 张洪泉 中国大西北干旱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雨影效应(因着西风带的作用,帕米尔高原的作用更大一些),西风带经过这一地区时,大部分水分被高原的迎风面截留,干燥的空气在背风面首先形 ...
个人分类: 罗布泊|31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于无声处 - 华夏云泉罗布泊(链接)
热度 4 张洪泉 2017-8-22 12:08
于无声处 – 华夏云泉罗布泊 August 2017 by 张洪泉 序言 中国西北地区干旱 ...
个人分类: 罗布泊|3859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4
于无声处 - 华夏云泉罗布泊(十)
热度 2 张洪泉 2017-8-22 11:48
十、青藏水 – 高屋荫华夏,建瓴三盆端 内水调节与外水引入相结合,可在塔里木盆地东端形成大如浙江省的良好生态环境,西北生态将重现华夏文明诞生之时的盛景。 考虑到塔里木盆地内现有居民和各行各业的需要,不可能把大部分的水集中到罗布泊及周围,以完全消除青藏(帕米尔)高原 ...
个人分类: 罗布泊|4076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于无声处 - 华夏云泉罗布泊(九)
热度 4 张洪泉 2017-8-22 11:28
九、坎儿井 – 潜行避蒸发,水聚成天堑 “现代坎儿井”既可使塔里木盆地水脉通畅,又可截留蒸发水使罗布泊再生,将西北生态恢复到汉唐时期。 罗布泊的恢复是改善中国西北和北方生态环境的关键,而对于塔里木盆地内的水循环来说,让水重新流到罗布泊也是必要的。首先这可以避免土壤 ...
个人分类: 罗布泊|8354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于无声处 - 华夏云泉罗布泊(八)
热度 2 张洪泉 2017-8-21 11:21
八、 绿长城 – 近防诚可贵,远截更克坚 根治西北干旱沙漠化应在源头下功夫,罗布泊是一个绝佳的“命门”。 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东南一侧成效显著,尤其以陕西榆林周围的黄土高原、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等为代表,降低了京津一带 ...
个人分类: 罗布泊|4094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于无声处 - 华夏云泉罗布泊(七)
热度 2 张洪泉 2017-8-21 11:07
七、 罗布泊 – 原作腾云海,今充干旱源 蒸发巨大、位置特殊和西风配合赋予罗布泊扭转乾坤的能力。 中国西北地区干旱沙漠化的大本营无疑就是塔里木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它的生成先于东部的其它沙漠很长时间,而罗布泊就是这个干旱大本营的营门(如图 7.1所示)。在古代, ...
个人分类: 罗布泊|4257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