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weiji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weijia

博文

阅读《众病之王:癌症传》

已有 1882 次阅读 2017-7-12 22:34 |个人分类:读书|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其实只是刚刚开始看,应该会不断更新的。开场一个病例让人切身体会到了一种深沉的压力和绝望,然后就是一个到思考癌症起源过程以及写此书的缘由。感觉很像是在构思一篇论文(癌症多久了?斗争根源?我们现在斗争位于历史何处,是否现在已经终点?能否打赢?)


“在我进入该项目的第一个星期,一位刚刚从“浸润项目”结业的同事把我拉到一边劝我,“这就是所谓的浸润式培训项目,”他压低了嗓子说,“但‘浸润式’的真正意思是‘淹死’。不要让它影响到你所有的一切。你需要有医院以外的生活。你需要这个,否则你会被吞噬的。””



书上的引用比较有哲理,先看到这里。


“要解决这类问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够从后向前回溯推理。这是一种很有用的本领,而且也很容易做到,但人们就是不常做。

——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亚瑟·柯南道尔爵士《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

血液化脓



0713

(这几天电脑打字有些问题总吞字,不知道是不是搜狗输入法和科学网不兼容。。。只能先打到记事本上,再复制粘贴过来好了。。)

今天事情比较多,只看了几页。

感觉这本书魅力在于不仅仅在科普或者叙述,而且还在屡清脉络,给予一些思路和启发。看到说魏尔肖将贝内特夸张命名的病“血液化脓”更名为白血病,而且开启了以细胞学术语言描述病理学。 并发现癌细胞的增生和“失控的病理性细胞分裂”。 白血病是血液中瘤形成而不是血液化脓。他的思想给以后的研究摆了正确的方向。


而看到“四扣西德”,一个很正经,行事拘泥刻板的西德尼·法伯,在波士顿儿童医院担任该院病理学家,出了本教科书《尸检》,可他依旧想治病救人。书上是这么描述他的思维过程的 “要理解整个癌症,你需要从它复杂的底部开始,也就是它的“地下室”。而白血病,尽管有许多特质,却也有一项独特的诱人之处——它是可以计量的。

科学始于计数。要理解某一现象,科学家必须首先描述它;为了客观地描述它,就首先必须对它进行测量。如果癌症医学要转变成一门严谨的科学,就需要对癌症进行某种形式的测量——用某种可靠的、可重复的方式来进行计量。”


0714

(开场无关:好像电脑和我有仇,刚没登录想修改博文,结果差点举报了自己的文章。)

进入正题:


在CT核磁等医疗手段出现以前,想要计量癌症简直是个不能完成的事儿。而法伯的思想事项将一种可以测量的化学物质植入血液循环,通过测量产生的效力得以评估癌症。这种思想无疑针对癌症带来一场新思考。而这个时间段,经过二战,正好也是医学是发展的关键点,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系列性抗生素陆续登场,出现了大批十年从未有过的常用药品。通过城市的公共卫生改善,水源清洁,伤寒,肺结核等发病率急剧下降。而寿命达到大幅增长。

其中有段生动的话,说这个医疗得到改善的进步的同时,人们对于治愈的期望也是急剧增长。“正如一位医学院学生观察到的:“当医生告诉病人他的病情无药可治时,病人难免觉得受到了冒犯,甚至会怀疑医生是不是已经落伍了。””


而人们这种有病皆愈的思想逐渐膨胀,以致于在倡导土豆田建了一个郊区定居点Levittown,一个象征性的乌托邦,感觉人可以长生不老,永葆青春,尽情享受,而人们焦点也集中在了子女生育和财务的问题上。可是癌症像个黑箱,并不像其他疾病那样跟随医疗进步而被制服。最佳对待它的方式,只有切除病变组织(射线烧或者刀切。。)。


0727

而后想对抗癌症的人们想得到政治方面支持,却总是被搁置,比如美国癌症研究会向国会申请资金,想成立国家实验室最后还是搁浅了。而十年之后,马修尼利律师好不容易起草了一条立法,罗斯福总统签署的“国家癌症研究所法案”(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ct),然后一个国家级机构诞生--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结果生不逢时,1939二战爆发,医院也都变成战地医院,NCI也变成科学的鬼城。


就是在1947年,癌症已再次成为一个政治上无声的疾病时候进入的癌症世界,法伯开始自己一个人的战斗。书上在说法伯开始的这种单打独斗时,是褒义的,正因为他的孤立,反而促进了他早起成功。“促使他可以针对令人困惑的“癌症版图”中的一小片进行研究。白血病是疾病中的一个“孤儿”——内科医生抛弃了他,因为无药可救;外科医生抛弃了他,因为谁也不能对血液开刀。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说,“从在某种意义上讲,在‘二战’以前,白血病甚至算不上是癌症”。这种疾病寄生于疾病王国的“边陲”,是一个潜伏在学科之间和科室之间的“贱民”——恰与法伯本人同病相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37959-1066026.html

上一篇:时间管理幸福学 读后感
下一篇:Steve Jobs by Walter Isaacson
收藏 IP: 210.72.2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