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pap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oupaper

博文

20世纪60年代

已有 2775 次阅读 2018-11-22 15: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世纪60年代是神奇的年代。中国当时是自我混乱,就是在那个时候,也没有放弃对宇宙的探索,《三体》小说有这么一段:如果宇宙中有其他的人和社会,那也很好嘛。旁观者清,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评说了。在世界上,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许多重大成果,特别是阿波罗登月,人类首次登上其他行星。这个世界大部分人在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人类重返月球了。顺便说一句,现在有人相信阿波罗登月阴谋论,觉得人类从未登上月球,一切都是骗局。我觉得相信阿波罗登月阴谋论的人要么对科学技术,要么对社会,有重大的理解偏差。

有种观点开始流行,当代的科学技术面临停滞。除了信息科技之外,在20世纪70年代后就再也没有重大成果了。即使是信息科技,除了硬件性能的提高,可以使得以前不能尝试的算法获得应用(例如深度学习),又有多少原创性的进步呢?或者换一种说法,为了取得科技的进步,社会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了。当代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消费主义、经济制度,并没有做好应对这种停滞趋势的准备。《21世纪资本论》也提出,人类的财富不平等程度将在21世纪重新增加,可能回到19世纪的程度,重要原因之一是科技进步导致的社会阶层变化机会变少了。

由此可以想象,20世纪60年代是多么高度进步的年代,人们的精神面貌或许和现在不一样吧。最近重温60年代的两部作品。一部是《2001太空漫游》电影,作为60年代上映的电影,对人类起源、科学技术、人工智能做了深刻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警示了人工智能的异化与失控,即使到今天也完全不过时。这种失控本质上是必然的,无论多么严密的逻辑系统必然存在漏洞,这是由哥德尔不完全定理带来的,人工智能的失控往往由人类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

另一部作品是我专业领域的,1969年美国BPA电网的Dommel博士发表了电磁暂态仿真的开山之作《单相及多相网络的计算机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即使现在重读,我都能从该篇论文中学到东西(主要是思想方法)。这篇论文其实已经解决了该领域的主要技术问题,后面该领域的一切研究都是在这篇论文基础上的细微改进。当时的计算机还是很罕见的东西,编程也跟现在完全不同,大家其实在用穿孔纸带输入机器指令来编程。就在这种条件下,都能写出这样的论文,那时候的美国在科技上是领先的多么惊人啊!

  当代总体特征是浮躁,好像很少再看见几十年前认真做学问、认真做艺术的精神了。但是静下心来,我们其实还是可以尽可能做一些解决真实问题的事情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6223-1147614.html

上一篇:中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早期历史
下一篇:电力系统中的下垂控制
收藏 IP: 218.94.9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