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置顶 · 再论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
热度 3 2021-6-5 15:21
收稿日期: 2020-08-10 作者简介: 吕乃基( 1945- ),男,上海市人,教授,研究内容: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知识论,全球化。 摘 要: 世界1必然突破自己的“界”,由螺旋式演化和发散-收敛生成新的自然界。世界3的演化路径,其一跟随由世界1生成世界2的脚步,行将突破;其二,以某种方式延续发散-收敛- ...
个人分类: 科技|847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3
论“底”(10):现代性的本体论基础
2010-8-11 09:17
吕乃基 所谓由本体论来理解底,在于由历史和逻辑(结构)考察认识过程与所认识对象的关系。 一、历史视角 在上述的两条道路中,认识过程的第一条道路是从分析中找出一些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的关系,而第二条道路则在 ...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4510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底”(9):现代性的认识论基础
2010-8-7 16:39
吕乃基 博主的论底系列已有时日。此处先直接给出博主所认为的答案。 底,就是现代性,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现代性?现代性为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之底? 现代性是客观或主体间性 ...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5828 次阅读|7 个评论
“门”的隐喻
2010-8-5 08:42
吕乃基 隐喻,是林林总总的后现代思潮习用、喜用的表达方式,也有学者从学术上对此作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由于交流双方语境之间的差异,彼此沟通时信息的缺失、语义的扭曲甚至歪曲屡有发生。例如科学网上的评论时有文不对题,而对评论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更不在少数,往往因此导致彼此间的误 ...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6116 次阅读|6 个评论
论“底”(8):旷野上的门
2010-8-2 15:39
吕乃基 还有一个隐喻可以进一步理解底。 多年前,一位博士在回答关于传统、现代、后现代,以及中西文化差异时,说出了这个绝佳的隐喻。 旷野上有一扇门。 西方人由历史走来,无论其来自何方以及什么民族,都认准这扇门,必须由门中经过, ...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090 次阅读|4 个评论
还是少一点“可歌可泣”
2010-7-31 08:45
吕乃基 在汶川地震、王家岭矿难、全国各地水灾(百年、千年一遇)、大连输油管爆炸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以下均包含她)们之所以可歌可泣,是因为面对极端环境,向自我挑战:向生命的极限,以及向自我存在的价值挑战。 这样的挑战显示了中国人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显示了 ...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191 次阅读|13 个评论
看山,看电影“唐山大地震”之前的预习
2010-7-28 08:59
吕乃基 写博文的一大好处是,题目信马由缰,在各个题目之间。再加上网友即兴的随机评论,就构成了所谓非线性相互作用,此文就是一例。 看山,与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有何相干?这又是受 林白音 先生对博主 感悟张家界(中) 评论的启发。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 ...
个人分类: 山川与月|6084 次阅读|7 个评论
感悟张家界(下)
2010-7-26 13:33
吕乃基 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灵交流呢?我可以这样或那样感受,众人又各有感受;自然则始终无语,以其博大的胸怀面对一切,又教给人一切。想起朋友的一句话:婚姻犹如双方向对方的钱罐里投钱,我向你那里投得多,而你向我这里投得少,于是心理就不平衡。而自然从不问我投了多少,永远把我所投给他的 ...
个人分类: 山川与月|4395 次阅读|5 个评论
“老天爷,你王八蛋!”
2010-7-23 18:08
吕乃基 尚未看过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但其中的一句台词却令人震撼,那就是女主角面对一双儿女的生死抉择时喊出的老天爷,你王八蛋! 我不知电影中如何进行,不过如果我是导演,此时应一切静默,唯有这位母亲从心底,从自然以千万年所孕育的人性所喊出的这句话,如炸雷 ...
个人分类: 人文|7350 次阅读|22 个评论
论“底”(7):题外话——论文与博文
2010-7-22 09:37
吕乃基 在科学网和其他网站浏览各式博文,如散文、游记、诗词,以及照片等,也有论述某个观点的博文。此文旨在体悟论述某个观点的博文(在本文中,因排除了其他类型,简称博文),与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二者的关系。 博文大多短小精悍,挥洒如意,点到即止,其间不乏率性而为,激情四溅的文字 ...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795 次阅读|6 个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